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总量排第二
关键字: 科技部部长万钢科技论文论文被引用总量论文被引用数量铁基超导暗物质实验室高铁万钢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万钢]在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同时,我们要对“十三五”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进行设计和谋划,突出这么几个重点。第一,面向国家长远发展,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组织编制好“十三五”的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是全面完成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冲刺之年。为了做好“十三五”工作,我们去年对规划纲要和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同时对未来五年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参与这项工作的有中科院、工程院、基金委、教育部等科技部门,各高校的高层专家,也有经济管理方面的专家,前前后后大概有8000多人次,其中还包括将近500名海外专家。我们还邀请了一批顶尖科学家来到中国参与这项评估工作,这个评估的结论已经形成。我们开展这些工作的目的,就是要科学准确的了解我们发展的现状、系统总结好以前的经验,谋划好建设创新型国家决胜阶段的任务部署。
[万钢]第二,“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深入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把刚才所说的那些重大科技改革措施落到实处,扎实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
[万钢]第三,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还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加快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同时在面向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凝练一批对国家战略任务、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各个方面发展有重大促进和带动作用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以全面增强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万钢]第四,要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加强创新的 政策环境建设,引导区域创新,积极营造开放合作、良性互动的氛围和土壤,以全面实现规划纲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所确定的各项目标。
[万钢]第五,政府财政资金对于一些好的科研项目,比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资金可以对它进行一些补助。最重要的还是要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3月2日,科技部等6个部门专门召开了全国的电视电话会议,对贯彻落实《意见》进行全面部署,使大众的万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一个星火燎原之势。很多信息我们在网站上已经公布,大家可以获取。谢谢大家。
[台湾工商时报记者]今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中国制造2025,还有一个互联网+,这都是新词。台湾业界也在很热烈地讨论这方面。从科技方面来说,针对总理说的这两个新概念,我们两岸在科技方面、产业方面在哪些领域可以进行合作?另外,这几年两岸科技交流也蛮频繁,也有一些成果,能不能请您评述一下,之后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进行更深一步的交流与合作?谢谢。
[万钢]这次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引起了各方面关注。昨天我参加了两会汽车界委员代表的座谈,谈到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提到了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我想这两方面,相关部门都有一些介绍了。我谈谈我自己的感觉,中国制造确定面向2025重要任务的时候,特别关注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刚才,我和来自德国世界报的朋友特别谈到一点,比如我们在工业4.0方面的合作,包括我们多年来推进信息化工业化融合方面的成果利用,包括我们改造一些传统产业,使它能够提升产业的竞争能力。特别是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所提供的无处不在的接入和大数据、云计算应用的条件下,产业形势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包括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都会有很大的变化,这一点值得我们重视。
[万钢]大家看到,现在的汽车企业正在和互联网企业加深合作。先是从网络销售开始,现在逐渐进入到智能汽车、智能制造的范畴。特别是互联网的应用,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的发展很好地结合。电动汽车是互联网和汽车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年我们在确定“三纵三横”电动汽车发展布局的时候,特别在汽车控制系统方面就有了系统总线网络的考虑。所以从2008年奥运会示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坐在控制室里看到每一个电动汽车,包括它的运行情况,包括对每一个电池的情况都可以获得相关信息,这在世博会上也得到很好的应用。
[万钢]现在互联网的发展,比如说地图的应用,比如一系列控制系统的运用,又为汽车驾驶员提供了很多便利。比如在他要去的目的地上有没有堵车,气候怎么样?这对汽车的智能驾驶、安全驾驶提供了很多的方便。汽车的智能驾驶也在逐步推进。在生产方面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包括促进优质资源的配置、销售模式的变化、服务模式的优化。
[万钢]无论是制造2025也好,或者是互联网+也好,两岸的产业合作、科技合作都有不小的空间。在全球新兴产业发展的情况下,两岸下一步的合作可以重点放在高科技的产业领域,两岸有很多共同或者互补的方面。两岸合作,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合作已经有很好的基础。我们建议进一步拓宽人员之间的互访,完善两岸科技合作的平台,加强两岸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通过合作,积极完善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市场共创的机制,促进两岸的经济发展,提升两岸的竞争力。谢谢。
[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请问万部长,关于科研管理去行政化的问题。在科技体制深化改革过程中,有人认为行政权力仍然存在主导科研管理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请问万部长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谢谢。
[万钢]我感到,转变职能、完善管理是很重要的。科技部按照中央关于转变职能的要求,着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按照国务院要求,取消和下放了一批审批权,使市场能够更加地活跃起来。对于科技的本身来说,要遵循科技创新的规律,在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当中,充分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大众创新创业、小微企业等各种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万钢]刚才,我在改革措施当中特别介绍了不再直接管微观项目。科研管理是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责。对一些涉及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政府应积极发挥好应有的作用,该交给市场的交给市场。刚才大家问了如何制定好“十三五”发展规划,我们将更加深入基层,了解对于激发积极性、创造性还有着的障碍,并且通过改革努力地克服它,特别是做好科研的评价和评估,以及经费监管方面的工作。
[万钢]现在,科技创新已经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所以科技创新的规划政策应该更加强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万钢]从科技的投入角度上来说,全社会各方面对于研发的投入已经超过了GDP的2%。其中,企业投入的部分超过了76%,所以在企业技术创新当中,它们所碰到的各种问题,比如产学研结合的问题、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怎样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问题、怎么使科技创新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的问题、怎么促进科研机构人员和企业互相之间交流的问题,都应该是我们关心的重点,是我们加强服务和管理的重点。所以,我理解这个去行政化,最重要的还是转变职能,更多地建立服务型政府,最重要的是遵循规律来激发全社会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谢谢。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孙武
-
果然,美媒用“亲华”来猎巫马斯克 评论 17“打中国牌讨好美国,还有用吗?” 评论 114最新闻 Hot
-
果然,美媒用“亲华”来猎巫马斯克
-
特朗普威胁上了:敢联手,就征更多关税
-
石破茂称将考虑“一切选项”回应,分析人士:日本不会反制
-
美国机器人企业集体上书:要想领先中国,必须要有国家战略
-
丹麦首相警告:特朗普没被吓倒
-
“打中国牌讨好美国,还有用吗?”
-
交割日逼近 ,“港府正接洽长和”
-
欧盟:备战备灾,存好72小时物资
-
石破内阁预计将不发表战后80年谈话
-
真有极光!NASA拍到了
-
美财长放风,“金融核弹”要撤回?
-
特朗普还没死心,竟称:用TikTok换减税,中国不亏
-
美教授直说:看到中国领头,美国嫉妒了
-
砸了30亿欧元造的最现代化发电厂,德国炸了,还炸呲了…
-
特朗普声称“政治迫害”,白宫攻击:他是反特朗普黑子
-
下载量激增!“快加入吧,有机会被副总统拉进群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