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念东:也谈相声界之怪现状(上)
关键字: 郭德纲曹云金相声德云社相声演员作为一个听了20年相声,对相声从演员到台本再到包袱笑点都耳熟能详并因此基本没乐过的相声爱好者,念东确实有一肚子话想跟各位看官说。不过今天,念东想暂时按下当前某些人的恩恩怨怨不表,说点相声的过去和现在。
卑微的欢喜虫
都说相声是笑的艺术,可是笑声背后,老一代相声艺人的心酸和血泪,比听众们想象的还要多。
究竟谁是相声祖师爷,业界存在一定的分歧,不过大抵跑不出这两位:一位叫张三禄,一位叫朱绍文。张三禄本是清道光年间一名八角鼓艺人,因性格古怪受人排挤,遂撂地——就是在街边演出。其人聪慧机敏,善于现场编词逗人发笑,更兼通晓口技戏法,因此自成一派,独立于八角鼓,是为“相声”,如今看来应为单口相声之滥觞。
张三禄收徒三人,其中大徒弟就是朱绍文,另有二徒弟阿彦涛,后朱绍文代师收评书艺人沈春和为师弟,也算张三禄的徒弟。朱绍文,汉军旗人,少读诗书,后于北京天桥撂地,艺名穷不怕,光绪年间北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时人尊称“穷先生”,号天桥八怪之首,相传如今“说学逗唱”四门功课就是他定下来的。因朱绍文收徒较多,而他二位师弟门丁不旺,如今京津地区的相声演员,按照师承关系大都能溯源到朱绍文身上,因此今日相声业界多尊“穷不怕”朱绍文为祖师爷。
北京天桥的穷不怕雕像
那么说当年相声艺人是个什么生存状态呢?您看相声祖师爷的艺名就知道了——“穷不怕”。念东一直认为,“穷不怕”这个艺名是古往今来最豪迈的一个,咱穷,但咱不怕!但是反过来说,不怕的缘由——还是穷,穷的叮当响。光在天桥撂地说相声,光景好的时候一天能赚十贯二十贯钱,光景不好时连一贯也赚不了,养活一家人都困难。那么穷不怕一直是那么穷么?也不是,至少在清朝最后的那段日子里,他还能穿梭在北京城的深宅大院之间,给王公贵族官绅子弟唱唱堂会,今天的话说就是走穴,挣几个打赏银子。但不管是撂地卖艺,还是公馆走穴,收入从来没有稳定过,也没有什么低保,总是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
如果您听过老一代相声演员在解放后的演出录音,您也许会听不止一位老先生说过,相声在旧社会是“下九流”,跟乞丐一样。那下九流都有哪些行业呢?有道是“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梆,五流剃头六吹手,七戏八街九卖糖”,各地概括下九流的顺口溜不尽相同,但是行业却差不了多少,相声演员和京剧等戏曲演员一般被归入戏子行列,但是撂地演出的相声怎么有资格跟正经戏院里演出的京剧平起平坐呢?在戏子这个行当内部,都被人看不起,“七戏八街”里的街指的就是叫街要饭的乞丐,在戏子里面都备受白眼的相声演员,可不就跟乞丐是一路的么?
相声演员的地位低到什么程度,我再给您举个例子:说相声的唱了堂会,得了赏钱,想去逛窑子找窑姐——就是去妓院找妓女,见了窑姐都不能说自己是说相声的,要不然被窑姐瞧不起!要是熟客,被窑姐识破了身份,那见了面就得恭恭敬敬地叫一声“姐姐”,地位之卑微,可见一斑。后来相声有了发展,能去茶馆甚至剧场演出了,演员的地位依然可怜。那个时候,相声演员的开场一般都要自轻自贱一番:“今天我们小哥俩伺候爷您一段相声,小的就是爷您肚子里的欢喜虫,逗您一乐,您呢就拿我们当个小猫小狗这么养着…”然后才接正活。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里提到别人要阿Q自称虫豸,轻贱已极,这欢喜虫说来,也无非虫豸尔。欢喜虫,这就是旧社会相声演员生存状态最好的写照,卑微,却偏要逗人笑。
一部反映清末初代相声演员生存状态的书,就叫《欢喜虫儿》
牌九与烟枪
官家看不起,文人看不起,唱戏的看不起,就连妓女也看不起,这就是相声演员在1949年以前的普遍状态。那么问题来了,别人都看不起你,相声演员自己看得起自己吗?
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看得起的,特别是和叫街要饭的乞丐相提并论之时。
不止一位经历过解放前生活的相声老前辈在解放后的演出中吐槽过,“我们相声演员,那是凭本事,凭劳动吃饭的!怎么就和要饭的一样呢?”“我们撂地说相声的,说完一段要钱跟乞丐的都不一样,他们是手心向上托着碗,我们是手心向下捏着个笸箩……”今日重听,依然能体味到无尽的辛酸,这些旧时代的“欢喜虫”们,在尽一切努力,把自己和不劳而获的乞丐区分开,这也许是他们最后的一丝尊严。
然而,更多的时候,“欢喜虫”们却自己作践着自己。
在今天,明星吸毒,会被朝阳群众举报,明星嫖娼,也会被朝阳群众举报,然后上个头条成为新闻,自己锒铛入狱去演“监狱风云”。这些明星也许会后悔,自己为什么不生在旧社会,因为旧社会没有朝阳群众,也没人管你黄赌毒——是的,没人管,因为这些旧社会的陋习,在当时是再平常不过的了。
在穷不怕之后,是穷不怕的学生,相声“德字辈”演员,艺术水平高超,称“相声八德”,其中就有马三立的父亲马德禄,马三立的师傅“周蛤蟆”周德山,张寿臣的师傅焦德海,最火爆的当属李德钖。说起这李德钖,那真是少年成名,红极一时,艺名“万人迷”,当时没人不爱听,没人不捧场,一场堂会下来少说也有百元现大洋——各位,1924年毛泽东同志出任国民党候补中央委员的时候,月薪按照国民党中央委员待遇,是120块大洋,当时在北京,一块银元买20斤大米是不成问题的。“万人迷”一次堂会就有几百现大洋,剧场演一次也是几百块,维持个小康生活根本不是问题。
“万人迷”李德钖
- 原标题:任念东:也谈相声界之怪现状(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周顺子
-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170“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190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2“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8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3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