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既修墙又不得罪墨西哥,还能拉拢中国人的好办法
是否存在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使特朗普可以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和美墨边境的隔离墙来创造就业机会、制止非法越境,同时还可以修补与墨西哥、民主党人、环保主义泛滥的加州甚至是中国之间的关系呢?答案是肯定的。[全文]
-
我为什么要给哲学家设一个“诺贝尔奖”
当今的高等教育,往往是孤立于社会现状之外的象牙塔。保罗·萨缪尔森曾经感叹,经济学往往被简化为用数学公式来预测股市的走向,哲学在很多大学中被削减成逻辑学。其后果是,应对合成生物学或者人工智能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挑战这一重大问题交由新闻媒体和小说家来回答。与大数据分析绑在一起的生物科学,加速了社会变革的步伐,逾越了千年以来所谓人类生活法则的界限——然而哲学界对这些人类仓促选择的未来发展方向所做的反思却少之又少。[全文]
-
治理的新挑战:社交网络与巨型城市
大城市的集中人口,由此产生了遍布亚洲的“通用城市”,特别是在中国。巨型城市若要实现其最大价值,需要开发一种新的“公共软件”。这种平衡了个体和社群的新“公共软件”需要下放权力、包容公民意见和决策。它让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更加紧密——这是治理的最重要的合法性来源。[全文]
-
聆听习近平,聆听修昔底德的启迪
1月21日,美国《赫芬顿邮报》启动新的评论新闻网站《世界邮报》,创刊号刊登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专访。文章呼吁西方:要了解未来十年中国乃至全球化的方向,我们最好跳出西方的窠臼,从中国现任领导人的角度观察未来。习近平提到了斯巴达和雅典的历史:“我们都要团结一致,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即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或是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破坏性的紧张关系。”观察者网全文翻译。[全文]
-
世界制造使西方二战后优势不再
如今,生产活动不再是单纯的中国制造、美国制造或者欧洲制造,600个城市就创造了全球GDP的60%。哪里生产最有效率,工厂就搬到哪里。对于欧洲国家的福利体系这明显是坏消息。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不同于二战后初期,其制造业份额已经低于全球总量的30%,他们需要制定一份战略计划,而不是随波逐流、空有祈愿。[全文]
-
社交网络制造“愚蠢的暴民”?
政府无论是“人民的公仆”或者“民主的产物”,不得不遵从信息透明化趋势,对社交媒体强烈的反馈需求做出回应。如果决策缺少评估和妥协,仅仅提高直接参与度和信息透明度的社交网络只能制造“愚蠢的暴民”。中国每天都在发生新的网民运动,网络监督已成为中国政治治理的有机部分。中国是个大“培养皿”,谁也不知道最终结果。[全文]
-
影响美国国父的不是伏尔泰,是孔子
美国国父们受启蒙思想影响,担忧过度的民主,并试图通过如选举人团、协商的参议院以及不经过选举的最高法院等来纠正多数人暴政和一时的激情。他们相信,好的社会应该由与他们差异不大的博学精英来统治。而启蒙哲学家们惊讶地发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孔子已经进行了同样的抗争。孔子成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守护神。[全文]
-
是时候让美式民主面对中国了
美国今天的政体就是我们所说的“消费者民主”。消费主义带给我们的舒适和便捷不可否认,但是对短期私利的社会崇拜将不可避免地忽略长期利益和公共利益。同时,或许现在该重新审视我们熟知的民主了,这不仅仅是因为非西方式现代化的不断成功(特别是在新加坡和中国),还因为西方世界本身已经改变。[全文]
-
G20:没有皇帝的新衣
今天,G20峰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开幕。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称G20是“没有皇帝的新衣”。而“影子G20”——21世纪委员会或许可以改善其全球治理。习近平去年访美时,加州州长布朗希望中国投资,而30年前布朗访华,习仲勋也曾寻求美国的投资。21世纪委员会通过和加州长期计划委员会及中投公司的联系,有能力推进这些项目。[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