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抗议纽约时报:将政府合法性与李光耀故居去留问题挂钩
关键字: 李显龙家庭争端李显龙与弟妹纷争新加坡李家纷争李光耀故居争端新加坡政府抗议纽约时报涉李光耀故居争端报道
“新加坡建国总理故居”,截图来自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刊登的信件显示,米尔普里称,文章鼓吹一种荒谬的说法,即将新加坡政府合法性与前总理李光耀故居的去留问题挂钩。
他称,总理李显龙的弟、妹指责他在故居问题上滥用权力,对此,李显龙7月3日在国会上发布了完整声明予以回应。“他就如何回避参与政府处置李光耀故居的决策以及将房子出售给弟弟做出了澄清,因此在故居(处置问题上)他不再拥有任何利益或影响力了。”
米尔普里还表示,“辩论之时,没有国会议员指责总理有不当或非法行为,也没有人提出具体证据来支持弟、妹的‘含糊指控’。”
新加坡驻美大使米尔普里/来源:南洋商报
然而,据新加坡外交部官网7月12日称,驻美大使米尔普里于7月8日向纽约时报编辑詹姆斯·班内特(James Bennet)致函,但纽约时报随后只刊登了信函的部分内容。外交部称,米尔普里在信函第一段的末尾写道,“纽约时报在撰写报道之前,却没有征询李显龙总理或新加坡政府的任何意见,这令我感到惊讶。”但是,纽约时报网站并未刊载这部分内容。
据悉,7月11日晚间,新加坡外交部将包含完整内容的信函全文发布给媒体,并在官网全文公示。
截图来自新加坡外交部网站,图中红线所示即与纽约时报网站刊登信件的出入部分。
此前,据媒体消息,6月19日晚,李显龙就李家纠纷一事,向新加坡全体国人道歉。7月4日,李显龙国会表明愿意私下与他们处理分歧。7月6日,李显扬和李玮玲在脸书发表联合声明,称将不在脸书上发布更多证据,先决条件是“我们和父亲的愿望不受攻击或曲解”,并对李显龙4日的表态欢迎,“期待在没有律师或政府机构参与的情况下对话”。同一天,李显龙也公开回应储层,同意弟妹的做法,“这正是我一直试图要做到的。” 不过,对于两人重申对他的指控,李显龙予以反驳并坚持自己的立场。
据悉,李显龙与纽约时报“结下梁子”不是第一次。2010年,由于不满《国际先驱论坛报》的一篇文章中对于新加坡政坛人事更迭的“诽谤”,李显龙等新加坡政坛重量级人物向该报所属的《纽约时报》提出抗议并要求赔偿,并最终获得胜利。当时,《纽约时报》对于报道中提到李显龙“不是因功劳而获得总理职位”的说法表示道歉,并赔偿11.4万美元损失。
此前,李光耀父子曾多次因诽谤问题起诉政客和外国媒体,并获得胜利。与他们打过官司的外国媒体包括《华尔街日报》、彭博社和《经济学人》杂志等。
- 原标题:新加坡政府抗议《纽约时报》涉李光耀故居争端报道:言过其实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朱敏洁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