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维:为谁、为什么而奋斗?
关键字: 潘维教授《中国式奋斗》潘维教授演讲稿四、个人奋斗与群体的质量
个人的命运不仅与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而且与其所在群体的质量有密切关系。
前几天在一个选秀综艺节目里陈道明先生与几个年轻评委吵起来了。那些年轻的评委们认为参评的花鼓项目不好,虽然节目出色,却没显现出色的个人。陈道明先生对此说法很气愤,他认为群体质量是节目最重要的标准。我理解陈先生的愤怒。首先,个人的出众显现在其群体里,没有平庸哪来的出色?其次,“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群体的支撑个人不可能出众。再次,群体就是个人奋斗的目的,个人的努力难道不是为了在群体中获得更多尊重,寻求更多的安全和慰藉?最后,人类是群居动物,群体是个人生存的前提。各年龄段的人都愿意与群体在一起。脱离了群体,个人行为会变得非常怪异。
当社会组织崩溃解体,个人必然堕落。人人自私自利,占国家或集体的便宜,占彼此的便宜,人人就都过得郁闷,自杀率会急剧升高。如此,我国的“大时代”就可能变成“小时代”。
杰出的人通常是不讲个人奋斗的,他们总是把自己的成就归结于其团队的出色。“两弹一星”的元勋们经常讲那些无名工匠们的成就,因为那时原子弹、氢弹和卫星的成功取决于谁能用手工把零件加工到要求的精确度。人们记得那些大科学家的成功,可那些大科学家却念念不忘那些无名的工匠。
公司或单位为了建立团队亲近感,建立相互支持的文化,定期做TB (team building,团队建设),同去度假旅游。团队质量是团队领袖杰出的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党的出色领袖,党的领袖之所以出色在于他能让这个庞大的组织有高质量。因此,“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大事。
既然个人的出色在于群体质量,所以我对鼓吹个人至上主义很反感。
五、为组织起来而奋斗
资本的全球化给少数人带来了巨量的财富,却如洪水猛兽般冲垮了国家疆界,也冲毁了每个国家的社区组织及地方的核心价值观。社会组织的崩溃导致了今天原子化的、自私自利的个人,导致个人至上主义流行,社会遍地鸡毛。而今的中国社会迫切需要重新组织起来。
而今居住社区的社会自组织缺位,自治权力解体,群众成了一盘散沙,治理越来越艰难,维持基本社会秩序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居民们绝望地期待“有组织”。如果共产党人不去组织居民,非共、反共的势力就会来填补真空。
我有两个新同事,在美国获得了博士学位,通过激烈竞争得到了北大的教职,分别在国际关系学院和政府管理学院任教。快两年了,他们却因为没办法证明“我是我,我媳妇是我媳妇,我儿子是我儿子”,至今落不下户口。我指导的一个研究生毕业生十年了,却还需要证明“我是我”,飞回北京两次还是没办成。如果博士硕士们尚且如此,其他老百姓如何?谁能给他们慰藉和帮助?
每个人在奋斗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都需要精神和实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大家、有了大家我们就有了根,被欺负就有地方讲理,团结起来伸张正义。
去年(2015年)7月6号到7号,我党召开了党的“群团工作会议”,总书记在会上做了个很重要的讲话,要求共青团组织扁平化,去科层化。我想,最接地气的群众工作就是放下身段去帮助社区居民组织起来。
2015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央首次召开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
当你遭遇困难和不公正的时候,你是有组织的,有组织在帮你,而且这组织并非仅提供心灵鸡汤,而是能与党和政府密切沟通,能为大家解决困难。这样的中华社会大家庭是温馨、文明的,让奋斗者们有归属感。
在我看来,把社区居民组织起来,服务于那些为生存而奋斗的人们,为家家户户排忧解难,应是我们党的主要任务,也应是共青团的主要任务。
我今天的主题是“为谁,为什么而奋斗?”就共青团而言,我的答案是:为平庸的人,为他们平庸的生活而奋斗,为把群众组织起来而奋斗。用更简单的话说,就是“为人民服务”。这里寄托着中国伟大时代的希望。
(本文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潘维教授在《中国式奋斗》研讨会上的发言稿,由微信公众号“思想潮”整理,观察者网已获作者本人授权转载)
- 原标题:为谁、为什么而奋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98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6“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407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