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军评:“5·20”将近,美军拿什么来西太平洋“维稳”?
最后更新: 2024-04-28 09:29:37谁来支援“罗斯福”?
美国当地时间4月25日,经过长达近六年换料大修和改装的美国海军“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驶离美国海军诺福克基地,开始其最终目标为日本的2024年度海上部署行动。按照美国海军此前的报道,航母及所属的第10航母打击大队出发后将沿着美国海岸航行,穿过加勒比海,绕过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后进入太平洋。
离港的“华盛顿号”
作为在今年年内即将抵达日本的航母,“乔治·华盛顿”号这位老对手从明年开始就要每年一次在西太水域进行部署了。但在此之前,美国海军要在2024年先解决一件眼前的事情——在台湾地区领导人就职典礼前后,在西太地区维持足够的海军作战力量“以防万一”。
对于美国海军而言,自从1996年台海危机以来,每四年一次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台湾地区领导人就职仪式都会成为西太平洋地区大概率会“局势紧张”的一系列关口。
在这几个时间点前后,台湾岛内可能因为选战引发岛内局势的动荡和混乱,也可能因为新领导人出格的两岸关系言论引发两岸的紧张环境。解放军则每次都会进入更高级别战备状态,为台海突发情况做好准备的同时,也会视情况展开军事行动,表达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至于美国,在台海周边能够表达“美国关切”并理论上有能力“持续维持区域和平”的,就只有以核动力航母为核心的美国航母打击大队了。
为了应对这样的非常事态,往年美国海军都会在这一时间刻意增加在西太平洋水域、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海上力量,以便在展示美国海上力量时更加体面,也为美国决策层在必要时刻调整政策提供条件。以2020年5月为例,美国海军就在西太平洋水域部署了“里根”号和“罗斯福”号两个航母打击大队,并在“罗斯福”号遭遇疫情的情况下紧急补充部署“尼米兹”号航母,让西太的美国海军力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上。
而近年来随着美国多艘两栖攻击舰在改装后具备了搭载使用F-35B战机的能力,美国也越来越多地在西太水域将这种“闪电航母”当做航空母舰的一种正经的补充,甚至为了在概念上将两栖攻击舰与航空母舰“打成一片”,美国媒体近年来开始频繁使用“大甲板船”这样的措辞,以凸显甚至夸大两栖攻击舰具备的威慑能力。
目前,美国海军在印太水域处于部署状态的只有“罗斯福”号航母。以该舰为核心的第9航母打击大队,搭载第11舰载机联队,配备1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伊利湖”号)和3艘“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约翰·S·麦凯恩”号,“哈尔西”号和“丹尼尔・井上”号)。该航母打击大队于2024年1月中旬从美国西海岸出发开始执行部署任务,按美国航母平均6个月(实际可能延长)的部署周期计算,该航母编队可在海上持续部署到2024年夏季甚至秋季。毫无疑问,在今年5月聚集在西太平洋的“大甲板船”里,无论如何都是少不了“罗斯福”号的。
CVN-71“罗斯福”号是目前美国海军在西太地区唯一处于部署状态的航母
但除了“罗斯福”号航母之外,面对日益增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还有哪个“大甲板船”能来西太帮美国海军镇一镇场子呢?
首先要排除的可能,就是已经启航、目标日本的“乔治·华盛顿”号。尽管该舰此次部署的最终目的就是前往日本替换原本部署在那里的“里根”号航母,但考虑到“乔治·华盛顿”号是从美国东海岸出发,且在前往日本前要参加美国第四舰队的“南方海洋-2024”(Southern Seas 2024)活动——此次“南方海洋”活动将有来自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乌拉圭的舰艇与美军一同航行,期间“华盛顿”号计划在巴西、智利及秘鲁的港口进行停靠。
所以按照计划,“华盛顿”号今年夏天才会在加利福尼亚州北岛海军航空站接替“里根”号,这也意味着该舰在南大西洋和东南太平洋水域的活动也会持续数月,考虑到距离美国海军需要在西太平洋水域“撑场子”的时间只剩不到一个月,“乔治·华盛顿”号显然属于远水难解近渴。
至于目前停靠在日本横须贺港的“里根”号,目前则处于一种“薛定谔状态”。一方面,美国海军在其去年完成部署时曾表示,那已经是“里根”号本轮在日部署的最后一次海上巡航,表明该舰2024年下半年出港后将不执行部署任务、而是直接返回本土。
另一方面,目前在港内修缮的“里根”号的情况,也符合之前的判断。该舰在3月下旬还被开放上舰参观的人拍摄到,舰上搭设有大量脚手架,且阻拦索等航空作业设备也已经收起;4月20日前后拍摄的照片显示,该舰飞行甲板上还有许多与航母维护施工相关的集装箱工棚等设备,表明其维修工作尚未完全结束。正常情况下,这个状态的航母转入可部署状态,将会需要更多的时间。但作为正处在印太水域的航空母舰,由于“里根”号投入部署几乎不需要航渡时间,因此如果从极端情况考虑,如果“排除万难”、不考虑恢复训练等各种一般情况,“里根”号出海部署的情况也不能完全排除。
3月23日上舰参观人士拍摄的里根号阻拦索安装机构
4月18日拍摄的“里根”号
至于有部署潜力,同时也在美国西海岸的“林肯”号航母,目前已经完成维护保养,并在2023年进行多次海上训练,4月25日刚刚完成一次训练返回港口,理论上也可以进行部署。但美国海军为保障全年内在印太水域都有航母部署,很可能会等到2024年下半年再安排“林肯”号的相关部署。再考虑到从美国西海岸到印太水域的航渡时间大约需要一个月,“林肯”号虽然有可能,但概论也不会太大。
除了这些航母外,美国海军的“美国”号两栖攻击舰目前停靠日本,理论上该舰也具备在5月出海的能力。除此之外,原计划前往西太部署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4号舰“拳师”号也遭遇了新的变故——该舰此前在部署启航以后出现工程事故,被迫返回位于加州的圣迭戈基地。而由于基地内两个能容纳“大甲板战舰”的干船坞都已被占用,导致“拳师”号入坞无法维修,部署时间要进一步延宕。虽然美国还有计划让该舰进入内河维修、或者直接不进坞维修的办法,但随着预计的时间越来越近,该舰能够如期抵达西太平洋的计划也越来越渺茫。
4月11日,出航还不到2周的LHD-4“拳师”号就被迫回到圣迭戈。
不难看出,尽管台海已经是美国海军关注的重中之重,但眼下的美军依然无法保障每一次部署都如愿以偿。而考虑到这几艘“大甲板”船仓促出航的含金量,虽然台湾媒体肯定是不会嫌弃船多船少,都会宣扬所谓美国为台湾提供了安全保障云云,但总体而言,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的兵力不足,一定会给这个海域里其他活跃的海军力量留下深刻印象。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鲁宁 
-
美菲空军举行“雷霆对抗”演习
2024-04-27 18:36 -
巴基斯坦从中国订购的首艘潜艇“汉果”号下水
2024-04-27 18:30 -
胡塞称再次击落美军无人机,美军承认坠毁
2024-04-27 16:51 也门局势 -
董军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防长会议
2024-04-26 22:35 -
美官员:乌军撤回前线“艾布拉姆斯”,正调整战术应对俄无人机
2024-04-26 17:45 -
“华盛顿”号出港部署,将第二次进驻日本
2024-04-25 17:35 -
站在流动的国土上,感受什么叫“百年之内,换了人间”
2024-04-25 08:44 -
英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有史以来最大的军事援助”
2024-04-24 17:04 -
德国海军“黑森”号护卫舰结束红海任务返航
2024-04-23 16:42 -
美菲开展“肩并肩”年度演习,将在南海、吕宋海峡举行海防演习
2024-04-23 10:29 南海局势 -
武警部队中将副司令员郑家概逝世,享年63岁
2024-04-22 20:53 -
缺乏船坞进行维修 美拳师号两栖攻击舰无法部署
2024-04-22 12:57 凉战 -
咸阳舰完成东印度洋战备巡逻任务 返回三亚军港
2024-04-21 13:58 中国海军 -
一周军评:走向“陆海空火、天网信保”的新时代
2024-04-21 09:38 -
国防部:信息支援部队是全新打造的战略性兵种
2024-04-19 19:54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下血本:美国空军演习中一次性出动12架B-2轰炸机
2024-04-19 17:23 -
美军去加沙修人工港的运输船 引擎起火了
2024-04-19 11:18 -
P-3C反潜机训练中误射小牛导弹,台军忙澄清:不明原因脱落…
2024-04-19 10:25 台湾军事 -
现场视频!南部战区位中缅边境我方一侧举行空防实兵实弹演习
2024-04-18 20:17 -
被指为“贪污犯”,台“潜艇自制”召集人黄曙光欲辞职打官司
2024-04-17 20:35
相关推荐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30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65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0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1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74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