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抗议纽约时报:将政府合法性与李光耀故居去留问题挂钩
关键字: 李显龙家庭争端李显龙与弟妹纷争新加坡李家纷争李光耀故居争端新加坡政府抗议纽约时报涉李光耀故居争端报道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子女围绕其故居的纷争,从6月14日爆发以来,便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其中当然包括了美国媒体的报道。
纽约时报7月14日发表一篇以“李光耀故居争夺战演变成新加坡国家危机”为题的文章。文章称,“表面看来,这是一场不堪的财产争夺战,但因为这些指控演变成了一场国家危机,令外界质疑这个岛国的治理情况,质疑执政党连续58年统治的基础,以及这个国家选择领导人的方式。”
对此,新加坡驻美大使致信纽约时报,驳斥该报关于李光耀故居争端的报道“言过其实”,新加坡政府没有陷入危机。纽约时报7月11日在网站刊登此信。
然而,7月12日,新加坡外交部官网发文质疑纽约时报网站公开的信函删去了部分内容,并全文公示。
“新加坡建国总理故居纷争变成一场国家危机”,截图来自纽约时报
与上文为同一篇文章,截图来自纽约时报中文网
据纽约时报7月4日刊文称,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去世两年来,新加坡没有为他立纪念碑、雕塑,也不曾以他的名字命名街道。但现在,就他那朴素的住宅发生的一起充满怨恨的公开家庭纠纷,破坏了新加坡作为有序的威权主义典范的形象,同时也暗示出这个国家的政治未来存在着更深层的分歧。李光耀三个子女中的弟妹指控他们的兄长、现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滥用职权,违背父亲的意愿,执意保存故居。他们认为李显龙的目的是以此支撑自己的政治合法性,并培养自己的儿子,最终建立起一个王朝。
“表面看来,这是一场不堪的财产争夺战,但因为这些指控演变成了一场国家危机,令外界质疑这个岛国的治理情况,质疑执政党连续58年统治的基础,以及这个国家选择领导人的方式。”
文章介绍,“李光耀故居位于新加坡欧思礼路38号,这间一共有五个卧室的房子本身不算太起眼。这是一座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宅,没有地基,湿气沿着墙壁向上升腾。年久失修之下,墙面斑驳,有的还有裂缝。家具也是多年前置办的。堂屋内的一个小架子上并排摆着两个骨灰瓮,里面装着李光耀及其妻子的骨灰。”
“李光耀在1959年至1990年担任新加坡总理期间,带领新加坡创造了大量财富,而这栋房子既是他的简朴生活方式的写照,也是政府为政清廉的象征。它还有着无可否认的历史意义。摆有一张长桌和若干椅子的地下室,是最终掌权的独立运动领导人在1950年代开会的地方,是人民行动党的诞生地。”
李光耀曾在遗嘱中明确表示,这栋住了将近70年的房子在他死后必须拆除。他说,不想让自己的故居变成一座博物馆,供游客穿行其中,弄得“乱七八糟”,人们有老照片用来缅怀过去。不过李光耀规定,照顾他晚年生活的女儿(李玮玲)如果愿意可以一直在那里住下去。目前62岁的李玮玲还住在里面,因此对这处房产的最终处置或许要再过数十年才见分晓。
李光耀(已故,中间),李显扬(左三)李玮玲(左五)李显龙(右三)/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称,身为新加坡民航局董事会主席、曾任国际电信公司新电信首席执行官的李显龙之弟李显扬说,他将无限期离开这个国家,因为害怕遭到政府的报复。7月1日,李显扬在Facebook上发表声明,指责李显龙“大动干戈地协调各方力量”对付他和他姐姐、知名神经科医生李玮玲(Lee Wei Ling)。
纽约时报还采访了李显扬长子、哈佛学者李绳武,新加坡学者,社会活动人士等。李绳武称,“对执政党来说,这栋房子是他们的遗产的象征,是一个与他们有着独特联系的象征,给他们以合法性。”
李光耀故居/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还提及,现年65岁的李显龙在3日的国会特别会议上对弟妹的指控加以反驳,认为这些指控“毫无根据”,“待这起不愉快的事件尘埃落定后,人们必定知道政府的运作是透明、公正和得当的”,“在新加坡,就连李先生的故居和他的愿望都是接受法律管辖的。”
关于弟妹对其“建立王朝”的质疑,李显龙称他儿子李鸿毅(Li Hongyi)对政治不感兴趣,并否认自己意图通过保存故居来利用父亲的“光环”,“如果我在做了你们13年总理之后,还需要用这种魔法宅子来巩固我的权威,我的处境一定很可悲。”
至于指控中的“秘密委员会”,李显龙坚称与自己无关,并回避任何同故居有关的政府决定。他说,该委员的职责只是列出处置房子的选项,以便日后需要做出决定时有这些选项可供政府考虑。
不过,纽约时报分析认为,尽管李显龙希望此事尽快平息,但危机并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
稍早前6月20日,纽约时报已跟进报道李光耀故居纷争一事。
截图来自纽约时报中文网
新加坡驻美大使抗议:言过其实
据纽约时报网站7月11日刊登一封来自新加坡驻美大使米尔普里的信函米尔普里在信中驳斥纽约时报关于李光耀故居争端的报道“言过其实”,新加坡没有因为李家兄妹争端而陷入国家危机。
- 原标题:新加坡政府抗议《纽约时报》涉李光耀故居争端报道:言过其实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朱敏洁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233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27“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9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5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21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