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佩佩·埃斯科巴:中俄德印频频互动,美国被挤到哪了
关键字: 莫迪莫迪访华中印高铁中印铁路中俄关系中印关系俄德关系一带一路中印经济中印合作铁幕与丝路
去年5月,普京与习近平签署了价值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世纪交易”,奠定了“西伯利亚力量”管道项目的基础。该项目已在雅库茨克开工投建,会为中国市场带来海量的俄罗斯天然气。这显然只是两国高度强化的、以能源为基础的战略性联盟的开始。与此同时,德国商人和实业家已经注意到另一个正在浮现的现实:“中国制造”的产品在新丝绸之路上一路流动,最终市场将是欧洲;反之欧洲商品也将最终到达中国市场。在可能的商业前景下,中国即将在2018年超越美国和法国,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一个潜在的障碍是在华盛顿颇受欢迎的“冷战2.0”概念,它不仅使北约,也使欧盟分裂。此刻,欧盟中的反俄阵营包括英国、瑞典、波兰、罗马尼亚和波罗的海国家。另一方面,意大利和匈牙利可算作亲俄阵营。而德国的态度仍不可预知,这成了决定欧洲未来是降下铁幕,还是抱持“向东走”思维的关键。因此,乌克兰仍然是解锁的钥匙。莫斯科已经提出建议,让乌克兰芬兰化(能在自己境内彰显自主权),但华盛顿对此深恶痛绝。如果芬兰化得以成功,“向东走”的路径将继续开放,否则,BMB的未来将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应当指出的是,欧亚经济前景的另一愿景也在地平线上呼之欲出。华盛顿正试图在欧洲强推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TTIP),在亚太则是类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两项协议都有利于全球化的美国企业,其目的明显是阻碍金砖国家地位的提升,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的崛起,同时巩固美国的全球经济霸权。
莫斯科、北京和柏林都在密切注意两个鲜明的事实:TPP排除了中国,TTIP排除了俄罗斯。这说明两项“商业”协定背后的核心是地缘政治,对未来的贸易/货币战争几乎不加掩饰。我最近旅行时,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者一再告诉我,TTIP不过是北约军事联盟的经济版;而北约已被中国称为“过时的结构”。
在许多欧盟国家(尤其是欧洲南部的地中海俱乐部国家)内,明显对TTIP有很强的阻力,亚洲国家(特别是日本和马来西亚)对TPP也是如此。正是这一点,使中国和俄罗斯对新丝绸之路,以及俄所支持的跨越欧亚心脏地带的欧亚联盟报以厚望。德国工商业界的重要人物正在密切关注这些问题,对他们来说,良好的俄德关系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马德里群众抗议TTIP
毕竟,柏林对危机重重的其他欧盟(五年内衰退三次)成员所表现出的关心,并没有提升到“压倒一切”的高度。通过备受鄙视的三驾马车——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洲理事会——柏林实际上已是欧洲的掌舵人,欣欣向荣,正在向东看,渴望获得更多。
去年,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北京,双方在政治上加速推动了一个潜在的开创性项目——以不间断的高速铁路连接北京和柏林。但这在新闻中几乎没什么报道。此高铁建成后,将在运输和贸易方面,像磁铁一样吸引沿线数十个欧亚国家。如果通过莫斯科,这条高铁可能成为丝绸之路上欧洲的终极整合者,或许也会成为华盛顿的终极噩梦。
“失去”俄罗斯
虽然媒体密切关注了去年在威尔士举行的北约首脑会议,但会上仅仅决定部署一支规模适度的“快速反应部队”,以应对未来任何类似乌克兰的危机。同时,不断扩大的上海合作组织(SCO)的领导人,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会晤。可华盛顿和西欧基本上没有人关心,他们不该如此漠然。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四个“斯坦”国家同意增加新成员,可能的候选者令人印象深刻: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影响将是深远的。莫迪治下的印度正处在为丝绸之路而疯狂的边缘,在狂热的背后存在“中印”经济和解的可能,这或将改变欧亚地缘政治版图。与此同时,伊朗也正在融入“中印”圈子。
可见,上海合作组织正在缓慢而稳健地将自己塑造为亚洲最重要的国际组织。已经很清楚,其主要长期目标之一是在能源贸易领域告别“石油美元”,同时推进使用“石油人民币”和“石油卢布”。上合组织当然永远不会欢迎美国加入。
然而,这一切都还是未来的事情。目前,克里姆林宫不断发出信号,希望再次开启与华盛顿的对话,而北京也从未想过停止与华府交流。可奥巴马政府依旧短视地沉浸在自己的零和游戏中,指望依靠科技和军事实力维持在欧亚地区的有利地位。但是,北京已经拥有市场和大量资金,而莫斯科则有大量能源。中国人会说,华盛顿、北京和莫斯科之间的三角合作无疑将是三赢游戏。但考虑到美国的态度,我们不应对此抱太高期望。
相反,可以期待中国和俄罗斯深化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并吸引其他欧亚地区大国。北京料定俄罗斯与美国/北约在乌克兰的对抗将使普京转向东方。与此同时,莫斯科正在仔细衡量,朝这样一个经济强国调整自己的方向将意味着什么。有一天,华盛顿某些神智正常的声音可能会大声质问,美国怎么会“失去”俄罗斯,使其倒向中国。
同时,应该把中国视为具有巨大吸引力的磁石,它将在未来的欧亚世纪重塑国际新秩序。例如,俄罗斯所面对的一体化进程,似乎正越来越多地在印度和其他欧亚国家得以体现,可能早晚也会轮到中立的德国。在这一过程的收官阶段,美国也许会发现自己已经被逐渐挤出欧亚大陆,BMB则成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请快下注吧,到2025年结果就将揭晓。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本文原载于《赫芬顿邮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西南交大中国高铁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美国杜克大学教授高柏推荐,观察者网岑少宇译,有删节。)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