-
外国人看抗战:中国的双星谁更闪耀
照耀中国的双星,在卡尔逊看来,是国共两党,更具体地说,是蒋介石和毛泽东。虽然他很清楚国民党政治上保守专制,但他赞赏其对西方文化和科技的接受,认可国民党现代化的努力,以及它是执政党这样一个事实。在共产党人那里,卡尔逊感受到的则是一种蓬勃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全文]
-
特朗普接连针对中国,兴奋了哪三种美国人
最具讽刺意味的地方恐怕是:不屑吃政治正确这碗饭的特朗普,生生地被里里外外各怀心思的人,包括他的通话对象,拿捏成了政治最正确的人,起码是在扳倒中国这个共同的目标上。候任副总统赶忙跑出来圆场,说是一场误会,许是不忍见老板被如此捉弄。[全文]
-
聆听奥巴马
如果还有人对奥巴马的演说才能将信将疑,还有人怀疑一场草根性的群众运动在中产阶级的美国能否真正成功,还有人对激情和希望所能激发的巨大能量怀抱狐疑,那么在十一月四日,这个现代世界政治史上举足轻重的日子,所有这些疑虑都得到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全文]
-
美国来信| 特朗普时代
整整八年之后,我又亲历了美国政治史上一个翻天覆地的日子,眼看着当年奥巴马当选总统时所唤起的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愿景,一夜之间轰然坍塌,被又一场似乎是拔地而起的草根性群众运动碾压得七零八落,而坐守白宫、能言善辩的奥巴马也一时偃旗息鼓,不见了踪影。但这一次,我感觉平静,甚至有些释然。[全文]
-
超越诉苦的历史记忆
耶鲁华裔学者孙康宜的回忆录《走出白色恐怖》,在所有对极权主义时代的回忆录作品中,显然是独具一格的,书名就隐含了作者写作的深层动因,那就是不再纠缠于历史的恩怨与清算,而是在细腻地追述个人、家庭或群体在政治压迫时代的生命故事,来展现即使在最黑暗的年代,人性仍然会有一线幽光在闪烁。这正如阿伦特在《黑暗时代群像》的序言中所指出的那样:“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代,人们还是有期望光明的权利,而光明与其说是来自于理论与观念,不如说是来自于凡夫俗子所发出的萤萤微光,在他们的起居作息中,这微光虽然摇曳不定,但却照亮周遭,并在他们的有生之年流泻于大地之上。”[全文]
-
唐小兵:公共舆论如何走向精英式封闭
如果精英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苍生,以一种舍我其谁的心态傲视底层,以一种真理在握的气势蔑视常识,那么启蒙就走向了一种意识形态式的灌输和宣传,本来是一种在表达权上打造平等机会的启蒙运动,却似乎走向了最不具有平等感和平等意识的启蒙心态,这种启蒙文化最后走向自己的反面,吞食自己种下的苦果。知识分子的精英心态所导致的常识缺陷,知识匮乏,走向自我循环和封闭,最终仅贬值为一种公共表演是有其必然性的。没有公众参与,何来公共舆论?公共舆论的生产机制一旦形成并固定化,将会形成自身的强大逻辑,而湮没知识精英的理性与判断力。[全文]
-
唐小兵:怎样对西方讲述中国故事
可能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发展的形式,而不是发展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不能依靠绝对的价值判断来对中国现代的历史做一个分析或者去评判,而是要把这个过程本身所采取的形式、所依靠的力量来作一个形式的分析。[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