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一周军情:金将军的“最终兵器”
关键字: 朝鲜核弹朝鲜导弹金将军金正恩俄罗斯海军塔尔瓦11356不过对于火星-13导弹的具体结构,由于朝鲜在公开外形同时对其高度保密,军事分析人员甚至连该弹使用两级还是三级结构都还争论不休。在2015年火星-13改进型弹道导弹展出后,外界一度产生了火星-13“三级变两级”的判断,认为这是朝鲜在核弹小型化不彻底和导弹运载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射程维持其核打击能力的设计手段。根据当时的判断,火星-13的射程在改进后大约能够覆盖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等地,勉强具备对美国本土进行核打击的能力。
这次展出的火星-13照片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判断,一方面,外界近距离观察到了原型火星-13导弹上的更多细节,导弹的三级结构也更加清晰,朝鲜还在照片中公布了一副虽然高度模糊却能看出大概的火星-13原型导弹弹头照片,这个照片里的两个球体的组合也充满了无限可能。往大了说,这可能是朝鲜式氢弹的主体结构(不少氢弹的所谓原理图中的结构就是这样),正常看来,这应该还是朝鲜原子弹的基本内容物。
火星-13的这一结构设计很像上世纪1978年开始论证预研、后来又很快下马的东风22液体机动发射战略导弹,不过当时中国就提出东风22需要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而朝鲜现有的火箭发动机主要基于苏联R-27潜射弹道导弹和更古老的飞毛腿导弹,而且对R-27导弹上的发动机还没有彻底掌握吃透,以这样的技术想要来模仿一发东风22,最好的可能也就只能是形似而神不似了。加上朝鲜薄弱的弹头再入技术积累,这种导弹的射程可能只能达到6000公里左右。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外界可能还是低估了朝鲜的火箭技术,朝鲜可能已经从俄罗斯获得了更先进的R-29导弹的相关技术,并通过进一步改进,使其射程超过8000公里。2015年展示的改进型火星-13导弹似乎变成了两级结构,弹体长度也缩短了大约2米。不过新导弹的一二级并未沿用原型火星-13的一二级,而是都有不同程度的加长。
如果朝鲜真如外界所估计的一样使用了R-29导弹采用的高压补燃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发动机技术,以及相应的轻质高强度推进剂油箱,那么即使这种两级导弹设计也可以满足打击美国本土的要求。至于钝头整流罩则应该是朝鲜缺乏先进的防热材料,因此不得不使用减速快、防热要求低的钝锥形弹头保障导弹再入时能正常使用。至于两种导弹同时出现在平壤西南郊的台城机械厂,则可能是两种导弹正在并行研制,也可能只是将已经放弃的原型弹拿来助兴。
虽然这次朝鲜的弹道导弹透露出不小的变化,显示出在弹道导弹和核武器上的特别思路,但对于外界而言,由于朝鲜至今没有进行过火星-13导弹的发射试验,这种远程弹道导弹与核武器的组合究竟能否起到朝鲜设想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俄罗斯海军的短暂春天
本周五,俄海军首艘11356R型导弹护卫舰格里戈洛维奇海军上将号正式加入海军现役。此后该舰将启程南下,成为俄罗斯海军更新黑海舰队的主力舰艇。
俄海军首艘11356R型导弹护卫舰入役
与2001年开工的20380系列、2006年开工的“俄版宙斯盾”22350系列护卫舰相比,脱胎于冷战时期,又经历过6艘出口印度的“塔尔瓦”级考验后的11356R型护卫舰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对于俄罗斯海军而言,这艘舰却有着一个极为重大的意义:它是俄罗斯海军服役的第一艘全新建造的4000吨以上水面主战舰艇。
此前俄罗斯海军服役的大舰(彼得大帝号或恰巴年科海军上将号)都是苏联时期开工且完成大半工程的战舰,俄罗斯时期开工且已经服役的最大吨位型号是2000吨级的20380系列。22350虽然开工更早,但由于舰上大量的新技术,使得该舰至今没有通过国家测试交付舰队。就冲着24年来俄罗斯海军第一舰的资历,格里戈洛维奇海军上将号的意义就非同寻常。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丙探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177“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09“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88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5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