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晓军:“能用”、“顶用”、“好用”——揭秘中国军工自强之路
关键字: 051驱逐舰比亚迪唐辽宁舰中国海军的发展跟汽车的发展是一样的,最终是人性化的问题,这个人性化的问题不是说武器装备不重要,因为操作武器装备的是人,你怎么把人的问题解决了。现在人的问题是最大的。当然还有别的问题,比如说武器装备的测试过程非常贵,美国一年的研发测试费用占他们军费的比例非常高,大概是800、900亿,比我们的经费都高,所以它有大量的测试。
美国福特号航母
美国的福特号航母将在美国国内正式服役,因为着急服役,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说全船抗冲击实验没有做,海军就说能不能让我们先服役,下一艘造的时候一块儿做,但是美国国防部不同意,说为了3400名士兵的安全必须要做。航母在海上漂着,远处有一个爆炸物,不可能一下子把它击沉,它是算出来的。这个实验是很花钱的,前几天发了一个报告说交付海军的时候,因为延期超支了22%,从原来105亿美元变成了129亿美元,他交了海军以后,还要花7.8亿美元完成他没有完成的工作。除了这个之外,他的先进着舰系统、双波段雷达和武器升降机,现在都没有过关,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我们的辽宁号也是一样的。辽宁号在离我们这不远的地方停着,辽宁号到底有没有做完这些实验,当时把它定位为科研实验与训练平台,主要是想通过它获得一些学习曲线,我这样说学习曲线大家可能会明白,相当于我买了一个二手房装修了一下,然后刷了各种墙漆买各种家具,铺各种管线冷热水管,目的不是为了要用辽宁舰,而是通过二手房这个经验去造新舰。为什么要造新舰?为什么要这么费事,直接造不就完了吗?不是的,你在这个上面获得了经验,就是获得了学习的曲线。
像“福特号”上来就造,它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其实造船里面有一个“138”规律,就是说我在生产车间里面做这个活,可能是用一小时,但是把这个船焊成了分段,已经做好了一个一个段,就是三小时,如果说这个船已经下水了,再去完成同样的工作在上面是8小时。所以福特号是怎么超支的,就是这么来的。比如说福特的制冷系统,它跟配套商没有达成好协议,没有做好协调关系,到他该装阀门的时候,没有做出来,没有设计出来。怎么办?只能临时用金属管替代,因为不能在船台上等着,替代完了再下水,下水完了回过头来等那边阀门做好了再换,这个就没有学习曲线。因为前面有十艘航母,他提供的学习曲线和40年之后造的福特级航母跨度太大,虽然前面给一些借鉴,但有很多的设计是没有办法借鉴的,所以成本就上去了。最后都费钱,到了2020年都不一定能形成作战能力。
同样我们在辽宁舰上反复地琢磨这些事,是要解决舰机式的标准化问题。我们做汽车的都知道,标准化是很重要的。这个军舰和飞机之间要做出不断的测试,这个标准是测试出来的,做成文本文件,将来下一艘航母是按照这个标准做的,我买二手房不断的倒腾是为新房提供一个学习曲线,但是这个事不是你要发射核武器核导弹,于是就先做这么一个舰,这样肯定就有很多的问题和毛病,包括我们说一万年搞出来的核潜艇最后这里边有很多的拥挤这个事,大家都看到了,不断地、一步一步地在做,我相信比亚迪第一代车的安装看起来也很二,但现在可能就逐渐把它变成人性化,还吸引了那么多的粉丝。道理是一样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王宇波
-
“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27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185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89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10“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6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