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华龙:隔离墙的另一边——记约旦河西岸希伯伦之行
关键字: 约旦河希伯伦耶路撒冷三千年巴以冲突【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梅华龙】
一、中以民间关系升温背景下我国对巴勒斯坦的支持立场
近几年来,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蔓延到各个地区,许多一度安定和平的国家和地区也变成了教派纷争、宗教极端势力、西方势力干预的牺牲品。在新闻媒体上,热点层出不穷。从叙利亚内战到“伊斯兰国”,从也门内战到最近沙特的内外冲突,让任何对这一地区感兴趣的朋友们都目不暇接。在此背景下,几十年来中东地区的一个主要矛盾、热点问题,几乎已经被大家慢慢淡忘了——这就是巴以冲突。
当然,对于美国舆论界而言,巴以问题在美国国内政治和选举方面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亲犹、亲以社团也会持续影响美国政府的政策和立场。特朗普上台后一改奥巴马政府批评以色列在西岸建设定居点的态度,多次公开支持以色列。
有消息称,12月初特朗普有可能再次推迟有关将美国使馆迁往争议地区耶路撒冷的提议,但与此同时,特朗普却可能史无前例地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尽管他有可能不会使用“统一、不可分割的耶路撒冷”这种完全否定巴方对耶城诉求的用词。
美国对以色列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支持有较强的历史传统,需要斟酌和讨价还价的只是具体举措的细节。而巴勒斯坦人民的声音、对巴勒斯坦的支持,在美国及许多西方官方乃至民间话语中,仍然是非主流的声音。
“圣殿山”——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共同圣地
然而,虽然西方世界或许已经慢慢淡忘了曾经中东矛盾的另一个主角,但中国官方却在这一个时期多次表态,公开、一贯地表达了对巴勒斯坦的支持。历史上我国一直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为取得民族解放而进行的努力。早期巴解组织也有一定的左翼社会主义运动背景。在巴勒斯坦1988年宣布独立后,中国很快承认了巴勒斯坦国。
近两年,我国更是多次在巴以问题上表明立场。几天前,联合国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习近平主席向大会发了贺电。
此外,去年初我国领导人访问中东、今年7月巴勒斯坦领导人访华以及王毅外长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中主动提到巴勒斯坦议题,这些只是我国近几年针对巴以问题发声里面级别较高的几次。
在这几次表态中,中国表示支持巴以和平进程,反对以色列继续建定居点,支持巴勒斯坦建立以1967年战争前边界为领土、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国家,并指出巴勒斯坦议题已经被联合国搁置了七十年,不应再被进一步边缘化。在西方舆论眼中,中国关于 “67年战前边界”、特别是“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这两点表态,可以说力度很大。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近几年来和以色列民间关系似乎升温很快,笔者第三次来到巴以地区,明显感觉到中国游客比七年前第一次过来时翻了几番。尽管以色列媒体和大众的价值观在西方阵营一方并对我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仍然了解较少、成见颇多,但以色列在我国民间的好感度却得到了大幅提升。曾经贴在以色列身上的“占领军”、“战乱”、“压迫”等标签被“创新”、“旅游”、“圣地”所替代,许多我们过去耳熟能详的立场和态度,似乎一点点都被扭转了。
无疑,我国一直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都不是例外,而全世界的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大多也和我国人民保持着源远流长的友谊。而在此前提下,特别在中以民间关系热络的背景之下,我国官方对巴以问题的表态和对巴勒斯坦坚定而一贯的支持,就更值得我们民间关注和理解。
在这里,我们不将讨论的话题扩展到一带一路和我国与中东、中亚整体关系的大背景,也暂且不谈美以关系、以色列与我国某些邻国之间的一些交往是否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我国与巴、以的互动。
我们不妨回到原点,回到十年前、二十年前新闻联播中我们最熟悉的某些新闻热点地区,回到“占领”、“定居点”这些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名词身上,回到我国声明中的“67年战前边界”之内,来看看现在的巴以到底是什么样子。在这里,我们将有机会更生动形象地理解我国立场在战略考量之余的现实依据,以及我国在此议题上的立场能反映出的国际责任感。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韩京霏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501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40“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2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