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锋 杨业伟 王齐冀:房产调控亟需供给侧改革
关键字: 房价限购一线城市房价飙升北上广深圳房地产调控在大约一年半内频密推出四轮行业利好刺激政策,显著降低居民购房交易成本,提升了投资房地产的融资杠杆水平,对房地产需求回升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三是由于大城市对房地产购买投资力的“虹吸效应”,一线城市房地产需求增长水平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构成这些城市楼市快速回升的需求支持条件。
数据显示,全国城市商品房销售额从2011年58588.9亿元增长到2015年87280.8元,四年年均增幅为10.5%。同期一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额从7546.7亿元增长到13848.9亿元,年均增幅约为16.4%,比全国城市平均增幅高出一半以上。
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从2011年2425.3亿元、2615.2亿元、1060.9亿元、1445.3亿元,分别增长到2015年3517.6亿元、5093.5亿元、2822.2亿元、2415.5亿元,年均增幅分别为9.7%、18.2、27.7%、13.6%。
除北京由于维持限购等强管制措施增速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州、上海、深圳增幅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0%、173%、263.8%。
供地收缩的供给侧根源
然而需求增长还需结合特定供给面条件,才好解释楼市短期供不应求与价格飙升。
房地产供应链的基本功能,在于聚合各种投入品要素,并将其转换成可供出售的商品房以满足人们居住与投资需求。房地产供应链包含策划设计融资、获取开发许可、获取土地、采购建材、施工建造与市场销售等环节,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协调供应链并承担财务盈亏的投资主体责任。
供应链竞争性越高越是可能通过自发竞争机制对市场需求与预期价格变动做出反应,越是有助于通过供求互动调节促成市场大体平稳有序运行。反之供应链关键环节垄断则会降低对市场需求变动的反应弹性,不利于楼市平顺运行与健康发展。
考察商品房供应链基本环节的体制机制特点,可见供地环节垄断体制与行政调节相对僵硬滞后,应是本轮少数大城市房价飙升的关键供给侧推手。
从相关行业集中度可见房地产供应链环节大都具有较高竞争性。以建筑钢材相关的钢铁行业为例,近年我国钢铁产量8亿多吨,前十家最大钢铁企业钢铁产量约3亿吨,占全国总产量不到四成。
在另一重要建材水泥行业,我国仍有3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规模最大十家企业市场集中度约为36%。由于这些建材行业普遍有相当竞争度,如果楼市活跃带动钢铁水泥需求上升,市场竞争机制会通过供给较快增长给以满足,通常难以出现钢材水泥等供给不足导致楼价持续大幅上涨情形。
从现实情况看,近年我国钢铁、水泥、塑钢、玻璃等建材行业普遍面临产能过剩压力,价格回落背景下供给弹性较大,不会助推楼价持续飙升。
房地产开发市场也有较高竞争度。目前我国仍有数以万计房地产开发企业,该行业评选百强甚至五百强企业说明其集中度不高。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前十个最大企业和二十个最大企业销售面积,占全国销售总面积比例分别为11.4%和14.7%;前十和二十最大企业销售金额,占全国总量比例分别为17%和23.1%。
在特定区域市场房地产开发集中度可能要显著高一些,不过由房地产开发经济特征决定,除非受到强有力非经济因素影响,通常难以形成高度垄断性市场结构,开发商行为一般不足以构成房价飙升的根本原因。
虽然现实生活中房格上涨总是通过开发商加价实现,开发商有时采用捂盘甚至托市造假方式抬价牟利,然而这类行为通常发生房价涨势已成背景下,开发商行为更多会顺应并放大市场波动而不足以决定供求关系基本态势。
房地产用地供给是唯一例外。由土地制度与管理体制决定,我国商品房建设用地一级市场供给被行政垄断,供地数量由相关部门年度计划决定。
土地作为房屋建筑基本投入品与其它投入品替代关系很弱,给定建筑容积率参数供地面积与楼房面积两个供给量指标具有严格定量关系。面对市场需求快速上升,如果建房供地数量调节滞后甚或逆市调节,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引入或放大供求失衡并助推房价飙升。
观察近年实际情况可见,这个简单分析逻辑在相当程度上正是,少数大城市新一轮房价飙升成因的真实写照。
5年来一线城市住宅供地大幅下降
一个基本事实是,近年一线城市不约而同地大幅降低住宅供地数量。
数据显示,比如北京住宅供地面积从2010年990万平米下降到2015年422万平米,降幅57%。
上海从2010年1124万平米下降到2015年663.6万平米,降幅约为41%。
深圳从2010年60.55万平米下降到2015年不足10万平方米,降幅超过八成。
广州住宅2015年供地408万平方米,虽比2010年290万平方米提高四成,但是比2009年877万平米大幅减少46.5%。
时隔68天后,5月5日,北京拍出三幅地块,折合楼板价达到3.5万/平左右
似乎是要彰显土地供给对地价的影响力,近年一线城市供地数量急剧减少同时供地价格普遍大幅飙升。
例如各城市国土资源部门公布的住宅供地挂牌价格数据显示,四个一线城市2015年价格比较2010-2011年都有成倍上涨。涨幅最低的广州和上海约在1.6-1.7倍,深圳与北京涨幅在5-6倍惊人水平。
又如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各城市分季度“居住用途平均地价”显示:北京住宅土地均价从2011年每平米13533元上升到2015年每平米47581元,2015年是四年前3.516倍。
广州住宅地价从2011年每平米6255元上升到2015年每平米26983元,2015年是四年前4.31倍。
上海住宅地价从2011年每平米20517元上升到2015年每平米33435元,2015年是四年前1.63倍。深圳住宅地价从2011年每平米20225元上升到2015年每平米39337元,2015年是四年前1.945倍。供地价格在最近四年涨幅最低为63%,最高涨幅3.31倍。
土地价格高涨推动楼面均价飙升。从各城市国土资源部门提供数据看,北京市楼面均价从2011年每平米4984元上升到2015年每平米16625元,2015年是四年前3.336倍。
广州市楼面均价从2011年每平米2950元上升到2015年每平米7353元,2015年是四年前2.49倍。
上海市楼面均价,从2011年每平米3579元上升到2015年每平米10145元,2015年是四年前2.84倍。
深圳市楼面均价从2011年每平米3788元上升到2015年每平米23120元,2015年是四年前的6.11倍。最近四年楼面价格涨幅最低为1倍半,最高涨五倍多。
需要说明,不同地价统计指标之间关系以及特定城市某个时点地价数据准确度,都存在有待专门研究的问题。
然而综合观察近十种城市地价时间序列数据,近年都呈现大幅上涨走势。可见存在比较确定的经验证据,显示行政部门大幅度收缩供地推高地价,是我国少数城市新一轮房价飙升的关键供给侧推手。
这一分析判断与近来财经媒体与研究机构诸多有关报道评论也是一致的。如2015年6月29日某报刊发文指出“深圳房价暴涨,因供地缩八成”。今年初某机构分析报告指出,2015北京土地供应量减少导致土地“成交量创造了近8年的新低”,“新房供地连年减少,2016年北京房价仍将看涨”。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4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1“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81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403最新闻 Hot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