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丁·雅克:文明国家还是民族国家,中国只能二选一吗?
最后更新: 2023-01-18 07:43:53【导读】 一个国家的文明如何影响国家话语的构建,国家又如何利用自身文明寻求话语突破?
在12月初由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观察者网、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的思想者论坛上,马丁·雅克从美国著名汉学家白鲁恂的观点出发,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挑战了西方民族国家的话语权威。但与此同时他也认为,中国的文明属性要强于国家属性,这也是中国寻求到的独特发展路径。
对此,观察者网再次对话马丁·雅克,请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马丁·雅克】
观察者网:2009年,您出版了《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关注亚洲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作为全球力量的崛起,其核心概念之一是“文明国家”。您指出,世界上存在很多文明,西方文明是其中之一,但世界上只存在一个“文明国家”,那就是中国。“文明国家”概念最初是如何引起你的注意和兴趣的?又是什么促使您对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阐发?
马丁·雅克:我早年刚刚开始关注中国时,发现西方作者往往倾向于把中国套进西方的框架里——并非所有西方学者都会这样做,但大部分人确实如此。我对此感到不满。我阅读了很多文献,其中,白鲁恂(Lucian Pye )的著作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白鲁恂并未试图把中国套进西方的框架里,从西方的视角看来,他的著述相当新颖独到、富有创见。
他用英文写了一本书,名为《中国政治的精神》,我认为这本书在很多方面都远远领先于时代。他在这本书中使用了“文明”(civilization)一词,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说法:中国是一个伪装成民族国家的文明,这一文明迫于自身的弱小,而不得不试图将自身塑造为国家,以融入欧洲构建的、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国际体系。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广州(图源:纽约时报)
我认为这个想法非常有趣。中国过去不是、现在也不完全是一个民族国家。那时候中国只是因国力衰弱而被迫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国际体系。“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civilization state)”——这就是我在白鲁恂的基础上得出的观点,尽管白鲁恂并未直接提出“文明国家”一词。这个观点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我关注它、思考它、发展并扩展了它。
在这一方面,白鲁恂给予我引导和启发。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这个概念。张维为读过我的书,他后来也用到了“文明国家”一词,并将之进一步阐释为“文明型国家”(civilizational state)。我们的思路和方式是相似的。
观察者网:说回白鲁恂。其实他的观点在中国学术界也有争议,您怎么评价白鲁恂对中国关于“文明”、“文明国家”的学说?
马丁·雅克:我认为,白鲁恂准确把握了中国的从文明转向国家的历史:中国起初是文明,晚近才被迫接受了一些民族国家的特征。中国并不是真正的民族国家,或者说,如果不从“被动适应”的层面来看,中国不是民族国家。他提出的“中华文明”概念既是在文化意义上的,也是在政治意义上的,这个概念非常新颖。
白鲁恂的“文明”概念也可以与印度等其他国家联系在一起,但中国才是其最纯粹的表现形式。
观察者网:您并未谈及白鲁恂关于“文明”、“文明国家”的学说争议比较大的那方面。
马丁·雅克:因为我并不认为这一学说存在什么缺陷。有些人反对这一学说,但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白鲁恂的本意。
白鲁恂的观点是这样的:
首先,基本上可以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
第二,十九世纪末的中国十分衰弱,因此,当时的中国别无选择,只能被迫适应由欧洲各国构建的国际体系。十九世纪后的中国其实是文明国家和民族国家的“混血儿”。或者说,中国包含了一个“天然的部分”和一个“后天的部分”,“天然的部分”是文明国家,后天的部分是民族国家。这就是如今中国的存在方式。
有趣的是,白鲁恂的主张中蕴含了这样一个观点:一旦中国再次变得足够强大,就会恢复其原本的样子,也就是说,重新成为文明国家。现在,这个时刻正离我们越来越近。我认为白鲁恂很有远见。至少就这一个观点而言,我认为他是对的。
观察者网:在您的书出版后不久,中国学者张维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中国不是作为普通的国家,中国的崛起是“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您认为,“文明国家”概念的回归是不是在政治话语范畴对“民族国家”概念的反抗?“文明国家”与“民族国家”是否必然对立、不可调和?一个国家是否必须像在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之间二选一那样,在“文明国家”和“民族国家”间二选一?
马丁·雅克:我认为,自十九世纪末以来,中国曾长期处于这种矛盾之中。但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找到了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方法。
归根结底,1949年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当时,中国仍然非常衰弱。因此,在一个由民族国家主导的世界上,中国不可能仅仅作为文明国家而存在。中国创造性地适应了形势,我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中国曾遭受百年屈辱,迫切希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因此,民族国家外交对中国而言必定极为重要——中国必须以这样的方式与世界打交道。
但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其他方面却并不具备强烈的民族国家色彩,反而更多地体现出了文明要素。比如,中国处理与邻国关系的方式奠基于“关系”等历史悠久的中国式理念,致力于构建伙伴关系、实现和谐相处。在我看来,这是典型的“文明”话语而非“民族国家”话语。就这一意义而言,在当今的中国,“文明国家”与“民族国家”并行不悖。
如今,随着中国日益强大,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行事。因此,中国的自我定位和外在表现愈加可能趋近文明国家而非民族国家。我想,正因如此,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等邻国的关系或多或少都基于文明。不过,中国在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或其他国家打交道时是否能够采取同样的做法?这仍然是存疑的。
我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念中蕴含了一个国际维度:当中国的国际地位达到一定程度后,中国就可以作为文明国家而非民族国家发挥更大的国际影响力。
这一阶段尚未到来,但中国的国际地位已在逐渐提高。上述目标不可能在旦夕之间实现,而必然需要长期的进程,我们已在这一进程中取得进展。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啸云
-
《中国奇谭》破圈,国漫如何重新在世界占一席之地?
2023-01-14 12:32 国产动画 -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将启动: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总目录
2023-01-06 07:58 -
认出一个字奖10万!河南安阳将分批推出未释读甲骨单字
2022-12-27 15:27 考古 -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提取出土,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
2022-12-27 07:32 考古 -
美国原住民抵制《阿凡达2》:“白人救世主”电影,挪用我们文化
2022-12-26 20:53 -
儿童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 给孩子备药服药要注意什么?专家解读→【科学防疫小贴士】(4)
2022-12-13 23:26 健康中国 -
日本2022年度汉字↓↓
2022-12-12 16:06 -
我在美国演京剧《霸王别姬》,台下观众看哭了
2022-11-30 07:42 -
在美国总被问“够不够中国”,他直接回上海干了件大事
2022-11-26 16:04 -
管控区内有人员聚集冲卡?广州回应
2022-11-24 19:31 抗疫进行时 -
游戏工委报告: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2022-11-22 16:32 电子游戏 -
“尴尬指数直逼《逐梦演艺圈》”,这部电影撤档了…
2022-11-10 17:09 -
受贿3.52亿,辽宁省政协原副主席刘国强一审被判死缓
2022-11-08 19:36 廉政风暴 -
“好几千万的文物,就一个记大过?”
2022-11-05 11:09 -
跳出西方逻辑,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中华
2022-11-04 18:51 -
郑州航空港区:11月2日12时起实行7天全域静态管理
2022-11-02 13:00 抗疫进行时 -
国家卫健委:昨新增本土479+2220
2022-10-31 09:06 抗疫进行时 -
8848.86米,是他的电脑开机密码
2022-10-24 11:10 中国这十年 -
中国建筑找出路,为什么要反思西方的“现代性”?
2022-10-06 08:44 文化 -
一夜之间,青岛著名地标“石老人”坍塌
2022-10-03 15:55
相关推荐 -
“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评论 0“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 评论 30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评论 79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 评论 61两名以色列驻美使馆人员遭枪杀 评论 205最新闻 Hot
-
“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
“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
-
莫迪:巴基斯坦不会从印度河水中获得水资源
-
首次!比亚迪在欧洲超越特斯拉
-
尴尬了…特朗普举着刚果(金)的照片指控南非
-
“特朗普对以色列愈发不满,扭头联系哈马斯”
-
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
82%→86%,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还在上升
-
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
-
“关键时刻,中国东盟谈妥了”
-
美高级官员:听了,但没完全听
-
澳总理还想访华,“这肯定是件好事”
-
“AI教母”警告:特朗普这么干危及美国科技主导地位
-
马斯克:中国实力不一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
-
“俄罗斯士兵渴望和平,但还想继续前进”
-
细节曝光:枪手装成路人,要求保安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