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武:中国奥数今年屈居第二,有人又要找“病因”了
关键字: IMO奥数【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孙武】
2017年第58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成绩于7月22日揭晓,中国奥数队获得5金1银,列世界第二。韩国队以170分的成绩获得团体第一,越南155分获得第三。此前连续两年夺得第一,此次比赛志在三连冠的美国队,仅获得第四名。
一直以来,中国奥数很强,但中国却不是数学强国,这点常常引起议论,最后落脚到“唯金牌论”,与体育运动一样,似乎很成问题。
笔者此前在《中国数学实力超美国?看国际数学家大会请谁做报告》一文里说过,中国数学离世界一流水平差距还是很大。但中国无论如何是一个数学大国。
国际数学联盟(IMU)根据国家大小及数学方面的发展情况不同,将数学能力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等级,其有投票权的代表人数相应为1、2、3、4、5。中国与加拿大、法国、德国、以色列、意大利、日本、俄罗斯、英国、美国同属Ⅴ等(1986年中国恢复在IMU的合法席位,由中国数学会及位于台北的数学会作为一个中国的整体参加,分别有3票和2票的投票权,另外,中国香港属于Ⅰ组,有1票投票权)。
IMU创立后,韩国起初位居Ⅱ等,2007年一次跃升两个等级进入Ⅳ等,虽然突飞猛进,但离数学强国也仍有巨大的差距,至今拿不到菲尔兹奖(虽然中国本土的数学家也没有拿到过菲尔兹奖,但比起韩国,好歹中国已经有了屠呦呦这样的自然科学诺贝尔奖得主可以自慰)。
所以,为什么奥数实力与一流数学家的实力不符,这个像在审视病人一样的问题,不必盯着中国问,可以问问韩国,也可以问问作为数学强国但奥数排名落后的法国等等。顶级数学家是一种境界,考试数学是一种境界,普通民众的数学素养则又完全是另一种境界,这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讨论的。而数学理论的创新,与制度设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又有多大关系,同样是并不清楚的。
如果一定要解释的话,我们先姑且假设这之间有关系,毕竟菲尔兹奖的得主中,得过奥数金牌的确实不在少数,大家最熟知的就是陶哲轩。
但要注意中国的总分第一虽然拿得多,个人第一却是从2000年开始才有,而且中国奥数并没有乒乓那样年年包揽个人顶尖的实力,比如今年的3位个人第一并不来自中美韩。奥数金牌固然是比奥运金牌更少,可菲尔兹奖就更少更难拿了,这里拼的是个人而不是团队。1994年美国曾经创造过6人全满分的记录,至今也没被打破。
Jacob Lurie和Aleksandr Khazanov后来都成了出色的数学家
那么2000年开始崛起的中国奥数选手,到了拿菲尔兹奖(授予40岁以下数学家)的年纪,我们是可以期待的。这也是为什么,2000年IMO满分金牌,人称YUN神的恽之伟,在2012年获得了授予32岁以下年轻数学家的拉马努金数学奖,鼓舞了很多人。
IMO 2017个人第一
接下来可能要纠结第二个问题,为啥中国奥数队曾经那么牛,现在却连续几年拿不到团体第一了。
首先要明确,这次团队第二,依然是一个值得祝贺的成绩,中美俄传统三强中,只有俄罗斯明显衰退,而中美韩等有类似集训制度的国家,用熊斌教授的话来说,谁拿第一都正常。以往中国拿到的第一,也并没有“甩开对手一个身段”。
中国和韩国比较的话,由于IMO无论大国小国,一个国家只能参赛6人的限制,其实中国的人口优势也意义不大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孙武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