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百余小时奋战 中尼救援大通道全线贯通
关键字: 尼泊尔尼泊尔地震尼泊尔大地震中国武警武警交通救援大队尼泊尔中国救援中国救援尼泊尔地震尼泊尔地震中国救援尼泊尔强震中尼公路地震救援推、挖、装、运、破:救援部队各有神通
5月3日,新华社向世界发布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出征尼泊尔的消息后,中国、尼泊尔、英国、美国等各国媒体的镜头全部向这支队伍聚焦。一路高歌、一路猛进,最引人注目的是推、挖、装、运、破等各类大型救援机械设备及其操作手,他们以顽强的斗志、精湛的技术展示着武警交通部队的形象和实力。笔者紧追这支队伍,同他们一道披星戴月、早出晚归,记录下“五大金刚”的过硬事迹。
(以下为5月11日中国军网报道,作者:汪巍 姚洪华,原标题《武警交通救援大队:向世界展示中国应急救援实力》)
推——
姚本德:快速高效的拓路牛人
友谊桥头尼泊尔立宾村的1公里街道是清理难度最大的,滚石、衣物、残垣断壁等障碍物到处都是。5月4日11时许,救援大队第一突击队队长张继锁指挥抢修出粗通道路后,推土机操作手姚本德立即跟进,对道路进行加固拓宽。
在烈日炎炎、腐臭浓烈的现场,姚本德戴起口罩,登上操作台,推、铲、转、退、进各个动作娴熟自如,不仅动作麻利、不损坏路面,而且所过之处,几乎都是如同笤帚扫过一般干净。
现场指挥员王堂功介绍,姚本德看起来像个大老粗,干起活来心特别细,是个眼睛里面揉不得沙子的人。在聂拉木抢通时,有4处弯道塌方点经过他的精修细铲,硬是把4处路基平均拓宽了1.2米。
“前面先遣部队把道路打通后,尼泊尔各类车辆迅速就动了起来,受灾时没车跑,现在车流量非常大。”姚本德告诉笔者:“如果不把道路进一步拓宽弄平,就会给尼泊尔车辆出行和后续救灾部队前进造成影响。”
在姚本德的努力下,1公里路段不到3小时就被修整得平平坦坦。
挖——
张利云:穿越绝壁的顶尖高手
“太好了,张利云上去了!”
5月5日下午15点左右,抢通部队在尼泊尔拉扎村的悬崖绝壁处受阻,大家都在担心挖掘机操作手张利云能否攀上这一险段,他一斗子就铲了上去。
这一受灾路段,下面是波涛滚滚的波曲河,内侧是非常松散且耸入云端的陡峭山体,处在上坡路上的堆积物,把80多米路基覆盖得严严实实,狭窄的作业面,时而溅落的滚石,使整个现场充满了危险的气息。
“真不敢相信,中国军人太令我们震惊了!”英国BBC记者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说:“终于知道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怎样快速打通西藏境内的公路了。”
张利云利用挖掘机大小臂伸屈和履带的硬抓功能,首先翻越到堆积物顶端的位置,从上到下依次清理,沿边坡倒入河流的泥石,产生“轰隆隆”巨响声,久久在山谷中回荡。
“抢险救援,光凭技术还不行,必须得有不怕死的勇气。”成功穿越这一险段后,张利云说:“在这绝壁上,虽然路基随时可能垮塌,自己随时可能掉下去,但我现在代表的是中国军人和伟大的祖国,必须要让别人看到我们不一样的风采。”
装——
罗永祥:协同作战的黄金搭档
笔者在尼跟踪采访期间,发现凡是有多台机械配合作业处,就有装载机操作手罗永祥的身影。
救援大队政委黄惠军说:“这小伙打配合战挺在行,只要能让出一点点作业面,他就能跟着上去干,绝不会给前一台机械添乱、帮倒忙。”
5月4日上午10点20分,救援大队第一突击队指导员张占武,在政委黄惠军的统一指挥下,正在组织部队在达多巴尼抢通乡村街道。由于道路两侧被房屋所挡,挖掘机清理出的堆积物没有地方可倒。
“再装,尽管多装点。”一边往装载机斗子里填料,罗永祥一边交代,恨不得一下子就把这处堆积物全部运走。
10点50分左右,堆积体的清理口子被逐步撕大,再次增加了一台挖掘机协同作战。两挖一装,罗永祥尽管要倒退到后方100多米的地方倒料,但丝毫没有给挖掘机操作手多少清闲时间。
据安全员陈金龙透露,罗永祥接触机械时间并不长,但在这次抗震救灾中,通过勤学苦练,他不仅单打独干的技术突飞猛进,而且还练就出了配合协同的过硬本领,令战友们刮目相看,在这次出国救援中,可真是给咱们长脸了。
运——
徐忠国:上门服务的移动油站
西藏拉孜至尼泊尔巴拉比西地区来回有上千公里的路程,油料运输车驾驶员徐忠国9天跑了2趟。他不仅负责拉油工作,还要负责跑到各个施工点把所有机车的油加满。这几天大家一看到他来就说“老徐上门服务来了!”
5月6日,记者乘坐他的车从尼泊尔立宾村一直到巴拉比西第6村庄,沿途施工点多,需要加油的机械车辆也多。
“老徐,来,给我们保障车加点油!”正在指挥机械给居民房顶清理巨石的交通三支队参谋长张培生,一看见我们就开始打招呼:“真是太及时了,加了油让他回去拉饭,下午还要去拆除几间危房。”
从加德满都赶过来的尼泊尔技术军官JIT TAMANG由衷地称赞:“你们支援我们,连油料保障都考虑得这么到位,真是太了不起了!这条道路的断通,对尼泊尔损失太大了,非常感谢你们。”
整整一个下午,虽然只跑了30多里地,但累计给6台机械、4台指挥车、2台保障车、1台医疗车进行了加油。徐忠国在车上告诉记者,一车大概能装10吨左右的油,油罐是分开的,一边是柴油,一边93#汽油,如果让所有机车跑到我这里加油,那太费时间了,也太影响救援了,所以自己虽然累点、苦点,但是能保障那么多机械正常施工,非常值。
破——
赵文军:专啃硬骨的铁齿钢牙
“赵文军,把破碎锤开上去!”5月4日13点10分,普尔平桥往加德满都方向约2公里处,挖掘机在开挖过程中被巨石阻拦无法继续前进,救援大队第一突击队分队长宋晓东迅即“换将”。
破碎锤,是一种强力破石工具,将挖掘机斗铲更换为破碎锤即可,是一种带破碎锤的挖掘机。由于更换耗时、耗力,大型任务中,一般都将挖掘机与破碎锤单独配置,确保随用随上。
一块约有10吨左右的巨石横亘在道路中央,赵文军一听说有“硬骨头”啃,就浑身带劲。这次破碎也许是老天照顾,下起了大雨,在破碎过程中不会岩灰飞扬,并且还能保护钻头,雨水的湿滑作用进一步加快了施工进度。大概过了30分钟,赵文军先后在巨石上打了7个通眼,成功攻破难关。
“这雨可真好!”赵文军满脸的自豪与喜悦:“看,把这钢牙还磨亮了。”
“一个多星期的抢险,每次遇到硬活儿,我都安排赵文军去拿下。”宋晓东告诉笔者:“小赵在这次任务中累计破碎巨石20块,为各类大型机械设备顺利掘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 责任编辑:董佳宁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6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0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