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逸:沙利文见王毅,让我想起多年前给导师交博士论文的那个下午……
后面最值得期待的就是两军战区领导什么时候搞视频通话,这个视频通话跟美方的整体性实力有关。其在西太平洋地区暂时处于一个低谷期,主要的航空母舰全部部署到了大西洋和中东,能够动的都出去了,这边没有航母,美方担心中国趁虚而入,不仅会导致其安全局势糜烂,而且国内政治上面会出现重大的不利,所以他们希望在这方面维持一种区域的和平稳定。
外媒报道美国眼下在太平洋地区一艘可用的航母都没有
同时希望双方进行第二轮的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间的对话,至少在全球治理上面达成一些原则性的规范,让各方看到中美仍然在向前合作,同时做一些符合中美双方利益诉求的事情,应该说还是有共识在的。
所以这次会面的背景比较特殊,就是中美的战略竞争应该说正在进入到一个拐点。
9月份美联储放水,其产生的实际效果,以及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都是值得观察的。同时美国通过制造业回流的方式去跟中国在供应链上,不管是叫去风险化和脱钩,本质上都是趋于失败的,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美国经济在对中国持续制裁过程中所承受的损失已经传递到了美国政治领域,尽管美国国内的那些政治精英在总统选举前不愿意承认,但是社会上的一些有识之士,包括智库,比如兰德,最近在提一些关于构建评价大国战略竞争标准体系的提法,透露出了比较微妙的信息:
他们需要给美国找一个台阶,就是说即使没有办法在经济、高科技,甚至台湾问题上遏制中国,也不代表美国失去了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优势。他们需要有一个心理上的转换,需要有一套理论和知识体系的支撑,使其自圆其说,留存得住脸面,能够最低限度地应对外界批判。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如果前面几年还存在一些争议的话,那么2024年以来的事态发展就足以证明:即使出了一个像拜登这样的领导人,即使他通过了一万多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法案、几百亿美元的芯片与科技法案,美国要在制造业问题上扭转和中国的决定性差距,想要改变美国的经济结构,让美国回到所谓富有战略竞争力的20世纪50年代,都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更别说后续伴随美国国内政治的一些变化,比如代际交替的美国领导人为了争夺对未来美国的主导权,可能在左右两个方向上越来越极端化且背向而驰,而不是走向美国政治精英所呼吁的一种均衡、多元、包容的道路。
美国“象党”与“驴党”之争
所以美国后面是有麻烦的,这就决定此次沙利文访华,对拜登政府而言,更多的是一种诉求,即这个政治遗产试图继续塑造拜登,满足拜登和沙利文这样的人在外交上对自己的某种过高预期。从中国角度来说,展现的是中国政府非常有诚意的沟通,进行持续的说理和尝试信息的准确互换,
同时也要构建和完善中国对于中美战略关系的认知框架。
后续中美关系的发展可能会进入到一个相对波澜不惊的状态。因为美国只要还维持其现有的基本逻辑,也就是在明年1月份选举结果出现,并且权力交接顺利完成以前,民主党应该都不会来招惹中国,其整个中国政策方向是相对稳定的。
所以我们也许也可以迎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当然不排除中间还会有一些阶段性的刺激,比如说增加一点制裁清单等等。
至于俄乌局势,要看乌克兰前线的局势演进,以及俄罗斯在红军村方向取得的突破会以怎样的速度和范围进行呈现,这是非常关键的。
从美国的角度上来说,它希望乌克兰要顶住,以色列不要再打,尽快收拾干净。同时通过沟通稳定中美关系,不要再出现新刺激导致美国左持右戳,彻底暴露出其力不从心的状态,这样它才有余力在未来选举期间维持哈里斯所继承的分支。因为哈里斯本人在外交上乏善可陈,她作为副总统在外交上的遗产,基本来自于拜登的遗赠。
从中国的角度上来说,中国从来都不认为中美关系面临最巨大的波动,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所以就有了此次对话。让人欣慰的是,中国对于中美关系的认识理解以及表达正在逐渐地丰满、健全、完善,并且系统化,当然令人略感沮丧却也意料之中的是,美方没有拿出任何实质性的东西,而是继续其历史悠久的自我催眠和软饭硬吃的习惯。
当然中美关系不会因为这样一次对话就该发生巨大的变化,它会继续遵循两个国家原有的内生推动力,持续向着新时代不断迈进,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煜 
-
美国如何用“伏特台风”篡改证据抹黑中国?
2024-07-11 07:53 -
菲律宾是美国放在南海的“阳谋陷阱”,中国怎么破?
2024-06-28 07:51 破局美国陷阱 -
理想L系列,真的是“廉颇老矣”吗?
2024-02-29 19:32 -
智己城市NOA上海首秀!优缺点都有啥?
2024-01-29 17:59 观方车讯 -
试驾极越01:谁说智能和操控是矛盾体?
2023-12-05 21:24 -
当“汽车”变身“机器人”,算不算拥有了灵魂?
2023-10-25 17:36 观方车讯 -
铁西区带给我的,是皮糙肉厚
2023-08-13 14:05 -
布林肯来了,“史上最低谷”的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往前走?
2023-06-20 08:05 中美关系 -
阳逻,走访大蓝图上的一座智慧小城
2023-05-31 14:26 数字化转型 -
在上海车展感受车界变化,德国专家怎么说?
2023-05-22 10:23 观方车讯 -
110万辆!特斯拉中国近年卖出的车,几乎全部召回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再砸一万亿日元,丰田“死磕”电动车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保时捷国产提上日程?最新回应来了
2023-05-10 17:56 观方车讯 -
国六b即将全面实施,约百万库存车受影响
2023-05-10 17:55 观方车讯 -
广汽月度产销快报,三菱不配有姓名了?
2023-05-08 18:43 观方车讯 -
巴菲特:不太可能投通用和福特这种车企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汽车价格战持续,吉利、上汽“卷起来了”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360八年来首亏,哪吒汽车成“元凶”
2023-05-06 18:14 观方车讯 -
德产特斯拉,用上了比亚迪电池
2023-05-06 18:13 观方车讯 -
新能源车、海外市场“双双”破百万,这家中国车企创造历史
2023-04-28 17:50 观方车讯
相关推荐 -
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评论 7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评论 69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评论 140“欧盟想一石二鸟,结果可能两头空” 评论 65印度财长:对美贸易谈判有两条“非常大的红线” 评论 166最新闻 Hot
-
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
中国披露新型“石墨炸弹”?“可致目标区全面断电”
-
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
特朗普开炮:如果没有补贴,马斯克可能早就回南非老家了
-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回应带头下馆子:我们都不消费,民生就没有钱了
-
急急急!特朗普拉了一张表,再怼美联储
-
俄方宣称完全占领卢甘斯克州
-
贬值超10%,美元今年开局表现创52年来最差
-
水均益晒新身份证,辟谣移民
-
伊朗警告乌克兰:这么做,将产生严重后果
-
立菲防长沆瀣一气:我们都有个“敌对邻居”
-
“稀土禁令让全球面临抉择:买中国的,不然没得用”
-
小布什、奥巴马罕见联手谴责
-
内塔尼亚胡7月7日再访美
-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