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一周军情:新军种、新航母——大新闻撞开2016
关键字: 陆军陆军领导机构航母中国航母新航母第二艘航母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解放军军改中国军改与为海军舰艇编队反航母提供外围防空、保卫壁垒海域内的核潜艇免遭北约反潜机追踪的苏联航母相比,中国航母想定的运用模式更加接近突出攻防兼备的美国航母,因此苏联航母的设计不能直接拷贝到中国航母上,但作为中国深入接触的航母中最先进者(此前接触过的“墨尔本”号航母,技术基本是二战后初期的水平),俄制航母在设计思路上和应用技术上相当多的特点依然被国产航母所吸收和借鉴。因此在国产航母的设计上,出现各种与苏联航母相似的设计毫不奇怪。
苏联航母的主要任务是为编队提供外围防空,保卫核潜艇
中国曾拆解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号轻型航母
考虑到1143.6型“瓦良格”号是苏联实际开工的倒数第二艘航母,中国航母设计人员所获得的技术起点并不算低。常规动力、滑跃起飞/阻拦着舰的舰载机模式,约为5万吨级的排水量也都与“瓦良格”如出一辙。不过当年苏联航母的许多技术参数的制定并非全然出于科学,而是有许多“政策”因素。比如“瓦良格”航母55000吨的标准排水量便是时任苏联国防部长“钦定”的上限,而按照苏联工程师的计算,如果将标准排水量再增加10000吨,航母的战斗力将增强40%。因此对中国国产航母而言,合适的尺寸需要在苏联航母基础上进行相当的放大。
虽然我们不知道所谓“5万吨级”指的是哪种排水量,也不清楚是5万吨出头还是接近6万吨,不过无论怎样设计,航母的性能与该舰所能达到的理想状态还是会有不少差距。对此我们只能推测是出于减少风险、追求技术稳妥的考虑。毕竟即使复刻一艘“瓦良格”,中国也会在航母用钢材、大功率蒸汽轮机等领域遭遇挑战。对于中国的航母建造计划而言,时间和成本、性能是同等急迫的。与其因为追求一艘航母的“巨大突破”耗费太多时间,小步快跑的航母之路也许更加适合中国海军。
目前看来,该舰的基本性能应该与“辽宁”舰相似,但是航母的舰桥会缩小,飞行甲板面积也会进一步增大,布局更加合理;机库面积可能略有增大,舰内舱室的布局也会优化。而在未来的后几艘国产航母上,更多的技术进步也将会逐步引入,包括蒸汽弹射、电磁弹射、放大舰体、使用全电推进、甚至改用核动力都将是中国航母的技术升级之处。
美国海军试验电磁弹射
中国可能需要建造3-4艘逐渐改进的航母,才能够拥有理想的航母。虽然“小步快跑”减小了技术跨度和风险,但从时间上,这样的航母发展之路并不会比毕其功于一役更快。唯一的优势可能在于,中国可以再20-30年后,在具备建造理想航母能力的同时,还能拥有4-5艘有实战能力的大型航空母舰。
当然,在排水量超过6万吨的中重型航空母舰的发展过程中搞“小步快跑”追赶先进水平绝对是奢侈的。一艘航母的造价在数十亿美元,建造周期更可能需要5-6年。这意味着在中国航母发展过程中,保持不断的巨额资金投入与几十年不变的坚定研制决心,可能会比短期的发展速度更加重要。
如果一切顺利,首艘国产航母在2016年就能够下水,再过几年就能完成舾装交付入列。届时,中国海军在水面舰艇的规模和水平上都能稳坐世界第二的交椅。虽然接下来向着世界最强海军靠拢的征途注定会异常困难和漫长,但我们坚信,只要有足够的决心和持续的投入,中国海军的那一天,我们都会看到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89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1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3“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0最新闻 Hot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