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佳山:《寄生虫》摘得奥斯卡,韩国电影真成“亚洲之光”了?
最后更新: 2020-05-08 10:30:21近日,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杜比剧院举办,24项大奖一一揭晓。韩国导演奉俊昊的作品《寄生虫》摘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等四项大奖,成为当晚最大赢家。对于一些影迷来说,奉俊昊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其导演的《杀人回忆》《母亲》《雪国列车》等作品,在国内也颇具知名度。
那么,这届奥斯卡为何对《寄生虫》青睐有加?在亚洲电影市场上,韩国电影的竞争优势又在哪里?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孙佳山展开了讨论。
【采访/观察者网 吴立群】
观察者网:日前,在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韩国电影《寄生虫》出乎意料地拿下终极大奖,这也是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拿下最佳影片的非英语电影。在您看来,这是否意味着奥斯卡的游戏规则有所变化?
孙佳山:就游戏规则而言,谈不上有太大变化,好莱坞电影固有的边界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实际上太多韩国电影人都是在纽约、好莱坞或长或短的学习、发展过的。不管是导演、编剧,还是特效、后期,都明显受到了好莱坞电影的直接影响。所以让奥斯卡接受韩国电影,其实容易的多,属于常规操作。当然,虽然奉俊昊确实没怎么在美国混过,但是商业类型一直都是他个人的鲜明标签,他也不是到了《寄生虫》才被好莱坞接受,之前的《雪国列车》就已经受到了好莱坞的充分认可。而那个片子除了打的比较狠之外,还有什么韩国特征么?相信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判断。
《寄生虫》剧照
当前这一阶段,好莱坞电影确实已经进入到新一轮的盘整周期,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奥斯卡从我们曾耳熟能详的“高举高打”式的《黑鹰坠落》《拯救大兵瑞恩》等风格套路,开始逐步转换到《水形物语》《三块广告牌》《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逃出绝命镇》《绿皮书》《波西米亚狂想曲》这类风格的影片,囊括了女性、同性恋和种族等过去不怎么碰的主题,已经初步形成感伤的、悲情的,带有浓厚艺术电影气息的矩阵。
一直以来,在商业类型上,好莱坞电影一直与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的艺术电影有着明显的区隔。不过近年来,在奥斯卡金像奖中,却出现了明显的艺术电影的苗头。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好莱坞电影正在调整和校正自己的表意区间,而且到了《寄生虫》《小丑》,我个人觉得他们已经找到这一波的节奏了。
观察者网:有人说“这届奥斯卡终于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奥斯卡”,您怎样看待这个观点,以及这届奥斯卡是否展现出新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孙佳山:至少我个人从中并没有看出超出以往水平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但这恰恰也是美国的意识形态策略,美国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依然奏效的一个表现。经过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的数字化革命浪潮,好莱坞电影再次统治了世界电影票房,并通过《阿凡达》《盗梦空间》等影片达到高潮。
然而在2010年前后,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版图的轮转和重塑,美国国家意识形态话语也随着美国国力的兴衰而亦步亦趋,在《拆弹部队》等影片之后,好莱坞电影的表现力和影响力,相比过去出现了全球性的衰退。我们前些年总说好莱坞电影的叙事能力、原创能力下降了,并不是完全没有一点道理,确实这些年漫威、DC宇宙等漫画IP改编电影大行其道。来自DC宇宙的《小丑》就是典型的例子,这次《小丑》的男主角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小丑》剧照
只不过,好莱坞背后的一整套意识形态机制并没有被打破,客观说仍然非常奏效。之前在我们观网谈《小丑》的时候,就分析过《小丑》带来的无政府主义随机暴力的“快感”,是不及物的,并没有太具体的指向性,其起源本来是来自美国、来自资本主义自身的内在危机,但由于好莱坞意识形态机制精妙的手法和策略,被通过影像语言的方式转换为无政府主义随机暴力的“快感”,不仅失去了具体的指向性,反而在隐含有反社会“原罪”的同时,还可以在任何国家、任何语境下轻松复制、粘贴,也就是在相当程度上不仅疏导了其内部矛盾,还对外转嫁了矛盾。
就故事角度而言,《寄生虫》其实是一个“首尔折叠”的故事。而且,这种看似人畜无害,只有一步之遥,实则等级森严,压根无法跨越的,一个是富人世界,另一个是穷人世界的,两个平行世界的套路,其实早就不新鲜了。我印象里前几年还有个好莱坞科幻电影《逆世界》也是这个套路,而那个片子一看就是成熟类型批量快消的。
“××折叠”本来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产物,其最初诞生也是用来批判资本主义的。然而,就像“占领华尔街”一样,那时在香港很快也出现了“占领中环”。当时我们确实没看懂,觉得只是跟风“占领华尔街”,甚至觉得香港人也知道批判资本主义,好事儿啊。那么现在应该看清楚了,美国式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有多么完备——本来是批判自身的社会反抗运动,迅速被消化、吸收并复制、粘贴到香港。今天香港的很多现实,在那里都能找到草蛇灰线。
《寄生虫》的基本逻辑和从“占领华尔街”到《小丑》,并没有多少区别,大肆抨击悬殊的贫富差距,却不及物,再怎么花式嘲讽、批判也没有什么实际的现实指向性。就像之前的分析,最坏的情况也就是《小丑》中哥谭市的情况,只是尽情展示无政府主义随机暴力的“快感”而已。让你痛快痛快,痛快完也就忘了,哪怕之后又想起来了,到时候再想别的办法。
所以,好莱坞电影肯定不是什么“全世界人民的好莱坞”,其意识形态机制还是很完备的,依然在有效发挥作用。刚才也提到了,韩国电影本身就是好莱坞的徒子徒孙,所以这种所谓的包容性也是只限于“自己人”的范围内。说白了就是肯定必须得当回事儿,但是也不用太当真。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广州一男子持刀与疫情卡点人员打斗,已立为刑事案件
2020-05-04 08:2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家电影局:今年票房损失将超300亿
2020-04-29 18:25 中国电影 -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主演伊尔凡·汗去世
2020-04-29 16:27 -
“修缮”7年却始终停留在纸上,千年辽塔快塌了
2020-04-20 13:27 -
故宫能否全部开放?院长回应
2020-04-18 18:10 -
收视率造假的“好日子”没几天了
2020-04-15 06:56 中国电视剧 -
当李氏朝鲜遇上“丧尸”:越是韩国的,越是世界的?
2020-04-14 08:26 三八线之南 -
诡异退选背后:桑德斯的“社会主义”究竟是怎样的社会主义?
2020-04-12 08:27 -
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先要关心中国有什么问题
2020-04-06 08:49 -
鄂货不带病毒,请搭把手来一单
2020-03-31 21:18 聚焦安全返程复工 -
赵立坚微博新头像:真·魔法部之声!
2020-03-26 22:54 -
国际奥委会委员:东京奥运会推迟至明年
2020-03-24 06:35 东京奥运会 -
60天,已是冬去春归——上海医疗队支援武汉影像纪实
2020-03-24 00:25 上海观察 -
中国赴塞尔维亚专家组从广州出发
2020-03-21 19:1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大闹火车站”的女演员刘露,新剧上线遭AI换脸吓坏观众…
2020-03-20 09:40 中国电视剧 -
五部门联合发文:依法惩治妨害国境卫生检疫违法犯罪
2020-03-16 20:39 -
明明有分餐制传统,中国人为何最终选择了围桌会食?
2020-03-16 07:26 -
【战“疫”说理】完善社区治理,彰显制度优势
2020-03-14 12: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欧洲疫情“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闯天涯
2020-03-13 17:49 欧洲乱局 -
追个星怎么就追成了“互黑互撕”的“宫斗”?
2020-03-11 07:14
相关推荐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12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35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5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20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匈牙利经济部长:这一点美国无法与中国匹敌
-
“韩总统大选前跟美国谈不成”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