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闻
财经
国际
军事
观出行
公司
外贸
科技
城事
视频
观察员
首页 > 史学
  • 托克维尔的纠结

    托克维尔无疑很赞赏美国的民主,但他怀疑这种体制在法国的未来。在现实的政治立场上,托克维尔更趋于保守,宁愿坚守一种能保证政治稳定和自由的立宪君主制。《旧制度与大革命》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渗透着他对自己亲历的革命与复辟的思考,反映了这批自由主义者在当时的内心纠结。[全文]

    51432 2013-02-20 17:45:55
  • 中国灾害史研究的非人文化倾向

    在中国灾害史研究中,以人文社会科学为职志的历史学家们迄今不曾"扮演较重要的角色"。如何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更深入地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将是未来中国环境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全文]

    6454 2013-01-10 15:58:05
  • 高校修史只求“长大” 牵强附会成笑史

    武汉大学近日宣布120周年校庆年正式启动,而众多质疑认为,武大前身只能追溯到1913年,与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并无传承关系。[全文]

    7796 2012-12-06 09:28:52
  • 周有光百岁杂忆

    百岁老人107岁的周有光老人口述回忆录有三联书店出版了,书中追述人生经历,回忆旧雨新知,读来别有风味。摘录数段,以飨读者。[全文]

    4004 2012-11-19 16:38:25
  • 毛泽东的寻乌调查与《反对本本主义》

    毛泽东得到了一个极重要的结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那么如何才能纠正?——“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 [全文]

    30885 2012-11-18 15:54:23
  • 蒋介石与1961年联合国“外蒙入会案”

    蒋介石在如何应对“外蒙入会案”的问题上与美国产生分歧,他先要求美国协力阻止,后迫于美国压力与国际现实,又不得不让步。其在政务处理中的策略与技巧、独断专行以及将个人好恶带入政事等惯常的行事风格表露无遗。[全文]

    16593 2012-11-18 12:42:55
  • 1958年中国改变户口自由迁移制度的历史原因

    1958年我国取消自由迁移的原则,并不是根源于“我国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所孕育的独特历史文化景观和国情无法超越千年历史铸就的传统行为”,它主要根源于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经济体制。 [全文]

    34165 2012-11-18 10:45:36
  • 毛泽东如何评价习仲勋?

    第一次接触是在1935年。毛泽东看了习仲勋的《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布告》,未见其人,先闻其名。第一次见面时,毛泽东十分惊讶:“原来你这么年轻。”习仲勋当时才23岁。此后,毛泽东曾称赞习仲勋“是一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全文]

    28464 2012-11-17 14:39:32
  • 1955年元帅和大将上将授衔条件

    可能是首次授衔距今已有50多年,人们对过往的历史已经不太熟悉,因此今天常常能听到,某某大将应该授元帅衔而被授予了大将,某某上将应该授大将衔而被授予了上将,某某中将应该授上将衔而被授予了中将,某某少将应该授中将衔而被授予了少将。这些疑问绝对是一件好事,说明这1614名将帅都不是寂寂无名之辈,能被大多数中国人所认知,就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辉煌历史的认可。至于对个别将帅军衔是否对等,恐怕和人们对当时授衔条件不清楚有关。 [全文]

    8044 2012-11-14 17:34:33
  • 汪荣祖:我对蒋介石“维持原判”

    这次来大陆,我发现年轻人对蒋介石挺有好感的。蒋的好处在哪里?我在《蒋介石评传》序里也讲到过--我曾和李敖商量,一起找蒋的长处或优点,但几乎找不到。唯一的一个长处,是领导抗战胜利。然而,抗战时他几次都想跟日本人妥协。[全文]

    16579 2012-11-14 10:04:27
  • 历史虚无主义者的底牌

    自由主义论者对历史作出他们的判断:“世界经过工业化以来两三百年的比较和选择,中国尤其经过了一百多年来的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试验,已经有足够的理由证明,自由主义是最好的、最具普遍性的价值。”他们这些主张真实反映了这些年势头迅猛的私有化思潮。这种自由主义的说教,今天又加上了一层“普世价值”的包装,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全文]

    12354 2012-11-12 15:13:14
  • 一个江西籍学者笔下的真实苏区

    作者关注历史细节,但他绝不是要、也并没有用历史细节去否定那些基本的而又“高屋建瓴的历史定性”——该书与时下那些以翻案来招徕读者的历史“畅销书”根本不是一回事,而是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甚至,在笔者看来,对历史细节的关注和记录,有时不仅无损于那些“高屋建瓴的历史定性”,而且还反而会使之显得更加真实和可靠。[全文]

    17445 2012-11-11 15:24:05
  • 孙歌 新崎盛晖对谈:思想史上冲绳问题意识的转折

    1995年发生的美军强暴少女的事件是一个重大的转机,更加强了要求基地整理/撤离的势力,而日本与美国对此情形感到困扰下,再搬出将基地缩小/移转到普天间的对策,但将基地移转并不能解决基地问题,至今在冲绳仍然有反对基地移转普天间的运动在进行着。[全文]

    7256 2012-11-07 16:48:05
  • 俄国十月革命反思:救赎、悲剧与启示

    前苏联在其经济、军事、政治、文化、外交诸方面并无重大危机时,戏剧般地坍塌了。无论捍卫者或颠覆者,都没有为之流血,更没有战争——甚至已没有捍卫和颠覆者。俄国革命如此出人意外地收场,真正体现了历史辩证法的缘由。它那伟大、神圣、终极性的目标虽然被背叛,但并没有被灭绝;它的报复虽然无形,却具有最强大的力量,虽然无情,却使俄国和全人类获得最珍贵的启示…… [全文]

    29359 2012-11-07 14:23:38
  • 抗美援朝之后:全球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崛起

    朝鲜战争就战场范围而言,可能只是一场“局部战争”,但其影响所及,却远非“局部战争”所能概括。不夸张地说,朝鲜战争的影响范围不但涉及政治、军事、外交,更通过影响美国金融体系进而改变了世界经济大格局。没有朝鲜战争,很可能就没有三十年后中国经济起飞的国内和国际条件,也就没有今天中国在世界上与美国被并列为“G2”的经济地位。 [全文]

    64298 2012-11-07 10:45:36
  • 连震东、连战与《台湾通史》

    《台湾通史》不单纯是一部史书,除了史学价值外,还具有政治价值、文化价值、抗日价值等。随着岁月的流逝,它的多重作用正在显现出来。在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的今天,加强两岸人民的中华文化认同十分迫切。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台湾通史》,其政治倾向和文化价值越来越显示可贵之处,依然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全文]

    8676 2012-11-07 09:40:55
  • 历史上的“十月围城":孙中山在香港

    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和同盟会利用香港作为自由港的特殊环境,以及港英政府奉行的国际法和本地法规,合法地和港英政府展开周旋博弈,努力拓展在港开展革命活动的空间,尽量化解港英政府压制革命的倒行逆施,从而有效地将香港营造成为策动内地革命的海外基地,并且开启香港华人有组织地反对外国殖民统治的民族主义潜流。 [全文]

    90923 2012-11-05 17:30:52
  • 也谈东方主义和”西藏问题“

    天的达赖喇嘛俨然是一个世界级的精神领袖,可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并没有很多西方人对他很感兴趣,以致他曾经非常绝望地宣布自己将是世上最后一位达赖喇嘛,他不想再回到这个让他充满绝望的世界上来了。与他相比,毛主席当年显然更有魅力,受到了更多西方人的追捧,他的粉丝中甚至也包括达赖喇嘛本人。达赖喇嘛和西藏备受西方青睐不过是最近二、三十年发生的事情。[全文]

    9045 2012-11-05 15:33:12
  • 谁是达赖喇嘛?

    随着西方,特别是美国“新时代运动”的蓬勃发展,藏传佛教成为可供西方人作另类选择的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外来神坛,几十年间,在西方水涨船高,势不可挡。而西藏随之被神话化为世界上硕果仅存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成为世界上所有追求精神解脱者向往的最后一块净土。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之下,达赖喇嘛成了可供西方人作另类选择的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精神领袖,他所代表的藏传佛教成了西方精神超市中的抢手货。[全文]

    184316 2012-11-05 14:43:57
  • 日本劫掠中国文物的追索之路

    1945年抗战胜利后成立的“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着手清查各地文物损失情况,向日本追索被劫文物,在《中国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录》在沪影印新出之际,开卷重读,兴味依旧。[全文]

    7753 2012-11-05 13:26:05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刊登广告
  • 联系微博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举报链接
  • 举报制度规范
  • 《网站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 2014-2024 观察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213822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220170001 网登网视备(沪)02020000041-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沪(2024)00000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395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10968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237657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