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有自由,无民主
关键字: 香港政治自由民主自由主义左翼右翼香港教育学院最近一份调查显示:香港人最重视的并非这一两年终日诉诸媒体的“民主”,而是“秩序”和“自由”(见观察者网5月9日新闻:香港调查称半数港人看重社会秩序胜过民主)。根据报道,视“社会秩序比民主重要”者占49.8%,而视“民主比社会秩序重要”者只占33.7%;认为“社会秩序比言论自由重要”者占45.6%,持反意见者占41.0%,此两项由于统计数字过于接近,“其实在统计上是没有分别的”。这种调查结果,可以看成香港数十年来的政治面貌的注脚:“有自由,没民主”。
在港英统治下,香港本来既没有民主,也没有自由:总督由英国委派、在香港全权在握自不消说,连立法局也是由官方任命的,因而整个政治架构中,根本没有容许一般市民参与的一点空隙。当时的生活,也远不如后来的自由:在最初华洋甚至不可相杂,界石处处,华人不可妄越雷池进入洋人居住区。凡此种种,老一辈香港人都记忆犹新。
香港成为“有自由,没民主”的地方,大抵上始于1967“反英抗暴”之后。随着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兴起,资本主义不得不向手下的人民妥协,港英在这个大潮流中,也大搞福利,在基层推廉政,开放舆论。
到了80年代,香港跳过了产业升级,直接从轻工业跃上金融地产的浪尖,为了给西方资金服务,各种各样的自由和法治也应得到发展,可以说是经济的驱使(就像过去的深圳、现在的前海那样,要发展就得更宽松);中英联合声明尘埃落定,英国反而不必再担心政权是否稳固的问题,自由的尺度也就更大。
然而,政治上的“民主”一直没有开放。区议会1982年开始选举,当时的官守议员、当然议员和委任议员在489席之中合共占了357席,所谓的“民选议席”已无关大局,何况区议会面向地区事务,和政局没有直接关系。至于立法局,在1992年才举行首届直选,地区直选议席尚不及一半。立法局回归后改称立法会,逐渐发展至今,直选议席与功能组别持平,且在功能组别中加入5个全市直选产生的“超级区议员”席位;区议会更将在下一届全面直选。可以说,香港是在回归之后才更加民主化的。
政府支持者在Facebook上的藐视工人阶级言论
所以,如今五十而知天命的香港人,他们心中的天命就是香港只有自由,没有民主,而他们根据自身的人生经历,普遍认为这是一种很不错的发展模式。他们的童年是香港的“血汗工厂”阶段,社会福利刚刚起步,所以生活窘迫;到了长大成人、刚刚投身社会的时候,恰碰上70、80年代经济起飞的跑道,其中绝大多数都能走进人生的上升轨;到了1998年金融危机,不少人摔到谷底,却因为过去也熬过苦日子,反而可以振作。在过去的30年,这一批饱经社会起跌的香港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而贯穿他们人生的,是港英70、80年代才推行的“法治”,是“自由经济”,他们认为这些都是香港发展的基石。这也就是文章一开始提到的调查之中的“秩序”的含义。无怪乎,他们重视秩序和自由多于民主了。
在香港近年的政治化社会中,他们多数是支持政府的力量。然而,他们的意识形态却又和新政府的大方向疏离。他们支持政府,是因为反感反对派在“捣乱”,而“乱”是他们最无法接受的,他们的人生中,“法律”和“经济规律”主宰一切。正如在2003年的大游行中,当他们还是青壮年时,以十万人计的大游行像嘉年华一样和平理性;到了2005年香港的WTO部长级会议,韩国农民排出竹杆方阵冲警察,他们观之愕然摇头,一点都不像今日的社运青年般视韩农为榜样;到了最近的工潮,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公然表示支持资方,说自由经济就是这样的了,工人受不了就应该自觉卷席铺另谋高就云云。
在他们心中,“法治”是一切的先决条件,然而他们不理解:香港一直以来的“法治”意味资产阶级法权。很明显,梁振英政府有意压抑大资本垄断,寻找产业转型的道路。自由放任的新自由主义已经不是真理,可是他们却一边说支持政府,一边死抱自由经济教条,以为只要不乱,按照旧法子,香港就能回复生机。
这就是香港的困境:香港不能乱,但也绝不可以一成不变,政府需要集结民间的支持打击资本的垄断力量,可是支持者却和时代脱节,观念陈旧,以为只要不乱就好;进步的左翼青年却被反对派“去中国化”洗脑,把社会问题扭曲成民族问题,丝毫没有建设性只会捣乱。我们可以简单的画出下面这样的坐标:
爱国主义
去中国化
经济上右翼
大多数“五十知天命”的香港人,曾是社会的中坚,但已渐渐老去;他们的价值观虽是主流,但一方面已经跟不上时代,一方面也日益被新一代的激进主义取代。
少数“港英余孽”,是过去的既得利益者,也是深受西方洗礼/洗脑的一群人;他们本来为数不多,但是因为过去港英的扶植,往往能挤身政治、传媒、教育界的中上层。
经济上左翼
传统的爱国主义左翼,因为港英的暗中打压,本来就是少数;回归前后,中央为了稳定香港政治局面,主要和香港的资本阶级建立关系,而针对社会基层的传统左翼却被遗忘。
目前的80、90后青年。他们对民族存在疏离感(见观察者网5月5日文:香港罢捐:洗脑的“新成果”?),被泛民利用和扭曲,成为了打击政府的工具。他们没有亲身经历过香港上升的时期,却成长在9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下坡路上,对自由经济毫无好感。
当然,大部分香港人都是“打酱油”的,这个商业气氛浓厚、人文气息薄弱的城市,一般人不会太在政治之类的话题上花太多心思。然而,如果现在的支持者一而再的“帮倒忙”,真正关心社会的进步青年却被骑劫,那么这些中间派也是要极力去争取和教育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53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478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76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6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100最新闻 Hot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
华春莹:你好呀,丁真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激增20.8%,美媒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