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逸:美国大选,又要见证历史“奇迹”了?
【视频/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逸语道破》。今天还是要讲一下当前最热的话题——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谈谈我对这场选举的一些理解和认识。在我看来,这次选举和历史上的历次选举都不太一样。
美国大选的程序我们都知道,在确定两党的候选人提名之后,会有一个竞选的过程:由一次全国范围的普选投票选出选举人团,然后通过选举人团投票,最终确认结果,完成新旧政府的权力交接。
那么今年的情况可能会更加接近于2020年的那场选举,就是11月5号投票结束之后,不一定能够形成一个稳健的共识,相反它可能会出现一些比2020年11月5号到2021年1月21号之间更加充满不确定性的事件,这可能会慢慢变成一种美国政治和社会结构嵌套的新政治生态,并且可能会对美国国内政治的整个运行流程形成一些更加深远的影响。
具体来说还是推荐大家看另一篇文章,就是罗伯特·卡根在2021年前后写在《华盛顿邮报》上的一篇评论文章,题目是“已然来临的美国宪政危机”。他指出,如果2024年美国再度让特朗普成为总统提名候选人,那么美国就会面临一场深重的宪政危机。
原文截图
他说的这个宪政危机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场景假设特朗普又输了,他认为本质上这是好事,这意味着美国的宪政民主制度以及看特朗普不顺眼的那些民主党或者共和党建制派等政治力量在美国依然是有足够的动员能力的,在美国现有的政治程序框架之内,把特朗普实质性地压制下去了。
但是对于美国社会来说,它的风险和挑战就是质疑选举结果的这套话术和认知框架会变得更有策略、更有经验、也更具有技巧性,这对选举结果将形成全面的冲击、挑战和质疑,如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在2020年和2021年早期采取的包括冲击国会山等等一系列行为。
尤其是,如果抓住中间的一些瑕疵、问题和错误进行放大,对于一些本身就有争议的信息进行有利于自身的加工,然后进行煽动的话,是可能会导致美国社会陷入到一种比较持久的冲突状态中去的。
但是,那篇文章被人低估的其实是另一部分,这一部分对于2024年的总统选举结果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来说,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如果民主党出现了问题,会怎么样?即假设出现这样一种场景:特朗普赢了,但是民主党这一侧用跟特朗普类似的逻辑,甚至在此基础上再叠加两个buff,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所谓类似的逻辑,就是认为选举程序上有瑕疵,然后认为选举结果是一种系统性舞弊的结果。
对于民主党而言,他们可能还有两个更大的buff可以叠加。
第一个相对温和一点,就是把对特朗普胜选结果的质疑和保卫民主政治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挂上钩。
这是已经出现在哈里斯竞选过程当中的一种话术,即投票给哈里斯并确保哈里斯能够当选,这是捍卫美国的民主。如果你让特朗普当选了,不管你有没有投哈里斯,这都意味着美国民主会遇到巨大的威胁。
美国民主如果遇到巨大的威胁,你应该怎么办?你就有了某种在美国宪法、道德和价值体系框架下赋予你进行反抗的义务,这时候你走上街头,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造反、去否认选举的结果,你就不是在造反,你是在捍卫民主制度。
这种buff的政治煽动性,应该说是远远要超过特朗普那时候提供的所谓拯救美国的buff的。
还有一个是,美国本土的民主党基层行动派表现出的一种情绪:你如果不让我的政治人物掌权,说明这个政治制度已经病入膏肓了,我要想办法采取别的方式来解决。
对于他们而言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美国社会有着深刻的“疾病”,而治疗这种“疾病”的方式,其实就是保障进步主义立场的民主党人,能够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以及各场关键的选举当中掌握政治权力。
所以双方实际上是一个死锁的结构,是一对非常完美、相互加强的结构。当共和党特朗普这一侧上升的时候,民主党那一侧会竭尽一切可能方式去扭曲程序,以确保把特朗普选下去、把他们的人选上来。
第二点就是对于选举结果认可的问题。
现在跟当初大家预想的不一样,万斯这一侧其实对于选举结果的态度最多叫做选择性保留,他们右派的潜藏逻辑就是“只要我选不上,就是你程序出了问题”。
当然这里面比较有利于右派的是什么?现在在民众的观感层面,包括以政治博彩资金为代表的所谓市场和资本的预测层面,特朗普确实相较于哈里斯表现出了某种优势。
要知道,一般情况下根据以往的经验,希拉里对上特朗普、拜登对上特朗普,基本上都是在确保具备显著优势的情况下,你才可能在现实中以微弱多数取胜;更不要说现在在统计过程当中,特朗普已经跟你打平甚至反超,反向对你又有这种微弱优势。
那么对于特朗普这一侧来说,他们会形成这样一种认知和观点,即特朗普在目前的选举走势中已经趋向“稳赢”了,如果最终出来的结果是特朗普没有选上,那么他们只接受一种解释,就是这个制度程序有问题或者说有人作弊了。
而民主党部分行动派的对策则会更加激进,即如果通过选举的方式没有办法阻止特朗普,那么就需要找到某种在选票政治以外的方式去对它进行变革。这不一定是美国的制度变革,或者说类似于颜色革命甚至暴力夺权的这样一种场景,但很明显就是对于民主党的基层行动派和一些强硬派来说,他们不接受民主党赢得选举之外的任何结果。
并且,特朗普这一次如果对民主党赢得选举的事实进行任何的质疑,他只会验证民主党这一批人已经构建的对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的这样一个判定,即:你们就是美国民主价值最大的风险和威胁所在。
这种局面在美国民主政治历史上应该说是相当罕见的,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美国如何用“伏特台风”篡改证据抹黑中国?
2024-07-11 07:53 -
菲律宾是美国放在南海的“阳谋陷阱”,中国怎么破?
2024-06-28 07:51 破局美国陷阱 -
理想L系列,真的是“廉颇老矣”吗?
2024-02-29 19:32 -
智己城市NOA上海首秀!优缺点都有啥?
2024-01-29 17:59 观方车讯 -
试驾极越01:谁说智能和操控是矛盾体?
2023-12-05 21:24 -
当“汽车”变身“机器人”,算不算拥有了灵魂?
2023-10-25 17:36 观方车讯 -
铁西区带给我的,是皮糙肉厚
2023-08-13 14:05 -
布林肯来了,“史上最低谷”的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往前走?
2023-06-20 08:05 中美关系 -
阳逻,走访大蓝图上的一座智慧小城
2023-05-31 14:26 数字化转型 -
在上海车展感受车界变化,德国专家怎么说?
2023-05-22 10:23 观方车讯 -
110万辆!特斯拉中国近年卖出的车,几乎全部召回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再砸一万亿日元,丰田“死磕”电动车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保时捷国产提上日程?最新回应来了
2023-05-10 17:56 观方车讯 -
国六b即将全面实施,约百万库存车受影响
2023-05-10 17:55 观方车讯 -
广汽月度产销快报,三菱不配有姓名了?
2023-05-08 18:43 观方车讯 -
巴菲特:不太可能投通用和福特这种车企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汽车价格战持续,吉利、上汽“卷起来了”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360八年来首亏,哪吒汽车成“元凶”
2023-05-06 18:14 观方车讯 -
德产特斯拉,用上了比亚迪电池
2023-05-06 18:13 观方车讯 -
新能源车、海外市场“双双”破百万,这家中国车企创造历史
2023-04-28 17:50 观方车讯
相关推荐 -
伊朗最高领袖顾问亲口讲述:我如何逃过以色列暗杀 评论 13两名共和党议员“反水”,特朗普点名:犯下大错! 评论 34塞尔维亚首都爆发大规模抗议,武契奇:外国势力煽动 评论 179“940页法案,共和党人从头到尾给我念” 评论 106摩擦升级?洪森称柬武器可打击曼谷,泰方回怼 评论 270最新闻 Hot
-
“世纪罪行”!以色列在加沙搞种族灭绝,美国在“递刀子”
-
两名共和党议员“反水”,特朗普点名:犯下大错!
-
乌军损失第三架F-16,飞行员身亡
-
俄罗斯对乌克兰全境发动大规模空袭
-
“940页法案,共和党人从头到尾给我念”
-
美学者又嚷嚷:在美国后院,中国要吞下整盘肉
-
特朗普:假新闻,这些人简直有病
-
她祖父是纳粹间谍?还参与“灭绝犹太人”?
-
塞尔维亚首都爆发大规模抗议,武契奇:外国势力煽动
-
普京与卡德罗夫17岁儿子举行非正式会晤,祝其新婚快乐
-
摩擦升级?洪森称柬武器可打击曼谷,泰方回怼
-
“CIA认定MI6内部有俄间谍,英国追查20年却一无所获”
-
加拿大命令海康威视停止在加运营,中方回应
-
与中国竞争,电先不够了?特朗普拟“开闸放地”
-
德国对DeepSeek下手
-
千余官兵驰援!超4万人紧急撤离榕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