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博:加拿大驻华大使就因为讲了大实话,所以被解雇了?
关键字: 加拿大华为孟晚舟加拿大驻华大使麦家廉麦家廉辞职中加关系根据加拿大惯有做法,孟晚舟引渡案最快也要过半年、慢则一年多才有结果。所以加拿大《星岛日报》副总编辑、时事评论员木然认为,中加之间的关系在短期内好转的可能性不大,两国关系的修复需要经历一段冬眠期,长度大概两到三年才会回暖。
木然
木然指出:“就算没有孟晚舟案件,由于中加两国所持价值观不同,经贸合作需求各存心机,光靠‘白求恩精神’难以发展成紧密的伙伴关系。不过政府间心存芥蒂,并不影响民间的交往。就如哈珀保守党执政期间,加拿大庞大的华裔社群推动着民间的交往,为冷淡的加中关系添点暖色。至于孟晚舟后期,彼此都会收敛一些言行,留出更多空间处理争端,毕竟两国修好是双赢的选择。”
在可见的未来,中加关系将逐步恢复正常状态。黄学昆表示:“首先,孟晚舟及其后续反应是完全可控的司法或政治事件,目前不受影响的民间和经贸往来已显示双方在努力控制事态不致扩大化,特别是在美国正式启动孟晚舟引渡程序后,中美矛盾将上升成为主要矛盾,中加紧张关系将有舒缓并最终化解的空间;
其次,双边关系正常化,既符合加拿大作为中等强国践行国际化、多边化,希望扩大对华经贸合作以解决过度依赖美国经济的国家利益,更符合崛起的中国要在美国‘大后院’增强影响力,以打破西方阵营联手‘围堵’的核心战略利益。”
转“危”为“机”,充分发挥民间桥梁作用
目前的中加关系可以用“危机四伏”来形容。加拿大世界华商全国总商会主席黄国裕认为,事实上也是“危”和“机”并存。在这危险时刻,需要双方领导人利用高度的政治智慧解决困难,转危为机。他相信日后的中加关系,全方位会发展的更好。
黄国裕
黄国裕表示,孟晚舟事件只是突发事件,他本人对加中将来的关系依然看好。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经过四十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终于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某些地方有竞争、摩擦,是自然的事情。人类的竞争应该是公开的、和平的,不同国家需要相互磨合,从白求恩80年前帮助中国人民开始,在老特鲁多总理推动下,1970年10月中加两国建交以来,签订了一系列协定,比如1973年签订的“双边贸易协定”为两国经贸合作拉开了序幕,而后中加贸易关系稳定发展,两国贸易额增长了很多倍。
加拿大有天然气、粮食、木材、矿产等天然资源,加拿大需要中国的巨大市场。加拿大是一个非常依赖进出口的国家,中国不需要全面对加拿大进行贸易制裁,只要稍微调控对加拿大出口商品的监管政策,就可以让加拿大从事相关出口行业的就业状态起变化。
据资料,加拿大国际贸易约占其经济总量的60%。全国五分之一的工作岗位直接或间接与出口相关。多年来,美国一直是加拿大第一大贸易伙伴。不过近年来,加拿大对美国贸易依存度开始下降,加大了和亚洲和欧洲的贸易份额,不断实现外贸多元化。最近一年,在全球贸易局势紧张的情况下,加拿大一直在寻求对外贸易的多元化,大力推动对中国出口。加拿大对中国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美国的出口增长,特别是在农产品和海产品方面的出口量飙升。
仅2017年,加拿大的木材和木浆出口到中国达到48亿美元之多。黄国裕拿他所居住的卑诗省(BC)举例来说,十多年前80%木材出口到美国,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后,一半出口到美国,另一半出口到中国及东南亚各国。他希望中加应尽快签署贸易协议,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孟晚舟事件使中加两国关系陷入僵局,作为生活在加拿大的华人和社区团体应该做点什么?加拿大福建社团联合总会主席郭玉明表示,应该发挥民间的交流桥梁作用,发出华人社区的声音,传递两国友好的信息,努力帮助加中关系尽快的恢复正常。
郭玉明
除了少部分政客对中国有仇视外,大部分的加拿大人对中国是友好的。郭玉明认为这次加拿大政府陷入尴尬的局面,是考验着加拿大政治家们的智慧,因为加拿大经济发展都需要中国的投资,中国和加拿大贸易源远流长,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加贸易日益密切。中国已经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场地位,每年都创造着几百亿美元的贸易额。
加拿大早已将对中国合作视为重要机遇。加拿大政府看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中国合作符合加方利益。事实上,加拿大国内涉华舆论也呈现积极态势。
根据加拿大知名智库亚太基金会近年来的民调数据显示,认为中国对加拿大经济繁荣重要的民众比例,从2014年的35%提升至2016年的40%。2017年的报告显示,62%的加拿大受访者认同中加关系的重要性。加拿大人对中加自贸协定的支持逐年上升,从2014年的36%大幅升至2016年的46%,2017年跃升为55%,2018年达到了59%。
郭玉明相信,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会面对民意,加大对中加经贸关系的投入,未来加中关系一定会朝着正常的轨道发展。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最后更新: 2019-01-28 08:26:57
-
“加拿大现在敏感得像一只惊弓之鸟”
2019-01-28 07:32 -
带着泪,陆军司令与他深情一抱
2019-01-28 07:07 -
英法德要求8天内重新大选 马杜罗:不可能!
2019-01-27 23:20 拉美左翼 -
特鲁多炒了他,加拿大网友有话要说
2019-01-27 22:59 -
蓬佩奥拉各国站“自立总统” 中美俄激烈交锋
2019-01-27 20:06 中国外交 -
“与美国断交,但会继续出售石油”
2019-01-27 18:32 拉美左翼 -
-
菲律宾一教堂连环爆炸 致27死77伤
2019-01-27 15:21 -
驻美武官倒戈 委内瑞拉国防部:叛徒!
2019-01-27 14:17 拉美左翼 -
杜克大学不让学生说中文?涉事助理教授被处理
2019-01-27 12:50 中西教育 -
-
英法德下最后通牒 委内瑞拉外长怒斥
2019-01-27 10:31 拉美左翼 -
未支付6.8元公交费被赶下车 她冻死在-20℃荒野
2019-01-27 08:10 -
特鲁多要求下,他辞了
2019-01-27 07:58 观察者头条 -
朝鲜友好艺术团首场演出在北京举行
2019-01-27 07:47 朝鲜现状 -
马杜罗:我们跟特朗普政府断交,不是跟美国
2019-01-26 23:47 美国政治 -
索罗斯抹黑中俄 俄部长:先管好自己
2019-01-26 17:41 俄罗斯之声 -
“自立总统”前夜,彭斯打来电话
2019-01-26 17:18 拉美左翼 -
美国将来会腾挪空间让中美共同领导世界?崔天凯回应
2019-01-26 16:11 中美关系 -
委内抗议者喊话特朗普:我们帮你建墙
2019-01-26 15:08 拉美左翼
相关推荐 -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13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176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1“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7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