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一周军评:俄乌局势是否会演化为战争?
最后更新: 2022-02-20 16:32:41【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
本周,全世界都高度关注的军事新闻莫过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可能爆发的全面战争。由于美国和西方媒体的连续煽动造势,2月16日在几天之内就被外界当成了俄乌战争爆发的“起爆点”,而如今16日已经过去很久,俄乌边境没有战争,却也没有暂停军事对峙;与此同时,本周巴基斯坦向中国航空工业采购的歼-10CE战机露面,标志着巴基斯坦空军在印巴空中装备竞赛中走出了关键一步。
俄军南部军区的T-72B3坦克撤回驻地 图源:社交媒体
消失的入侵与重现的冲突
本周的2月16日,全世界的注意力都聚集到了俄乌边境,因为此前美国总统拜登在与欧洲盟友的视频会议中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日期就是这一天,而许多北约国家和美国盟友都已按照这一时间点,有意识地提前撤离本国在乌克兰的侨民和外交机构,甚至连很多乌克兰的显赫人士都准备好了从乌克兰西部向波兰等地转移的渠道。
结果在2月15日,俄罗斯很有针对性地对外界表示,俄乌边境的大型军事演习仍将继续进行,但一些已经完成了演习的南部和西部军区的部队已经开始通过铁路和公路撤离,并将返回驻地,并且同时公布了一系列俄军地面部队重装备开上平车、沿铁路撤离的画面。而到了2月16日,整个俄乌边界上几乎无事发生,只有乌克兰狙击手射杀了一名卢甘斯克共和国的民兵,并引发了卢甘斯克方面的相应回击。
2月16日平安无事,但自17日以来,乌军和顿巴斯人民武装的交火烈度持续上升 图源:社交媒体
这起2月16日唯一的交火,某种程度上很好地解释了眼下乌克兰边境局势问题的起点,那就是在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后,原本俄罗斯族人口较多的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在俄罗斯的支持下,排除了来自基辅政府的管理,实现了实质上的自治,并且认真而积极地谋求脱离乌克兰,加入俄联邦共和国;乌克兰政府则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并试图用军事手段解决这一问题。
尽管2015年前后乌军狂妄自大的进攻行动在两州民兵力量和俄军的打击下遭遇惨败,并导致了乌军严重的人员和装备损失,但乌克兰随后并未放弃武装夺回两州控制权的想法,并在过去多年里一直致力于恢复和扩充乌克兰军队的作战力量,并不断在两州边界区域发起各种试探性的攻击行动。
这一系列行动在2021年3月进入了新的高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了夺回两州国土的总统令,视察前线,同时乌军加强前线的兵力部署,并开始频繁与两州民兵交火,形势变得一触即发。
俄媒描述的乌军进攻路线图,这是“信息战”的一部分,但也反映出乌军确实有进攻打算 图源:社交媒体
在此之后,俄军从2021年4月开始向俄乌边境增兵,并在当年4月和10月达到了两次规模上的高峰。由于增派的俄军规模不逊色于乌克兰军队向东部署的规模,而其武器装备、训练水平、作战能力等又远优于乌克兰军队,因此俄军的这种“武装对峙”不仅被外界看作对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地自治力量的支援,更被看作想要借机对乌克兰发动全面入侵,直接颠覆基辅政权的一种准备。
在2021年10月以后,随着俄军部队在俄乌边境的部署,西方媒体对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描述和渲染更是干脆成了脱离俄乌两国独立发展的剧情,直接衍生出了诸如俄军从白俄罗斯、俄罗斯和克里米亚三个方向,以大量所谓营级战斗群直接击穿乌军防线,占领第聂伯河以东地区等一系列大规模作战计划。
今年1月以后,随着俄军开始向前线预置包括野战医院在内的、直接与作战行动相关的后勤设施,有关俄军准备进攻的舆论更是在美国和欧洲几个国家传得沸沸扬扬,甚至引发了乌克兰国内社会经济相当程度的动荡。以至于乌克兰政府高官反而出面来为相关言论“灭火”,强调局势依然稳定,不会影响乌克兰国家安全云云。
乌克兰动员民众进行的军事演习 图源:社交媒体
不难看出,整个乌克兰局势的发展,是各方在各自利益导向下行动而共同导致的结果。
俄罗斯为了确保本国的安全,一直在乌克兰寻求扩大影响力,加上乌克兰内部的民族矛盾激化为俄罗斯所利用,这才有了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地脱离基辅政权的尝试;
而如果没有俄军实质性地介入乌克兰内战,单凭两地仓促之间组建的武装力量,根本不可能抵挡住乌克兰政府大规模、长时间的高烈度进攻;
乌克兰再次准备发起的进攻行动则毫无疑问是本轮局势恶化的起点,乌军显然远没有做好和俄罗斯军队直接开战的准备,乌克兰政府一方面指望对俄强硬能够提升自己在本国民众中的声望,一方面则期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能够在俄罗斯大兵压境之时提供足够的军事支援,甚至跳到一条战壕里,直接出兵与乌克兰共同对俄作战;
至于欧洲,一方面希望乌克兰能够实实在在牵制住俄罗斯的军事力量,为他们削弱俄国的目标火中取栗,一方面又担忧乌克兰真的陷入战争后迅速溃败,导致他们需要派出本国军事力量去收拾残局,否则就将面对俄罗斯影响力全面进入乌克兰,导致北约与俄罗斯博弈的战线自冷战结束后首次向西移动;
美国则在与其他西方国家一道试图削弱俄罗斯的力量的同时还有自己的小九九,即希望通过渲染可能的战争或者策动真实的武装冲突,让整个欧洲市场产生不安全感,配合美联储的加息预期或者加息行动,促进欧洲资本转移到美国避险,从而更好地支撑美国经济从疫情萧条中逐渐复苏。
美军增援欧洲的的美国国民警卫队第185步兵团(SBCT) 图源:社交媒体
在这一系列的逻辑下,美国公开渲染俄乌开战的紧张情绪,甚至公开设定一个所谓的俄军进攻发起时间,倒是很容易用各种金融市场上的操作逻辑进行理解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世纯 
-
美国海军部长:我需要513艘军舰
2022-02-20 13:43 -
-
俄罗斯将于19日举行战略威慑力量演习,普京亲自指挥
2022-02-18 18:13 俄罗斯之声 -
美国批准卖给波兰250辆M1A2坦克
2022-02-18 17:54 -
美军:泄密F35坠机视频的人找着了
2022-02-18 13:49 -
美海军透露F-35事故部分细节:损管水平在线
2022-02-17 18:10 -
应对乌克兰局势 美军向德国增调F35
2022-02-17 15:23 乌克兰之殇 -
观网直播间:苏联大航母怎么跑歪的?
2022-02-17 14:54 -
洛马高管:泰国有意买F-35,但仍须美政府决定
2022-02-17 11:21 -
台军:解放军卡-28直升机首次进入“西南空域”
2022-02-17 07:23 两岸关系 -
折腾多年的印度海军AIP潜艇招标,如今竞标方几乎跑光
2022-02-16 19:10 -
台媒:解放军直升机“低空30米”抵近台周边空域
2022-02-16 14:25 台湾军事 -
出口巴基斯坦的歼10C战机曝光
2022-02-16 10:31 巴铁 -
解放军舰机穿越宫古海峡
2022-02-16 09:10 日本 -
日本防卫省:2月上旬共有24艘俄舰在日周边活动
2022-02-15 19:08 -
南海摔飞机后 卡尔文森号航母返港结束部署
2022-02-15 17:56 凉战 -
美军飞机妥善率:4年毫无进展
2022-02-15 17:53 -
美工程师承认向外国出售核潜艇机密,涉事国仍“尚未透露名称”
2022-02-15 17:02 -
日本坠海F15战机两名飞行员遗体均已寻获
2022-02-14 19:27 -
台媒炒作我军机进入东沙“领空”,今竟“证实是口误”
2022-02-14 17:37
相关推荐 -
“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7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27“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2“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85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