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元海:不吃中国食品,日本人还指望吃啥?
关键字: 日本中国食品中国食材工业化痛痛病水俣病JAS法规食品安全新近拜读了日本著名财经公知橘玲的网文“中国食材或许比日本国产食材更为安全的理由”,着实让笔者“SHOCK”了一下。万万没想到,日本还会有公知给咱们中国的食品唱赞歌。说实在的,在日本生活数年,虽然在饮食上面已经逐渐习惯了日本式的生鲜鱼获,可是毕竟时间一长还是需要用真正的中国风味一解“思乡之情”。鉴于日本满地铺开的中华料理店并不地道,采购食材自力更生便成为了不二选择。
中国食材在日本素来缺乏响亮的名声,能吸引日本消费者的也仅在于它的廉价。众所周知,由中国出口日本的食品都是严格按照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苛刻要求,按照日本的农技农法栽培生产的。即便如此,只要挂上“中国产”的标牌,无论多好的产品还是会立时变得“低人一等”,成为“廉价低质”的东西。
不吃中国食品,日本人还指望吃啥?
即便是在拥有日本最大中华街的横滨,想要获取纯正的中国食材也并非易事。除了几家中华物产店品种较为齐全之外,在一般的食品超市中,连必需的中国酱油和米醋都难以凑齐。而在专门的食品超市中,过去常见的廉价冷藏蔬菜和冷冻食品(以饺子、包子和春卷等点心类为主),也日益罕见了。
2008年的“天洋毒饺子”事件发生后,日本社会对中国进口食品更是疑虑重重。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社会舆论一片哗然。上个月大阪府的大米批发商社“AEON RICE”涉嫌使用中国大米冒充日本大米的事件又引起了日本举国骚动。每每看到这种报道的时候,心里难免会为中国食品有些不平。
无论在哪个国家,食品安全都是具有高关注度的社会问题。人们对“吃得放心”和“吃得安全”有迫切的要求,这本无可厚非。日本人当然也不例外。古有言之,“民以食为天”。无论古今中外,“吃”的问题从来就是全人类所关注的问题。据说,人类的祖先非洲的南方古猿从树上走向地面,智人从非洲走向全世界的直接动力都是为了搜寻食物。不过,自人类祖先在全世界繁衍生息的数百万年来,地球上的绝大多数人类对食物的要求仅限于果腹而已。
食品安全问题实则源自于工业革命之后现代城市的兴起。工业革命将数十百万的农村人口引入到了城市。巨大的食品供给需求在催生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近代食品工业企业的同时,也第一次产生了诸如“有毒物质”、“食品添加剂”、“细菌超标”等现代食品安全问题。根据德裔英国化学家弗雷德里克·阿昆(Friedrich Accum)在1820年写成的《锅中有死亡》(There is death in the pot)一书披露,当时在一般市场出售的面包中普遍都混有明矾作为增白剂,而在廉价的茶叶、咖啡和香辛料中则大多混有铅这样的有毒物质。到了1850年代,食品中添加的重金属等有毒添加物质已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由此引发的以慢性胃炎为表征的食物中毒在伦敦市民中蔓延了开来。反过来,也促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食品安全法规的出台。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评论 81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评论 178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206“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71“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60最新闻 Hot
-
“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
“特朗普,白日做梦”
-
英国人也火大:中国对特朗普的评价,很难不赞同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
美财长污蔑中国“夺走”拉美矿权,中方驳斥
-
果然,又威胁欧洲:中国还是美国?
-
摇摆州共和党人急死:中国都说奉陪到底了…
-
“美对华牛肉出口停滞,澳大利亚火速补位”
-
“美国客户急电:SOS!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风格”图片席卷网络,争议来了
-
“彪马叔”挨批:吃顿饭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
美财长忽悠上了:第一个行动的,可以得到“最好的协议”
-
“美军挣扎过,但就是绕不过中国”
-
特朗普想几乎全砍联合国、北约经费,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补
-
开幕首日就翻车:大阪世博会标志性建筑漏雨,2亿日元厕所用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