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menaK:香港区议会选举赢了,但还有些事要处理
关键字: 香港香港区议会选举建制派本土派反对派老人政治新世代三、地区和阶层分析
从各区选票分布来看,基层为主而内地新移民较少的选区,如沙田、深水步,反对派得票很高,是爱国阵营须警醒的。
而中产选区亦有倾向反对派的趋势。在上文提到的“黄埔”中产区,偏左“伞兵”仍能胜出,邝葆贤在该区另一选区拿下议席。近年香港经济发展出现瓶颈,中产人士“向下流”,不是没有压力。至于左翼力量的先行者,也往往出自中产阶级,古今中外皆然。
建制派就靠下列因素稳赢。一靠有产人士和商人,在中西区、湾仔、油尖旺等商业区,选民家底随着房价一直飙,至于南区更是土豪世界,尽管西人很多,但是建制派得票率还是高于一般选区。二靠新移民或老一辈,他们往往听不惯反对派的语言,对爱国阵营天然亲近(但是新移民也变得很快)。三靠乡土传统力量,这些力量主要集中于新界北方,比如元朗和北区,不过这种力量归根到底还是土地政策的倾斜,代代相传扩张土地的“丁权”成为背后支柱。
总的来说,这届只有两个党派议席大跌,“民建联”和“经民联”,两者都是舆论指为偏袒商人的。不过我只认同后者确是,前者其实比较中间派,但我一个人的看法没用。
至于“自由党”更是赤裸裸的资本家党,可是它走反中央路线,前主席田北俊去年“占中”时叫梁振英辞职,于是被开除政协席位,所以党派政治形象比较“中立”,没有包袱,因此才议席稳固。另一方面他们明摆着照顾资本利益,有些成员甚至支持资产优生政策;他们针对性地出选土豪区,早就插旗多年,不用面对竞争。
四、不满老人政治,新世代求变
近年香港政治风起云涌,内地读者可能只留意到“港独/独港”苗头,但是香港新一代最感不满的,还是老人政治。当然我也觉得所谓“大佬霸位子”所以必须“重夺未来”,只是急于求变的结果,和“本土”一样都是整体的、广泛的不满的产物。如何不满是题外话,我也说过很多,且说选民如何“求变”。
比如,本届所有议席直选,以前的“当然议员”现在也要下场参选,结果并不理想,只有一半连任。
一个有趣例子:“新民党”(同时也是中华青联香港会员)陈思静和“民建联”候选人对阵,爱国阵营同区较技,我会会员凭借某种“非建制”形象高票胜出,但是不少选票来自反对派支持者,而建制派文宣较多集中于后者。
这就说明,在“爱国、本土”和“商家、基层”之外,还有一个“新、旧”的政治光谱存在。
五、策略错误
其实我一直不太关心区议会选举,上文的解读乃根据社会大势而作。但是有如上述,选区分割零碎,有些胜败原因无关社会大势,而在于自己作死。
比如上文提到的钟树根、葛佩帆、冯检基,他们身为立法会议员,不知是否轻视区议会议席,漫不经心几乎完全没有宣传,这是直接导致落败的原因。
在这样零碎的选区,个人知名度不能代表一切,有些选民甚至事后才知道“你原来就在我这区?!”何况选举经费上限很低,候选人的宣传只能非常普通,比如摆个街站,派点宣传册子,和立法会选举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首投族来说,他们过往没有接触这些候选人,结果日常听到哪个名字多些,对TA印象就好一点,先入为主。何况很多中产选区的选民根本没有必要找区议员,他们纯粹看谁演说好点,顺眼一点,就投给谁。
他们往往轻视“伞兵”,以为他们只能讲政治,不能讲民生。正如上述,区议会的“民生”更多是“生活”议题而非宏大政策,而“伞兵”探访老人,讲讲社区卫生交通,一样能够胜任。
建制派以民生议题占优,所以今届淡化政治议题,只讲民生。但是一些本土派新人反而借机混水摸鱼,网上一副面孔,社区一副面孔,隐瞒政治取向,网上继续大谈本土,反“残体字”,而在社区却去搞亲善。有分析指出,如果建制派强调政治,虽会激起政治对立,但是获票可能还多些,而对手也无机会做“两面派”。
另一种错误则和上文“老人政治”有关。比如爆发“铅水”事件的启睛村,“民主党”黄碧云首先公开和张扬事件,保障市民健康,获得不少掌声;但是事情发展太快,她旗下的区议会候选人根本没法好好处理,徒让现任的建制派议员“捡便宜”。有分析认为,如果她首先部署好处理方案,再公布事件,同时展开社区救助行动,区选结果可能改写。所以也可以说,她急于部署自己的立法会议席,牺牲区议会新一代候选人的前途。这也是为什么“新、旧”政治光谱出现。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98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6“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407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