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思义:约翰逊辞职了,但下一个恐怕更反华
事实上,自英国脱欧公投以来,英国的经济表现一直很糟糕。过去五年的GDP年均增速仅为0.6%。对长期经济表现更具破坏性的是,英国资产阶级中占经济主导地位的部分显然对未来经济发展丧失了信心——英国的固定投资水平实际上低于五年前!所有这些都发生在脱欧之后,甚至在新冠疫情引发的衰退影响之前。除此之外,新冠疫情导致英国生活水平出现了自有统计开始以来的最大降幅。
约翰逊的政策不仅不切实际,而且与支持脱欧的英国资本的真正目标背道而驰。他们并不都希望促进国家贫困地区的“升级”、医疗服务的大规模支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上马等;他们希望实行“美国”政策——放松管制、削减社会支出、大幅削减环保举措等。他们本来做好准备接受约翰逊荒谬、不合逻辑的“画大饼”政策,以推动英国脱欧,但一旦要实行这些政策动真格的,他们就立刻要求扔掉这些“大饼”,并实施政策尽快使英国“美国化”。
因此,即便在约翰逊违反自己制定的防疫规定以及他对同事不讲诚信被揭露之前,保守党的一些部门就要求推翻约翰逊的政策,恢复放松管制、搞“小政府”,削减福利和商业税等等。他们的态度是,只要能向英国人民隐瞒脱欧的真正后果,在2016年公投和2019年大选期间,反复无常、不修边幅的约翰逊是个可用之人。但一旦真正脱欧,约翰逊要么必须放弃所承诺的政策,要么由另一位领导人取而代之。
要求约翰逊辞职的示威者(图片来源:ICphoto)
约翰逊的“个人风格”在新冠疫情和欺诈丑闻中广为人知,阻碍了他成为推行“美国化”政策的热门候选人。因此,脱欧派决定必须更换约翰逊。换做其他情况下,约翰逊违反防疫规定和欺诈行为本可以被视为“微不足道”,他仍然可以屹立不倒;但今时不同往日,潜在的社会力量施压,约翰逊不得不辞职。
此外,鉴于约翰逊的“民粹主义”政治已经发挥了推动英国脱欧的作用,因此可能会引入一位更反欧盟的保守党领袖。正如支持保守党的媒体《每日电讯报》驻欧盟记者所言:“许多接替鲍里斯·约翰逊的候选人对欧盟关系的态度,比现任首相要强硬得多。”对美国而言,这样一位反欧盟的保守党领袖,可能在欧洲寻求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的势力与那些单纯遵循美国政策的势力之间的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工党上位或也于事无补
遗憾的是,随着保守党中的脱欧派更加牢固地控制局面,无论谁担任下届首相,现任保守党政府的反华政策都将继续下去。
最后,为全面了解约翰逊辞职对中国的影响,有必要看看英国工党的立场。这完全有必要,因为保守党中的强硬派脱欧势力在政治上有一个决定性的不利条件,那就是他们推崇的英国“美国化”政策将对人民生活水平形成巨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保守党不仅在选举中不受欢迎,最近在两次补选中惨败,在民调中也大幅落后,民众已开始强烈反对他们,英国目前正经历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罢工。
2022年6月,英国铁路员工举行当周内第三次大罢工(图片来源:ICphoto)
为此,保守党政府正试图通过推行种族主义等各种反动社会政策,来转移人们对这些对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的注意力;尽管这些政策十分激进,但究竟是否会成功地帮助保守党重获选举支持还未可知。因此,无论选择谁担任首相,保守党都极有可能在最晚2024年举行的下届选举中失利。在英国体制下,这意味着保守党将被工党领导的政府所取代(要么由工党单独执政,要么与自由民主党等其他政党联合执政)。
在前任领导人杰里米·科尔宾领导时期,工党反对美国的一些重要外交政策,包括反对英国在太平洋建立针对中国的军事力量。但基尔·斯塔默领导下的新工党领导层已经放弃了这一点,并表现出比保守党更反中国的姿态。塔默最近还承诺,未来的工党政府将不会试图与欧盟建立任何明显更好的经济关系。也就是说,他承诺继续依附于美国。但是,由于脱欧违背了英国的经济利益,因此英国政治动荡将继续下去。
在国内,工党没有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政策,因此,工党领导的政府所实行那些保守的国际和国内政策也终将挫伤作为其主要支持者——工人阶级选民的士气。因此,这将为一个更加反动的保守政府继任铺平道路,这个政府在依附于美国、降低人民生活水平和推行种族主义等政策上都是反动的。
因此,如果约翰逊辞职后将有一位对中国不那么敌视的新首相,或者不久将有一个工党领导的政府对中国不那么敌视,笔者将乐见其成。但在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上,与其一厢情愿,不如面对现实。
在世界重要地区,特别是诸如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经济体,越来越多的政府希望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在欧盟内部,希望与中国交好的势力与遵循美国敌对路线的势力之间正在激烈斗争。
但在英国,脱欧使得历届政府站到了美国的身后。约翰逊的辞职不会改变这一点。脱欧将继续使英国政治陷入混乱,因为这与英国的经济利益背道而驰。首相辞职,约翰逊只是最新的一次,不会是最后一次。但只要脱欧方向继续下去,英国政府对中国的敌对政策就不太可能发生任何变化。
部分中国媒体过分关注约翰逊“多姿多彩”的个人风格,但在他的崛起和辞职的背后是英国政坛强大的社会力量。因此,中国要准确地评估形势,就应对这股力量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司法解剖结束,安倍具体死因公布:动脉损伤致失血过多
2022-07-09 08:16 日本 -
载有安倍遗体的灵车清晨驶离医院,将送往东京
2022-07-09 07:27 日本首相 -
美国新增感染169592例、死亡573例
2022-07-09 07:25 美国一梦 -
英国前财相苏纳克宣布竞选下任首相
2022-07-09 07:21 不列颠 -
安倍遇刺身亡,他的政治遗产会如何影响日本?
2022-07-09 00:15 日本 -
日媒:安倍葬礼将于7月12日举行
2022-07-08 23:01 日本 -
“这是苏联解体后遗症:中亚要警惕颜色革命”
2022-07-08 22:48 -
与嫌犯同名,日本副教授的个人网页被访问到崩了
2022-07-08 22:26 -
拜登:震惊、愤怒、悲痛
2022-07-08 21:57 日本 -
奈良警方:嫌疑人乘电车至现场,使用自制枪支
2022-07-08 21:27 日本 -
当着澳官员面:所总理感谢中国,不提澳大利亚
2022-07-08 20:21 -
赵立坚回应“中国网民议论安倍遭枪击”
2022-07-08 20:16 中日关系 -
安倍遇刺身亡,多国政要表态
2022-07-08 19:50 -
安倍中枪,日本人开始炒“号外”报纸
2022-07-08 19:49 -
女记者伊藤诗织遭性侵案最终裁定:判山口敬之赔偿332万日元
2022-07-08 19:45 当代妇女解放 -
印度将为安倍去世全国哀悼一天
2022-07-08 19:36 印度惊奇 -
中国驻日使馆对安倍去世表示哀悼
2022-07-08 18:24 中日关系 -
-
G20外长会现场也惊了:日本可是严格控枪的国家啊…
2022-07-08 17:55 -
救治医院:安倍死因系枪击致心脏血管破裂
2022-07-08 17:53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260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37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6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93“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4最新闻 Hot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激增20.8%,美媒惊了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