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鲁郑:当我在法国看到辱华漫画
关键字: 查理周刊辱华漫画寒流杂志法国枪击案伊斯兰巴黎杂志社新闻自由穆斯林文明冲突2015年1月31日,法国华人媒体新欧洲、旅法华人战报与中法科技商贸协会联袂举行“言论自由文化和文明价值的冲突”论坛。这是《查理周刊》遇袭和《寒流》刊登针对华人的漫画事件之后,首度由华人举行的相关研讨活动。以下为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宋鲁郑在会上的发言(有删改),并收录了提问环节的几个典型问题的问答,以飨读者。
宋鲁郑老师在“言论自由文化和文明价值的冲突”论坛上发言
《查理周刊》的做法激化了仇恨
我是研究国际关系的,国际关系关注的核心以及衡量一切的标准是利益,而不是道德和价值观。所以这一次《查理周刊》我也是从这个角度来解读的。
我要问的是,这种新闻自由在法国和在世界上是缓和了还是激化了法国以及整个西方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是减少还是增加了双方的对立与仇恨?是增强还是进一步破坏了法国的族群融合?是缩小还是扩大了极端伊斯兰势力的影响?是助长还是遏制了极右势力?
答案显然是负面的。《查理周刊》被袭击半个月期间,法国发生袭击穆斯林的事件高达123起,超过2014年全年的总和。《查理周刊》复刊后,更在全球引发伊斯兰国家的抗议。所以站在法国和西方利益的立场,从实际效果的角度,《查理周刊》的做法不值得肯定。我个人推测,等社会平静下来后,法国政府会想办法限制这种自由的。这种做法不仅损害国家利益也损害中间左和右政党的利益。根据最新的民调,2017年总统大选,无论左派和右派由谁来竞选,都落后于极右的国民阵线领导人勒庞女士。
当然站在中国国家利益的立场,我们应该支持《查理周刊》的做法。西方和伊斯兰社会的矛盾尖锐化,自然给中国坐收渔利的机会。美国2009年开始针对中国实行亚太战略转移,结果屡屡被拖住。这包括乌克兰危机、中东阿拉伯之春的乱局以及伊斯兰国的崛起。
《查理周刊》被袭击之后,法国《寒流》又出版了关于中国的漫画。我看了一下,认为有两点它是越过边线了。一是封面上的“黄祸”两字。“黄祸”是西方殖民时期对亚洲特别是中国的歧视与敌视,是完全不应该再使用的词语。当时西方对非洲也使用了一个歧视性的词:“negro”,这个词现在西方已经不能再用了,成为了政治正确。但为什么针对中国就仍然可以用?二是封底漫画中国人峰拥而至抢夺法国人口中的面包也越线了,因为它宣扬仇恨和恐怖。再一个,它敢把这些中国人换成黑人或者犹太人吗?他们不敢。但为什么就敢针对中国人?
至于怎么解决,我不赞成打官司。当年温和派穆斯林也曾起诉《查理周刊》,但最终败诉。我们打官司,也一样赢不了。我建议民间要抗议,以给对方形成一种压力,让他们知道并不是包装成新闻自由就可以任意羞辱中国人。另外政府也要通过外交手段施加影响。当然经济手段也很好,巴黎最有名的、被视为多元文化代表的凤凰书店不就是被中国买下了吗?
总之,即使不涉及利益,单纯就事论事,我个人仍然不赞同《查理周刊》的做法。很简单,别说两大有积怨的文明之间,就是我们普通人之间,能用《查理周刊》这种方式对话和交流吗?
这是我解读的第一个层次。
新闻自由的背后是文明冲突
第二,这次事件的核心真的是新闻自由吗?这些人是为了反对新闻自由而行凶的吗?《查理周刊》也仅仅是因为捍卫新闻自由而刊登讽刺漫画吗?我认为不是,而是反映了法兰西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之间深层尖锐的冲突。
早在1985年10月,《费加罗杂志》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30年后我们还是法国人吗?》并配以共和国女神玛丽安娜头戴伊斯兰围巾的拼贴照片。2011年1月5日,《世界报》发表的一项民意测验表明,40%的法国人将伊斯兰视为一种威胁。这还是中左和中右立场的报刊,极右的如玛丽·勒庞2010年12月曾将穆斯林在街头祈祷比称为纳粹占领巴黎。
可以说正是这种对伊斯兰文明的恐惧,才是这次事件的真正根源。所以《查理周刊》在2006年刊发关于穆罕默德的漫画时,还发表了一个“大家一起来反对新极权主义”的声明。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战胜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和斯大林主义之后,世界要面对一个新的极权主义的全球威胁——伊斯兰主义”。《查理周刊》是把伊斯兰主义当作邪恶的极权主义来反对的理念下才发表的漫画。
把伊斯兰主义当作极权主义在法国不是孤案,2004年莱维在他的《危险的纯洁》一书中说过这样的话:“伊斯兰主义只是一个机制的第三种形式,前两种是共产主义与纳粹主义”。
所以我的结论是新闻自由背后的利益博弈才是关键,法国要捍卫自己文明的未来,伊斯兰文明要重新立足乃至取代西方。
去年十一月份我去台湾观摩选举,台湾有学者很不解地问我,为什么西方总是要刺激伊斯兰社会?一会是电影,一会是漫画。我这样对他们解释,伊斯兰社会正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以高人口出生率为武器,以民主制度下一人一票为手段,逐步取代西方文明。所以某些西方精英,特别是控制媒体的精英,便不断的以这种方式来刺激,试图打破对方的温水战略。至少从目前看,还是一定程度达到了这个目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465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45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4“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1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1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