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要不要建设下一代高能对撞机
关键字: 对撞机高能对撞机巨型对撞机超弦超级对撞机在华裔数学家丘成桐等人的推动下,中国公布了将带头斥资建造超级粒子对撞机的计划,却也引来了争议。支持者认为,这台计划中的世界最大对撞机对于中国的标志性意义将不亚于万里长城,而反对的声音指出,下一代对撞机发现新粒子的可能性极低,即便真的发现,对其他科学研究分支的意义也不大。
为什么数学家丘成桐对巨型对撞机如此感兴趣?今年5月9日,《财新周刊》在题为《巨型对撞机之争》的报道中称,丘成桐希望能通过对撞机发现“超对称粒子”,验证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丘成桐在新书《从万里长城到巨型对撞机》中则强调,这个项目有提升国内外所有科学水平的潜力,“水涨船高”。
那么为什么这次将由中国牵头该项目呢?《财新周刊》引用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的观点:获得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渐进自由度理论说明,靠高速粒子互相碰撞的物理,差不多已经走到头了,这也是欧美等国家没有对带头建造一个更大规模的对撞机表现出热情的原因。
对于《财新周刊》的报道,丘成桐并不接受。8月29日,他发表了《关于中国建设高能对撞机的意见并回复媒体的问题》,除了批评一些媒体,还提及了曾多次撰文反对中国建下一代对撞机的专栏作家王孟源,因为此前媒体请他与之对话。次日,王孟源在中国时报的专栏博客中发文答复丘成桐,并授权观察者网转载,以期更多有识之士的讨论。
丘成桐新书《从万里长城到巨型对撞机》的中译本
关于中国建设高能对撞机的意见并回复媒体的问题
(作者:丘成桐 发表于科普网站蝌蚪五线谱)
最近有很多媒体都在关注在中国有没有可能建造高能对撞机,这是好事,毕竟这是全球科学家都关注的事情。不幸的是,有些媒体,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炒作新闻,不是无中生有,就是对被访问者的说话,断章取义。
对我个人而言,就发生过几次这样的媒体报导。举例来说,《财新周刊》在我拒绝他们的采访后,就制造了一个类似采访我的稿子,凭想象和网上看到的传言制造了一些新闻,并基于此而对我做人身攻击。
最近又有记者不断来问我一些可笑的问题,他们要我跟某个我从来没有听过的叫做王孟源的先生对话,要我评论他最近写的一篇关于对撞机的文章。同时记者坚持王先生是高能物理的专家:原因是王先生毕业于哈佛大学物理系,获得过博士学位。对我来说,这事实在有点意外。因为我兼任哈佛大学物理系和数学系的教授多年,却从来没有听过王先生的名字(我是唯一由校长正式聘任并在两个系内都可以投票的教授。)接到记者来信后,我请教哈佛大学物理系研究高能物理的同事谁认识王先生,结果没有人听过他的名字。经过多次访寻后,终于知道他的导师是谁,那是一个没有在系中升职的助理教授,难怪系中资深的高能物理学家都不认识王先生。据说王先生在他的博士论文后再没有做任何有意思的论文,做生意已经二十多年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不觉惊讶于中国媒体采访科技专业的能力,实在有限得很!
据说王先生对我有很多指责,本来我不在乎,毕竟我每个星期都收到一些业余学者解决大问题的来信,见怪不怪了。但是记者坚持,还扯上杨振宁教授,一下子从地面升到天上了,我不能不说几句话。
我认识杨先生已经四十五年了。除了我的老师陈省身教授外,他一直是我最尊敬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统计物理和高能物理的工作都使人敬佩,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把Weyl的规范场论推广到非交换的情况。到了七十年代欧美诸学者完成的高能物理的标准模型,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对自然界认识最深刻的理论,这个模型的建立依赖非交换的规范场理论。
五十年来在欧美不同地方的高能对撞机每一次得出来的重要结果,都能震撼人心,因为它显示了大自然最基本结构的一部分。人类求知的终极问题是:天地是如何诞生的?每一次实验的突破,都代表人类对这个问题进一步的了解。
这些实验背后的基础理论都用到杨先生的学说,因此每一次突破后,我们对杨先生的学问更加佩服。所以说杨先生反对高能物理需要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使人费解!这更不是华尔街一般的商人能够理解的事情。
记者说杨教授反对在这个科学界最基本的学问领域上继续做研究,这话是真是假?我不敢肯定。毕竟我和杨教授多有过从,却从未亲耳听过他反对建立对撞机的事实。所以此话只能存疑了。
总而言之,科学的发展乃是众多科学家努力的成果,并不属于某人所有,真理只有经过反复的论证和实验,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所以古希腊哲人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要发掘宇宙间最基本的真理,更要有这种勇气,这种毅力,才能完成。西方国家,无论是科学家,或是政府,为了了解大自然的奥秘,都愿意无条件的付出大量的精力!一百多年来,多少智能,多少金钱,投入在一些看来没有用的基础科学上。然而这些投资却成就了今天西方国家文明的基础。
今日的中国,已非吴下阿蒙,难道不需要为这个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作出贡献?难道我们只是在游戏机、在房地产、互联网上赚点好处,就心满意足?在我记忆所及,中外古今都还没有过这样的大国!
我们抚心自问,中国当今的国力,没有能力做这个对撞机吗?中国领导说的和平崛起,可以没有重要的文化意涵,没有探索宇宙奥秘的勇气吗?现在中国反对建造对撞机的科学家们,有谁是高能物理的实验专家?为什么国内外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他们的意见变得不重要了?
建造对撞机对科学和对中国的重要性,在我和Steve Nadis的书上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希望大家用客观理性的态度来看这事!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observersnews.com/QiuChengTong/2016_09_01_373061.shtml
- 责任编辑:孙武
-
1英国地铁车厢犹如蒸笼!为何不装空调?评论 196 赞 1262讲真:如果伊朗现在就买歼-10C,那才是彻底走错了路评论 181 赞 123全国第一豆橛子大省:吃到崩溃,无路可退评论 173 赞 184如何对西方伪史论一剑封喉?评论 155 赞 85乌克兰征兵办被俄乌平民一起针对,棉花絮分析10年后乌克兰将成为一个失败国家评论 129 赞 186暑假作业特别多,开学后交上去老师好像也没批,做暑假作业是否是浪费时间?评论 119 赞 37巴军前参谋长:击落印度“阵风”太容易,不如和中国演习过瘾!透露哪些信息?评论 84 赞 418如何看待相声演员杨少华去世前,冒着高温随着儿子前往某餐厅出席开业典礼?评论 79 赞 59从长衫脱到裤衩,差点忘了自己以前是干嘛的评论 71 赞 1010“干净又卫生”,这就是食物中毒超级大国评论 69 赞 12最新闻 Hot
-
加拿大军人企图组团“造反”被捕
-
菲律宾表态:对美方决定感到担忧
-
俄罗斯今年要引进100万印度劳工?
-
“鉴于俄目前的攻势,普京决定无视特朗普的不满”
-
“试图向裁判送礼”,中足联通报
-
非洲领导人正发言,特朗普催进度:报姓名和国家就行了
-
放话“替代中国”,奈何加拿大“全国的希望”不中用…
-
抗战史上的今天:7月10日
-
医生暴力接生致婴儿残疾?官方通报
-
“不确定哪个更侮辱人,是关税,还是美国派他当大使”
-
“还当我们都是没上过学的乡下人?!”非洲人怒了
-
电动车模式上太空?“中美太空竞争发生重大转变”
-
他信首次公开回应:洪森给我女儿“下套”,“兄弟情”已破裂
-
“亚洲国家刚被课税40%,谁搭理鲁比奥那套中国说辞”
-
尬…特朗普称赞“非洲小美国”总统英语不错:哪儿学的
-
布局印尼,“别怀疑中国人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