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武汉8800吨大桥闹市“转身” 刷新多项世界纪录
关键字: 8800吨大桥转体桥转体武汉常青路汉口火车站刷新世界纪录最大不平衡转体桥在闹市区建设不平衡转体桥,成功转体。1月31日凌晨3时4分,湖北武汉市常青路主线转体桥在历时87分钟顺时针转动81度后,顺利跨越汉口火车站西咽喉岔区9股道,与引桥实现精准对接,刷新了转体最不平衡、转体桥面最宽、跨越特等站铁路股道数量最多三项转体桥世界纪录。
据央视新闻2月1日报道,常青路主线转体桥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附近商铺住宅集中,桥梁一侧距离居民楼仅有5.4米,距离汉口火车站的铁路接触网最近处仅有2.5米。受建设场地限制,转体桥在建设之处,便无法与主线桥梁对称建设。为减少对既有铁路的干扰,建设者采取先建后转的工艺。先沿着铁路平行方向建设桥体,再将建设的桥体按顺时针方向转体到设计位置,这也是我国最大的不平衡转体桥工程。
工程特点
据微信公号“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公司”介绍,该转体桥由其承建,安全风险极大。
该桥上部结构为分幅钢箱梁,转体段全长135.2米,桥面总宽51米,转体重量8800吨。长臂端长91.4米,短臂端长43.8米,两端桥长相差两倍多,两臂重量相差3600吨,具有极不对称、极不平衡特点,为世界首例。
转体前
中铁十一局长青路转体桥项目总工程师郭昭赢称,“我们普通的转帖桥支点都在中间,就像小时候玩跷跷板一样。而目前这个支点往一边偏了三分之一,也就是一边有三分之二的长度,一边有三分之一的长度。”
转体前
首创“齿条齿轮式”转体法
在极不平衡条件下,传统的单球铰牵引式转体由于要在短臂端施加的配重压力过大,超出梁体承受能力,因此无法在此桥使用。为解决这一难题,公司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并从海运浮吊工作原理上得到了创意灵感,首创“齿条齿轮式”转体法,采用轨道梁辅助前支撑转体技术。
首先,采用辅助前支撑将转体桥与滚动小车连接;转体时,由两台滚动小车在电动机驱动下沿轨道梁行驶,带动下方齿轮运转,通过齿轮齿条转动带动滚动小车行走,使转体梁转体到位。这种转体方法,就如同使用驴子拉磨盘转动。这两台滚动小车还与中心球铰构成三角形,确保转体施工时保持平衡稳定,提高了安全系数。转体完成后,依次拆除轴支架、千斤顶、球铰,进行合龙段施工。
转体施工
- 原标题:中国8800吨大桥闹市“转身” 刷新3项世界纪录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奕含
-
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24“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39“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国打了个样” 评论 122“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77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24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