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民旺:中印关系即将迎来转机?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林民旺】
在俄乌冲突还未结束、阿富汗问题亟待解决之际,3月24-25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对印度进行了一次看起来有些“突然”的访问,这也是其整个南亚“穿梭外交”行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站。
自2020年4月中印边境西段对峙及冲突之后,中印两国高层互访已经中断近两年之久。上一次王毅外长访问新德里,还是在2019年12月参加在新德里举行的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第二十二次会晤。
两年来,国际形势整体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冠疫情客观上加速了大国关系格局的变化。中印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度跌至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而印度的外交战略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调整,最根本的变化是快速地倒向美国及其阵营,并积极同美日澳一起推进旨在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
然而,近期俄乌冲突的爆发,立即显示出印度在战略上倒向美西方阵营的“限度”所在,印度对俄乌冲突的立场受到了美国及其盟友的批评。而这一冲突本身更是给印度疫情后经济复苏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也让中印在此大变动中的共同利益得到彰显。
3月25日,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会谈(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你若有心,我便有意”
事实上,这场访问的发生,早就有迹可循。2021年12月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新德里后,又同中国领导人举行了视频会晤。印度媒体早早就透露出,普京分别向中印两国都表达了重启中俄印三国首脑峰会的愿望,得到中印双方的积极响应。为此,中印需要改善彼此一度对抗的关系,能够相向而行。
进入到2022年,中印双方逐步开始努力改善边境的紧张局势。1月12日举行了两军的第十四轮军长级会谈,一改第十三轮军长级会谈的严重对立状态。随后,很快就于3月11日举行了第十五轮军长级会谈。尽管两次军长级会晤并没有实现实质性突破,但是双方都表达了保持一线安全与稳定,保持军事和外交渠道对话并尽快达成解决方案的愿望。
与此同时,1月初印度放风,可能重新考虑来自中国的投资。2月底,印度透露将批准45项来自中国的投资提议,其中可能包括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的提案。3月16日,印度正式批准总额达17.9亿美元的66项投资,其中主要是来自中国企业的投资。
中国也“投桃报李”。在获悉印度外长苏杰生感染新冠病毒后,1月30日王毅外长向其致慰问电。
在3月8日的“两会”记者会上,王毅外长再次表达了中印重回正轨的希望,“中印是朋友和伙伴,而不是威胁和对手。双方应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消耗,加强合作而不是彼此防范”,“新的一年里,希望印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切实把‘互不构成威胁、互为发展机遇’的两国领导人共识落到实处,为27亿中印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亚洲世纪的到来做出更大贡献”。
重返正轨?
王毅外长的访问,主要议程是3月25日分别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举行会晤。
在与多瓦尔会见时,王毅外长提出发展中印关系的三点思路:要以长远眼光看待双方关系;以共赢思维看待彼此发展;以合作姿态参与多边进程。
3月25日,王毅会见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更重要的是,中方此访中明确表明,中方不追求所谓“单极亚洲”,尊重印度在地区的传统作用。这似乎间接地回应了印度战略界人士的“担忧”,他们一直妄称中国在追求“单极亚洲”,辩称中国要在南亚取代印度的霸主地位。
中印边境局势仍然是双方会晤的焦点,双方的分歧也是显而易见的。王毅外长表示,中印要将边界问题置于双边关系适当位置,不应用边界问题定义甚至影响双边关系整体发展。而印度外长称只有边境地区恢复和平与稳定,两国关系才能恢复到正常。
印度的这一做法,明显是妄图巩固过去“蚕食”的中方领土,背离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历史。1988年中印关系正常化时,双方就明确将边界问题同两国关系整体发展脱钩。印方这一做法,更是背离了2005年签署的《中印关于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在这一协定中,第一条就明确规定,边界问题的分歧不应影响双边关系的整体发展。
双方还在一系列“旧问题”上进行了沟通,同意就深化经贸合作,便利人员往来,跨境河流水文交流等开展对话沟通。还对很多“新问题”上的立场进行了交流,在新冠疫情防控、乌克兰、阿富汗和多边事务交换了意见,取得的共识也是明显的,都认为应坚持多边主义,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以对话方式和平解决争端,严重关切单边制裁对世界经济及供应链安全的影响。
印度的策略调整?
这一访问,无疑为重启中印关系打开了基础。然而,对中印关系的发展仍然要保持谨慎的乐观态度。印度方面的调整,更多的是基于策略上的需要。这可以从印度故意释放出来的信号中看出来。
王毅外长同印外长苏杰生会谈了三个小时,涉及方方面面共同关心的议题,达成广泛共识。然而,印度却故意对外显示,访问似乎没有改善中印关系。而且印度还多次明确表示,此次访问是中国主动要求的,印度也没有正式对外宣告,最早却是印度媒体透露出来的。直至3月2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访问仍然是“没有可以通报的”。
究其原因,或许是印度国内反华氛围仍旧浓厚,印度官方不希望公布访问后导致一些反对力量介入。或许是,印度不希望给美、日、澳等国形成其正在同中国改善关系的印象。
同样的,印度总理莫迪也没有专程会晤王毅外长。印方辩称议程紧张,当日北方邦首席部长约吉要进行就职宣誓,总理莫迪及内政部长、国防部长辛格均要出席。
尽管印度装出一副“不得不”接受中国主动的姿态,但是实际上印度也在朝着改善中印关系的方向迈进,这已经成为印度的现实需要了:
一方面是美国拜登政府的战略精力由于俄乌冲突导致在欧洲方向被牵制了,定位在亚太的“印太战略”必然面临着将来美国可能战略投入不足的问题。而且,俄乌冲突后美国的对华政策似乎有改善迹象,这也是印度需要防备的。为此,近期印度迅速同日本、澳大利亚“对表”,互相通报、沟通对中国的政策立场,以协调一致的对华政策。
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与俄罗斯的战略关系,导致印度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与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持不同意见。而中印在俄乌问题上立场相近,都强调立即停火,回到外交和对话的途径,同时也担心像能源价格上涨等对本国的冲击。
正因为如此,中印关系的调整改善是可能的,但也是有限度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新一轮俄乌谈判将在伊斯坦布尔举行
2022-03-28 06:56 乌克兰之殇 -
泽连斯基:与俄方谈判中完全不会讨论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
2022-03-28 06:35 乌克兰之殇 -
马克龙与拜登“保持距离”:我不会用那种词
2022-03-27 23:15 乌克兰之殇 -
“把铁路修到加德满都”,加快!
2022-03-27 22:31 基建外交 -
卢甘斯克领导人:近期或将举行入俄公投
2022-03-27 21:29 俄罗斯之声 -
马斯克暗示考虑创建新社交媒体:推特言论不自由
2022-03-27 20:23 -
摆谱?莫里森拒见中国大使,又甩锅中国
2022-03-27 19:11 -
美媒:一趟欧洲行,白宫3次给拜登“擦屁股”
2022-03-27 18:41 乌克兰之殇 -
俄手机公司称正测试鸿蒙系统,华为回应
2022-03-27 18:41 俄罗斯之声 -
-
美媒:这次,沙特王储看到了报复美国的机会
2022-03-27 16:26 能源战略 -
接近监管部门人士:中美审计监管合作相向而行,努力寻求解决方案
2022-03-27 16:14 中美关系 -
俄乌开打粮价看涨,“中国准备最充分”
2022-03-27 15:10 乌克兰之殇 -
尹锡悦将在上任前派“政策协议代表团”赴美
2022-03-27 14:50 三八线之南 -
波兰前陆军司令称波有权声索加里宁格勒,俄方:很危险
2022-03-27 14:10 -
他俩明天下午5点会面
2022-03-27 13:46 三八线之南 -
拜登将对亿万富翁出手:征20%财产税,10年减少3600亿美元赤字
2022-03-27 13:13 -
时隔两周,绍伊古再次公开露面
2022-03-27 11:23 乌克兰之殇 -
“美军在欧洲不是为了和俄军发生冲突”
2022-03-27 09:57 乌克兰之殇 -
拜登在波兰竟称“普京不能继续掌权”,白宫忙否认
2022-03-27 09:48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92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31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67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00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57最新闻 Hot
-
“MAGA巨星”唱反调,“中国制造真的很棒”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