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毅夫:中国经济的压力、潜力与定力
最后更新: 2024-03-26 08:58:20【导读】 2024年3月13日,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第68期“两会解读之中国经济的压力与动力”暨北大国发院30周年庆启动会在承泽园举办。本文根据北大博雅讲席教授、国发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南南学院院长林毅夫教授在报告会上的主题演讲整理。
林毅夫教授
【文/林毅夫】
非常高兴参加今年的两会解读报告会。今年对国家发展研究院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我们正好成立30周年,30年前成立时名为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8年改名国家发展研究院。我们立下的宗旨是推动现代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同时也作为智库提供政策咨询。30年来,国家发展研究院能够取得成绩,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主要是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更重要的则是,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当年我们这群有家国情怀的年轻人之所以要在北大成立国家发展研究院,是希望能贡献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建国之初,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取得了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持续的经济增长——从1978年年底到2023年,这45年里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9%。在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任何一个国家以这么高的速度持续这么长时间的经济增长。跟1978年比,我们的经济规模增加了47倍,这是一个奇迹。
在这样的奇迹之下,我们应该很快能够进入到高收入国家行列。现在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是人均GDP13845美元,而中国现在的人均GDP已经接近13000美元,我估计,快则到2025年,慢则到2026年,我们应该可以跨过这个门槛,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很重要的里程碑。
2023年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答记者问时表示,我国人均GDP已超12000美元。图片来源:国新网
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是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 “中国崩溃论”此起彼伏。最近,这种“中国经济快不行了”“中国经济会崩溃”“中国经济可能永远赶不上美国”之类的说法再度盛行。
今天是两会主题,要谈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挑战、机遇,但我还是想先谈谈:为什么中国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能够取得经济增长奇迹?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奇迹,为什么“中国崩溃论”多年盛行?最后再对今年的发展前景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回应今年两会大家关心的问题。
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取得奇迹般增长?
中国经济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以后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增长?原因在于我们改革的目的和方略。
改革之始,我们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人均GDP不及非洲国家平均值的三分之一。此前,我们推行的是以国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使得中国得以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完整的重工业体系,让我们能够在1960年代试爆原子弹,1970年代卫星上天,有了坚强的国防,能够独立自主地推行我们的政策,为民族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国有企业效率低,致使人均收入水平很低。
众所周知,我们之所以要追求民族复兴,既是希望国强,也希望民富。但在1978年之前,人民极端贫穷。为在国强的同时提速民富,中国从1978年底开始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成为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和基本上所有发展中国家当中率先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并且,我们在过去45年中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是唯一没有出现过系统性金融经济危机的国家。
转型以后,我们为什么能够取得经济的稳定和快速发展?这得益于我们当时改革中推行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念,采取渐进式双轨制的改革方法,也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当时,有很多大型重型的、资本密集型的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低效问题。基于我这些年倡导的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这些企业违反比较优势,在开放的市场当中没有自生能力。虽然它们低效且无自生能力,但我们改革之时采用“老人老办法”,继续由国家提供必要的补贴保护来维持其生存,维护了经济的稳定。
同时,对一些原先受抑制但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我们采取“新人新办法”。政府允许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进入这些符合比较优势的新产业,而且不仅允许这些企业进入,政府还积极地因势利导,帮助其发展。比如,当时我们的基础设施很差,不可能在全国同时改进基础设施,但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有好的基础设施,所以我们就先设立经济特区、加工出口区、工业园区,在园区里把基础设施建好。当时,为保护国有企业,政府还对经济有很多干预、扭曲,但在这些经济特区、加工出口区、工业园区里实行一站式服务,硬环境和软环境同时改善。
同时,我们符合比较优势的产品需要进入国际市场,但当时国内的企业能力不足,我们就招商引资。外资不仅带来了资本和技术,而且带来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如此,这些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得以快速发展,而且在发展过程中还可以利用跟发达国家的差距所形成的后来者优势,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方面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比自己发明的成本低、风险小。
综上,我们通过“新人新办法”,使很多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不仅创造了就业,而且能积累资本、外汇,使我们的产业从劳动力密集型逐渐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升级,如此进入正循环,产业不断升级迭代。原来很多国企早年违反比较优势,后来中国自身产业结构和市场生态的变迁而逐步符合比较优势,这些企业也因之具备了自生能力,不再依赖补贴保护来生存。政府干预补贴的需要渐小,甚至可以完全退出,市场在配置资源中逐步发挥决定性作用,中国经济也多年得以保持稳定且快速地发展。
“中国崩溃论”为什么此起彼伏?
但是,为什么在这个奇迹当前,“中国崩溃论”还会经常出现?因为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难免会有一些周期性波动。投资经常会有潮涌,一段时间新的产业出现,投资一起涌进去,即使那个产业符合比较优势,但由于一下子投入太多,也会造成产能过剩。产能过剩以后,这些企业的经营绩效就会不好,投资能力和意愿就会降低,经济发展就会减慢。
比如,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乡镇企业都一拥而上,去投资当时的热门产业。比如家电产业,几百个企业涌入,几百条生产线同时上,因此导致产能过剩。在这种状况下,经济需要调整,投资减少,增速下降。
经济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外部冲击,比如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出口增长非常快,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出口国。当国际经济下滑时,我们的出口产业就会受到很大冲击,经济增长也会因之变慢。
由于我们采取的是渐进式双轨制改革,经济当中存在政府干预,存在一些所谓“局部扭曲”。在这种状况之下,当中国经济下滑时,经常就会被认为是中国自己的结构性问题所致。
在这一点上,中国和美国有个很有趣的对比:美国经济增长放慢时,通常会把原因归咎于其他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归咎于日本,现在归咎于中国;而当中国经济增长放慢时,国际学界普遍认为根本原因是中国自身的体制机制问题。不仅国外学界如此判断,国内学界一般也会如此。
中国确实存在由渐进双轨改革不到位而导致的各种问题,但经济下滑很多时候可能是外部因素或周期性因素所致。而国内国际往往倾向于认为是中国自己的体制问题造成的,同时由于体制机制问题不易改或不能改、不愿意改,大家由此就对中国经济产生悲观情绪,甚至认为中国经济崩溃在即。
- 原标题:林毅夫:中国经济的压力、潜力与定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德力格尔 
-
1688将在淘宝开店,“源头厂货”够便宜吗?
2024-03-25 19:2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福昕软件股价重挫15%:自身连续亏损,拟收购资不抵债标的
2024-03-25 17:04 观网财经-金融 -
2月全球手游收入榜:米哈游两进前十,春节档厂商开“卷”
2024-03-25 15:4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虚增收入73亿,中泰化学及其控股股东被立案
2024-03-25 13:44 观网财经-金融 -
“将持续加大在华研发投资,中国有着令人惊叹的人才队伍”
2024-03-25 10:13 -
美团调转车头:这个市场比预期的更艰难
2024-03-23 21:2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36.6%,滴滴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2024-03-23 16:4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我国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正式开展业务
2024-03-23 10:06 观网财经-金融 -
网传Mate60系列已停产,华为知情人士:没有停产
2024-03-23 09:01 观网财经-科创 -
苹果遭美司法部联合多州反垄断起诉,市值一夜蒸发8000亿元
2024-03-23 08:41 -
中国移动营收首破万亿,“算力网络自主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2024-03-22 22:43 观网财经-金融 -
荣耀CEO赵明谈手机产业:华为发展得好对大家都是动力
2024-03-22 18:54 观网财经-科创 -
前两月,法国西班牙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585.8%、399.3%
2024-03-22 17:17 观网财经-海外 -
成都常住人口增加13.5万,每4个四川人中就有1个成都人
2024-03-21 18:24 -
A股公司为何频遇“诈骗”?
2024-03-21 17:47 观网财经-金融 -
日本2月对华贸易逆差扩大1倍,半导体出口增加80%
2024-03-21 14:36 日本产经 -
扭亏为盈大赚百亿,快手还要继续卷美团
2024-03-21 13:4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破防了!螺蛳粉被曝使用增臭剂?
2024-03-21 11:36 食品安全 -
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大众,凭什么是吉利?
2024-03-21 11:34 观网财经-科创 -
特朗普看上他当副手?
2024-03-21 10:38 特朗普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