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蹦极》作者杨优明:当外交官,如站上蹦极高台
最后更新: 2021-10-15 15:21:47观察者网:小说中有一个细节是讲比钟良小二十岁的一个同事,遇到驻在国政变耳朵中枪,二十年后体检出现肺部阴影,复查竟然是一颗子弹。你能讲讲这事吗?
杨优明: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叫符华强。是我的同事,和我同岁,也是上海人。
上次《蹦极》举行首发式时,前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大使也提到了这个故事。我们三个都曾在一个西欧司六处待过。聊天的时候,他会给我们看他的耳朵,被子弹打穿,留下一下豁口。他用手比划,说就差那么一点点,我就没命了。
他是1980年代初在乍得工作,遇上战乱,在使馆的院子里被流弹击中,一下子被打趴在地。他起来后浑身是血,到法国人开的医院医治,说只是耳朵受伤,打了破伤风,包扎好,就撤到我们驻邻国的使馆。
2003年,例行检查身体,说你肺上怎么有个阴影,去医院复查,发现是颗步枪子弹,动手术取了出来。当时只知耳朵挨了一枪,没想到后背也挨了一枪。
这样算来,这颗子弹在他的肺里藏了二十多年。
符华强大使拿着潜伏在他身体23年的子弹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观察者网:赵立坚在微博上说看《蹦极》“差点儿看哭了”,他有和您交流吗?
杨优明:我到现在都没有见过赵立坚的面,虽然在一个外交部。他在微博上推荐《蹦极》,我感到很意外,也很感动。他好像还在当当留了言,说读了这本书让他想起了在巴基斯坦八年的生活。我想他一定是在书里读到了自己的影子,感同身受,才有这样的感慨。
外交官独自一人出国常驻,自己要有牺牲精神,留给家人很多的缺失。这种缺失有的情况下能够弥补,有的就弥补不回来,成了遗憾。这是许多外交官共同的感受。所以,朱邦造大使说,这本书写的是一个人,讲的是一个群体。因为许多故事和感受都是共同的,相通的。
我在书中写到钟良父亲去世,没有能完成父子间两代人面对面的交接。我自己没有这样的体验,但朱邦造大使经历过。他父亲去世正好赶上他在国外常驻,脱不开身,回不了家送老父亲最后一程。他得到消息后,谁也不说,把悲痛藏在心里,独自默默承受。
观察者网:网上有一个梗,叫《国际孤独等级表》,把孤独分成了10级。如果拿这个作为参照,您觉得一个人建馆大概会是多少级?小说里您写道“孤独两个字最贴切地概括了外交的本质特点”,您能具体说说外交官的孤独吗?
杨优明:哈,钟良的孤独远超过这些级别。一个人短时间的独处那是最简单的孤独。外交官的孤独是不可回避的。如果你一个人出国,那你的独处就是长期的,可能两年三年,甚至更长。以前这种独处很普遍,现在情况好一些。国家的政策是鼓励配偶子女随任,但每个家庭情况不同,不同国家的条件也不同,所以还是有很多外交官选择一个人出国常驻。这是第一层的孤独。
第二层的孤独就是你的工作舞台是在国外,你代表国家同驻在国打交道,你的身份不允许你融入当地社会,你要跟对方交朋友,要同他们一起合作、解决问题。但总有一个内外有别的问题存在,这是又一层孤独。
还有一层孤独就是外交职业本身决定的。就像我在书里说的,有些话你永远不能说给别人听。你只能藏在心里。这恐怕是更深层次的孤独。
观察者网:有说与不能说的分界,这可能也是外交题材的共同难题?外交官代表者国家,要考虑和顾及的因素很多,要带着镣铐跳舞,能表达出来的东西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在这样一个框架下写出好小说,写出一个立体外交官的形象,非常不容易。您是如何处理题材自带的这种困境?写作中遇到过瓶颈吗?
杨优明:你说得很对。就像我刚才说的,难以言说就是一种孤独。至于你问的能说不能说的问题,我想任何题材的作品可能都会遇到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的问题。涉及外交题材的作品这个问题可能会更突出。这是一个困境。
我处理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尽量运用公开的故事。这些年来,老一辈外交官们写了不少回忆录,回忆文章,各种各样的都有,散见于各种杂志,也有的结集出版,那里面有很多故事,都是写小说很好的素材。所以,说句实话,外交小说的素材是有的,很充分,而且都是公开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构思一个好的框架,把好的故事提炼出来,不是简单的重复,然后串连起来,以文学的方式,写成小说。这很不容易。
当然还有一条,就是《蹦极》不是真实故事的堆砌,里面有真实故事,还有更多虚构的。对于虚构的,我尽量做到合情合理。
观察者网:小说中写“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您认为外交官的精神是什么?
杨优明:在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大家都下海挣钱去了。公务员队伍当中,也有相当一批人下海去挣钱,外交部也有下海的。
在那个时候,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就说了这么一句话,“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也不能强求他们留下。即使强求留下的话,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我在想“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种精神是什么,其实本质就是牺牲精神。牺牲精神从何而来,我想最主要、最根本的就是对国家的忠诚。如果你连对国家的忠诚都没有,那肯定不会有牺牲精神,也就不配当外交官。因为你很有可能跑到别人那里去。
好的外交官,必定是对国家忠诚的外交官。有了这一条,你会自觉地遵守纪律,你才能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你才能做到任何诱惑不会上当,任何困难都能克服,包括孤独。
观察者网:杨洁篪主任今年3月在安克雷奇参加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时强调,美国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和话语权的提升,您是否感觉到外交官硬气了?您觉得中国外交工作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杨优明:中国的外交从来独立自主。我们坚持在国际交往中奉行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合作,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不允许别国干涉我们的内政。这些是我们坚持的原则。正因为如此,杨洁篪主任强调美国没有资格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说话。因为那是不平等的。我们不接受不平等的对话。我记得杨主任还说了一句,“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你们就没有这个地位说这个话”。他的说法表明,我们坚持的立场和原则是一致的。
现在是不是外交工作和风格发生了变化,对于这一点我没有做过系统分析研究。但我想外交工作总是要与时俱进的。和以前相比,现在中国人说一句话,分量不一样了。为什么?我的理解是中国实力增强了,说出去的话,别人感受不一样了,感到的压力不一样了,这种压力是增加了。以前我们说话,他们可以不理。现在我们说话是有后续行动支撑的,效果不一样了。
另外一条就是中国发声的声势比以前大了。我们的新闻媒体更多参与到国际斗争当中来,新媒体的出现使老百姓也有可能参与到国际斗争当中来。参加的人多了,方式方法更加灵活,这样一来,声势就大了许多。
西方认说中国现在的外交风格变了,变得强硬了,说我们变成“战狼”了。我想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中国发展了,他们需要适应中国的发展。这才是最重要的。
- 责任编辑: 马雪 
-
西藏军区两支赴俄参赛队乘坐运20凯旋
2021-10-12 07:58 -
CNN再叹:中国这项防疫措施,又是首创
2021-09-30 15:01 观察者头条 -
晚舟归航,政治绑架破产,中美博弈的阶段性胜利
2021-09-25 17:59 中美关系 -
“我不明白为什么一提到英雄,有些人就觉得哪不对”
2021-09-19 08:13 捍卫英雄 -
法国警察对女性示威者下狠手
2021-09-06 16:20 欧洲乱局 -
外商投资兴趣依旧很大,香港的“跳板”作用不会消失
2021-09-03 07:34 香港 -
中方是否会承认阿富汗新政府?外交部援引毛主席一句话
2021-09-01 15:55 阿富汗 -
美军击毙IS头目,现场视频曝光
2021-08-29 15:42 -
五角大楼:在喀布尔机场爆炸前,塔利班释放了数千名ISIS-K囚犯
2021-08-28 14:17 阿富汗 -
外媒:塔利班向抗议人群开枪,至少3死十余伤
2021-08-18 21:27 阿富汗 -
解放军坦克两项参赛队抵达莫斯科阿拉比诺
2021-08-15 09:13 2018国际军事比赛 -
【南海真相】美军机对华抵近侦察,新特点及风险
2021-08-11 09:42 中国论坛 -
羽毛球男单冠军,中文居然这么溜!
2021-08-03 11:59 观网看片 -
德国警察这一推,成功引起联合国注意
2021-08-03 11:58 -
苏炳添:刘翔是开路人,也是我的幸运之神
2021-08-01 22:42 东京奥运会 -
欧美健身圈“顶流”吕小军,夺冠后外网激动坏了
2021-08-01 15:08 观网看片 -
“接种疫苗,每人发100美元”
2021-07-30 13:58 -
伊藤美诚哭了:是实力问题
2021-07-29 14:04 东京奥运会 -
“2009年,当时的特朗普总统”
2021-07-29 14:04 -
约翰逊这动作,把查尔斯王子看笑了…
2021-07-29 13:46 观网看片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是对的,都怪泽连斯基对美国的天真幻想” 评论 40加外长“鼓劲”:我们能赢,对美影响力世界最强 评论 54美国特使:普京不是坏人,就看乌克兰了 评论 214“加70%关税也从中国订货,我不想做‘美国噩梦’” 评论 184“彻底暴露了!一场火就能烧穿英国命门” 评论 108最新闻 Hot
-
“英国要是削减这个,就是屈服于特朗普的霸凌”
-
美国特使:普京不是坏人,就看乌克兰了
-
英希思罗机场CEO:感到自豪
-
加外长“鼓劲”:我们能赢,对美影响力世界最强
-
“加70%关税也从中国订货,我不想做‘美国噩梦’”
-
“彻底暴露了!一场火就能烧穿英国命门”
-
美商务部长:500万美元“金卡”,一天卖出1000张
-
塞尔维亚副总理当面向绍伊古“承认错误”
-
“普京称在特朗普遇刺后去了教堂祈祷”,美特使:特朗普深受感动
-
他俩滞留太空超9个月还没拿到加班费?特朗普:我可以自掏腰包
-
小特朗普:针对武契奇的抗议被武器化了,和我爸一样
-
台“友邦”也急了:美国不打钱,我怎么拆华为设备?
-
特朗普:正在讨论割地
-
美国海军为啥落后中国?“看看这艘军舰,就明白了”
-
不装了?以色列防长威胁“永久占领”加沙
-
英国国王要美国加入英联邦?特朗普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