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维 | 大学为什么要培养理想主义
关键字: 大学教育理想主义集体主义二、 为什么大学要培养理想主义?
这就要先解释什么是“大学”。
直到20世纪开始,要在我国当“知识分子”,就要熟读“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上学就是读“四书五经”,考试也考“四书五经”。
“四书”的第一本是《大学》,“大学”指的是最大的学问。我们把university译为“大学”。university的词根是universe,是宇宙。university的意思是环宇普遍的学问道理,包括了自然及社会科学知识和道德人文知识这两大类。人文不是科学,却也是知识,是与科学同等重要的知识。我们中国传统的“大学”不包括科学知识,只有道德人文知识。加上科学,中国的“大学”与university就一致了。西方的university原来也不包括科学,而是哲学、神学等人文知识。神学、哲学演变到今天就是人文学科,英文称作“humanities”。在今天的西方,科学与人文构成知识的两大基本类别。
中国传统的“大学”讲什么?《大学》开篇的第一句就讲了“大学”的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用今天的话说:学问的最大目的有三个,而且是有因果关系的。(1)光大高尚的品德;(2)全心全意去为人民服务;(3)追求“至善”这一理想境界。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仁”。什么是“仁”?“仁者爱人”。爱人是大爱,不是小爱,不是私生活里的情侣之爱,而是爱祖国,爱人民,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为社会服务,社会至上,就是社会主义。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人们要克制自己争权夺利的私欲,恢复周朝的尊卑礼仪,也就是“克己复礼”。他的政治理想没能实现。在春秋之末战国之初,乱邦林立,礼崩乐坏,孔子的理想当然不可能实现。他的“大道”,讲经济平等、共产主义天下大同,更是伟大的理想,也因此是永恒的理想。
为什么把无私地为社会服务当作“至善”?为什么“至善”被称为“大学”?我讲三个理由。
第一,人类社会需要理想主义、集体主义、利他主义。当这种人文精神衰落了,就只剩下科学了,这个社会就被功利主义左右,被物质主义垄断,就堕落成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什么是人类社会?彼此关联的人群构成社会。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来源于社会,却并不维护社会,并不能使社会上的人互相帮助、相亲相爱。相反,个人主义承认强者胜出,弱者成为社会的失败者,活该被强者奴役。
大家可能知道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年他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阐述了一个道理: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自私自利的人们在不知不觉、毫无意识和目标的状态下,为社会的财富积累做了贡献。这个道理经常被我们的经济学家们引用,为自私自利辩护,并且宣扬自私自利。然而,亚当·斯密并不仅仅写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一本书,他写过两本书,几乎同样有名。他在1759年出版了《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道德情操论》里,亚当·斯密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民族发达,有的民族落后?他首先解释说:自私自利是人的普遍本性,但是人还有另一个本性,就是获得“社会”的认可、尊重。这种欲望是独立于个人功利(utilitarian)欲望的。他称这种被社会认可的欲望为“同胞之情”,就是fellow feelings。fellow feelings指的是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受道德观念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这种道德情操从哪里来?他说是造物者种植在人的心灵里的,是planted by the Author of Nature,为的是拯救人类的灵魂,使人类能永恒、永续。没有永恒的精神,人类是不能永恒的。既然“同胞之情”对保持人类社会关系的和谐至关重要,所以,追求永恒高于追求个人私利。接下来,他就回答了问题:为什么有的民族落后呢?他说,所有的民族都需要fellow feelings来获得进步和发展。但很不幸,只有一小部分民族能拥有这种高贵的情操。比起个人主义,同胞之情并不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只有一小部分社会能从社会组织的野蛮阶段进步到文明阶段,成为文明社会(civilized society)。人人自私只是野蛮社会的机制。
《圣经》里有这样的说法,“Many are called,few will be chosen”,就是说,上帝召唤了很多人,但只选择了极少几个。道德情操是举世皆知的,但能拥有这种道德情操的只是极少数,以道德情操为本的民族极少。
为什么到1700年为止,我国文明在世界上领先了两千年?我国有孔子,孔子以道德情操为“大学”,让所有的社会精英去研究和遵循“大学”,成就了中国的道德治国,成就了“礼仪之邦”。
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科学追求的都是发现和解释客观规律,也就是追求理论。然而,德国的歌德曾说过一句非常发人深省的话,“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人文学科的历史比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科学更久远,意义不在社会科学之下。有了价值思辨,有了人类生活的描述和记录,人类文明才有了灵魂。人文知识让我们能品味酸甜苦辣,感受痛苦与快乐,懂得耻辱和光荣。
当然,只有人文,没有实用的科学也不行,就成了泛道德主义。南宋的理学大师朱熹要“存天理,灭人欲”。他只讲道德,不讲满足人之物欲的科学,便失之虚伪。缺少现实主义,南宋无力抵抗外来入侵是情理中的事。所以,《礼记》又记述了孔子对“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的私有时代的政治理解,以及强调道德灌输和上下尊卑的制度礼仪设计,体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
我在今天强调理想主义,不是来争论道德理想与科学精神哪个更重要。今天的人文精神衰落了,特别是在培养精英的北京大学衰落了。人文精神被商人精神取代,北京大学向商学院靠拢,才引发了我在这里的话题。缺少了人文精神,我们的社会就堕落,我国社会就不团结,就重新回到一盘散沙的状况。强大的国家是团结的国家,是有精神的国家,是有集体主义精神的国家。
为什么把无私地为社会服务当作“至善”?为什么“至善”被称为“大学”?我的第一个解释是:“社会”的进步需要利他的道德情操,也就是理想主义。除了学习实用的科学知识,大学生要为服务于社会做准备。大学生要有服务于公共生活的精神,成为我们社会关系中积极健康的力量。
因此,把无私地为社会服务当作“至善”,把“至善”称为“大学”,第一个原因就是社会进步的需要、社会团结的需要。
第二,既然讲究集体主义的“至善”是“大学”,是大学问,那么就只有社会精英才可能掌握。或者说,具有了这种精神的人就是社会精英。社会精英未必有正式大学训练的经历,更不一定是考试分数最高的那些人。士兵雷锋、淘粪工时传祥都是精英,因为他们是我国社会精神的楷模。罗马统治末期(大约公元500年),英格兰出了个大英雄,率领民众抵抗日耳曼撒克逊人入侵,他被称为“亚瑟王”。在爱听故事的欧洲人中广泛流传着关于他英雄业绩的传说,但学者们怀疑这传说有多真实。对此,丘吉尔是这样评论的:
这些事情并非虚构。如果我们能目睹这些历史片段,就会觉得学者们所研究的这个问题像《荷马史诗》和《圣经》旧约一样,有事实根据,又有神圣的想象。那全是事实,或者说应该全是事实,因为那故事比事实更壮丽,更动人,早已构成人类精神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从此知道,当他们为自由、秩序和尊严而斗争的时候,即使牺牲了,他们的光辉业绩会博得永恒的纪念……为世世代代的正直同胞树立榜样。
我们不追究《雷锋日记》里的细节是否真实。为世人所知的雷锋是精神世界的楷模,他使我们的社会比过去更文明、更亲切了;也使我们知道,缺少了雷锋精神的社会是多么堕落、多么冷酷。
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英雄。英雄是精英中的精英。英雄的基本特点是:他们不是自私自利的“小人”,而是胸怀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并为之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变不可能为可能,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那些人。美国商界的英雄不是那些赚了很多钱的人,而是那些赚了钱,却将这些钱全部奉献给社会进步事业的人。连商人都如此有理想,美国成为强大的国家就是自然的了。企业是不可能永恒的,但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永恒的,让世世代代的人所敬仰。我们人类不是因为有了企业之间弱肉强食的竞争而成为人类,我们是因为有了人类的精神,也就是人文精神,才成为人类,才有了人类社会。正因为如此,政界的英雄都是那些一心一意为社会进步做出个人牺牲,领导社会走向团结和胜利的人。对这些人,我们称之为“伟大领袖”。当红军长征即将结束时,人员只有三万,衣不蔽体,连皮带都吃掉了,更不用说枪支弹药的捉襟见肘。但在那个时候,毛泽东写下了“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样的诗句。长缨几乎子虚乌有,但蒋介石这条苍龙有数百万军队却是真实的。所以,毛泽东拥有的是浪漫的理想,是不顾一切,要把小农的中国变成像苏联那样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理想。在这样的理想感召之下,就会有精兵强将,就会聚拢全中国最出色的人才,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当周恩来去世的时候,联合国秘书长决定在联合国下半旗志哀。有人反对说,那是没有先例的,因为周不是国家第一领导人。然而,秘书长回答说,如果任何一个国家的第二领导人能没有子女,身后没有一分钱存款,数十年如一日为本国的独立、强大和进步服务,我也为他下半旗。我们中国有毛泽东、周恩来这样出色的政治领袖,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中华文明的骄傲,他们来自我们文化的深厚底蕴,来自“大学”,就是大学问。
- 原标题:潘维 | 大学为什么要培养理想主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徐杨
- 最后更新: 2019-03-21 10:13:35
-
加州四十年前就要建高铁,为什么到现在一公里都建不起来?
2019-03-21 10:08 这就是中国 -
载着3个娃的三轮车失控,她冲了上去…
2019-03-21 09:28 暖心闻 -
北京:综合素质评价首次纳入中考成绩,权重30%
2019-03-20 23:19 中西教育 -
《中国机长》杀青 9月30日上映
2019-03-20 18:37 中国电影 -
中国模式一届接着一届干,西方是一届对着一届干
2019-03-19 22:57 这就是中国 -
从张曼玉到章子怡周迅,被遗忘的中国银幕女主角
2019-03-19 16:30 中国电影 -
语文书上的插图,居然是他们画的
2019-03-18 07:55 中西教育 -
“难skr人”!是什么操作让撒贝宁目瞪口呆?
2019-03-18 07:43 -
新疆小河墓地25件腰衣完成修复,再现3500年前精美服饰
2019-03-16 22:21 考古 -
离开日语词汇,现代中国人就不会说话了?
2019-03-16 08:43 日本 -
意味深长!习近平今年两会到团组的5个小故事
2019-03-15 08:16 2019两会 -
多批大学生遭退学!教育部发文,毕业变难?
2019-03-14 18:30 中西教育 -
为啥中国人看完《绿皮书》想吃炸鸡?外媒分析上了…
2019-03-13 16:45 -
儿女陪在身边但蹭吃蹭喝,这种"陪伴式啃老",网友又吵翻
2019-03-13 10:25 中国电视剧 -
柯洁被清华免试录取,网友:专业没选好
2019-03-12 09:23 中西教育 -
现在的电视剧都是怎么抻到七八十集的?
2019-03-11 09:05 中国电视剧 -
委员建议:办国服评选,推中华正装
2019-03-10 14:13 2019两会 -
“台风爷爷,让我作业飞走!”这些小学生的诗火了
2019-03-10 13:46 中西教育 -
百亿产值的湖南槟榔业,将全国禁播广告
2019-03-08 22:40 食品安全 -
D&G创始人跌出福布斯榜,这还不是最“惨”的…
2019-03-08 22:16 时尚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8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31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3“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0“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2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