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鲁郑:西方为什么打不赢反恐战争?
关键字: 巴黎杂志社空袭巴黎枪击案恐怖袭击极端恐怖主义伊斯兰穆斯林新闻自由查理周刊法国一向以浪漫、小资、悠闲、享受生活而著称世界。所以发生在巴黎如此血腥、充满原始暴力的恐怖袭击事件,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心理重创可想而知。由于法国在世界上的独特地位,恐怖主义再度成为全球尤其是西方不得不反思的话题。
耐人寻味的是,这场恐怖袭击反而更令人认知这是一个多么分裂的世界。西方的主流媒体BBC、美国之音不间断二十四小时直播,但如果看一下伊斯兰国家的电视台,这场悲剧似乎并没有发生过,或者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事件。它们的头条是阿富汗、叙利亚难民或者本国的新闻。在屏幕上产闪铄的紧急新闻不过是本国一位主管页岩气部长对某地的访问。根据法国媒体提供的信息,全球自发举行悼念活动的,主要在西欧和北美。整个亚洲、中东、大部非洲、南美以及俄罗斯都是空白。
法国街头(照片系作者从法国游行现场发回)
其实,这样的分裂天天在世界上演。2014年伊拉克发生过72起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几乎每次丧生的人数都超过此次巴黎恐怖事件。同样是恐怖袭击,同样是人命,但伊拉克何时享受过《查理周刊》死难人员的待遇?就在巴黎悲剧发生之后,非洲发生恐怖分子屠城的悲剧,两千多人死亡。但国际社会可否做出同样的反应?可否有四十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去亲自游行哀悼?两千多人的命怎么就比不上十七个法国生命?
这种分裂,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西方反恐何以越反越恐的原因。
以“911”为标志,冷战时共产主义与西方的对立转变为恐怖主义与西方的冲突。然而,西方显然是以打冷战的方式来应对恐怖主义:以牙还牙,以国家暴力应对恐怖主义的个人或者集团暴力。
本来,“911”的发生,令西方站在道德高地,并收获世界的同情与支持。假如西方能够正确使用这些资源,成功孤立极端的恐怖主义分子,就绝不会出现今天越反越恐的后果。
西方第一个错误就是发动了阿富汗战争。这场美国历史上打的最久的战争,结果却以塔利班越战越强、西方退出收场。假如小布什早知道是这样的结局,恐怕他当初是不会如此莽撞的。现在西方当然明白了,以国家暴力来对抗藏于暗处的恐怖分子是不可能成功的。更何况,阿富汗十分特殊,历史上就以大国坟墓而著称。英国和苏联都在此地折戟沉沙。美国只不过太过自负妄自尊大,无视历史教训,再度重蹈覆辙而已。
阿富汗战争虽然大大损耗了西方的硬实力,但并没有损害其“911”受难者的道义资源。但随后跟进的伊拉克战争,不仅造成西方和世界的大分裂:法国、德国、俄罗斯和中国建立反战联盟,甚至教皇也站在反战联盟一边,反对美国组成的战争轴心,更令美国的道义形象丧失殆尽。虽然美国很快就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却开启了潘多拉魔盒:自此伊拉克陷入混乱和动荡之中。
法国街头(照片系作者从法国游行现场发回)
令人惊奇的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并没有吸取伊拉克的教训,在阿拉伯之春到来之时,竟然动武推翻了已经臣服于自己的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同时也把矛头指向俄罗斯的盟友叙利亚阿萨德政权。
不管是萨达姆、卡扎菲还是阿萨德,他们都是世俗的伊斯兰社会掌权者。虽然他们也残暴,但却没有宗教狂热和宗教愚昧,在价值观上还是认同西方倡导的现代化,比如一夫一妻,男女平等,政教分离,世俗法律。而且他们还是抵御极端伊斯兰势力的有效力量。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现实压力面前仍然可以理喻,知道妥协和让步。萨达姆就接受了联合国的核查,销毁了全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卡扎菲就放弃了发展核武器,承认洛克比空难的责任并进行了国家赔偿。埃及的穆巴拉克在最后关头也放弃权力,承诺实行民主选举。就是今天仍然为生存而战的阿萨德政权也交出了全部化学武器。
然而,他们被推翻或者被挑战之后,取而代之的就是伊斯兰内部的极端势力。最典型的就是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迅速强势崛起的伊斯兰国。伊斯兰国多么激进,可以从本·拉登领导的激进基地组织都无法接受,而与之划清界线、将之排除在外而知一二。至于今天的利比亚,已经成了无政府状态,国际社会目前正在考虑的是否重新武力干涉以重建秩序。在这样混乱的国家环境下,毫无疑问最有利于发展的是极端恐怖主义。
这次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的两名主嫌犯,据法国媒体报道都曾在中东地区混乱的国家如也门受训。受过惨酷内战洗礼的极端主义者,在一个和平之地自然是如入无人之地:不仅能在光天化日之下成功行凶,更能在戒备森严的巴黎市中心轻易逃离——尽管法国是西欧人均警察和安保人员最多的国家。后来法国动用包括特警在内的近九万名警察大搜捕,用了三天才将他们发现并最终击毙。
由于推翻阿萨德和卡扎菲政权是西方的目标,我们当然有理由怀疑当初这些人去这些国家参战时,还是得到了法国官方的默许。只是没想到从精神到肉体都被极端伊斯兰势力洗礼后的他们,回到法国后,便成了国家安全的最大隐患!毕竟持他国护照的极端伊斯兰分子很难混入法国,但生长于此地拥有法籍和广泛人脉和活动空间、来去自由的他们则极难防范。更令人恐怖的是,据法国媒体称,这样的人在法国有一千名左右!所以也难怪,悲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在巴黎南部“安全区”(穆斯林主要生活于巴黎北部),又是光天化日之下,两名警察被枪击:一名死亡,一名重伤,又是成功逃脱。这在已经把安全级别提升到最高级别的巴黎来说,实在不可思议。后来如果不是为了营救被困的两名嫌疑人而冲击超市绑架人质,什么时候被抓获还真是未知数。
不仅法国,据英国军情五处处长安德鲁·帕克披露,在过去14个月,针对西方目标的与叙利亚有关的恐怖阴谋超过20起。这当然不是来自西方要推翻的阿萨德政权,而是来自西方政策扶持壮大的反对阿萨德的极端伊斯兰势力。
可以说,今天伊斯兰极端势力就是西方错误而又愚蠢的政策一手促成发展壮大的。
除了外部反恐战略的严重失误外,在西方内部类似的低级错误更是屡屡不断。最典型的就是丹麦和法国以及蔓延至整个西方的漫画事件。虽然西方辩护是新闻自由,但后果却是冒犯了整个伊斯兰社会,把大量温和派穆斯林推向极端势力一边,变成他们的同情者、支持者甚至是参与者。尤其是当温和派穆斯林组织寄希望在这个法治国家通过法律寻找一个说法时,却一再败诉。从而给激进派以口实和机会。假如法国法律能对这种自由有所限制——毕竟反犹主义和为纳粹辩护是非法的,怎么可能还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
不管怎样,这两起漫画事件彻底摧毁了西方和整个伊斯兰社会可能重建信任与和平的可能性。就是温和派伊斯兰国家,对西方也只剩下理性的利益和功利算计而已。
这里需要深思的是,为何印度教国家印度不会刊登这样的漫画,佛教国家泰国、缅甸也不会刊登这样的漫画,儒家文明的两岸虽然制度不同,但也同样不会刊登这样的漫画。就是受中华文明影响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也都不会刊登这样的漫画。许多国家都有西方这样的新闻自由,但为何只有欧洲和美国才这样做?所以此次事件的性质并不是西方定性的所谓对新闻自由的攻击,而是西方对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傲慢与不尊重。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不仅两大素有积怨的文明之间,就是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假如采取《查理周刊》的方式能进行下去吗?我们不妨设想,中日之间、印巴之间、阿以之间、俄乌之间假如也用这种方式,试问将会产生何种后果?当然,找到真正的原因与谴责恐怖和暴力并不矛盾,不管什么理由,都不能成为发动恐怖主义袭击的借口。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评论 28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评论 260“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评论 122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评论 101最新闻 Hot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
“我们会考虑恢复斯大林格勒的名称,但最终要由市民决定”
-
“经济上没好消息,但他是靠这个当选的,问题就来了”
-
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
内阁“鼓掌欢送”,特朗普:委屈你了
-
无罪判决被撤销,李在明参选韩总统之路再添波折
-
为什么丧亲也成了婚恋中的“劣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