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典:古书画中现“简体字”,赝品?
关键字: 繁字体简体字之争传统文化在台湾民国粉古书画有简体字是赝品古玩字画鉴定简体字什么时候产生“民国粉”喜欢声称,繁体字是传统文化的积淀,而简体字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共产党的发明创造,没文化。在一部分港台媒体的过分渲染下,简体字被认定为是政治干预汉字发展规律的产物。因此,总有些过去的幽灵“借尸还魂”,试图通过召唤出一些旧时代的符号,树立想象中的所谓“正统”,比如“中华文化在XX”。他们甚至将简体字称之为“残体字”,把繁体字认定是“正体字”,从而质疑大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有人习惯性地认为,简体字取代繁体字是古今分界线,认为古代存在简体字是不合逻辑的。比如江西博物馆曾展出一批由厦门博物馆收藏的闽台籍和客居闽地书画家的优秀书画作品。在清代书法家苏廷玉的一幅行书四条屏中,出现了简体字“乱”的身影,就被认定为是赝品。经过媒体宣传,更加深了人们“以繁简、分古今”的思维定式。然而,这并没有什么道理。
“乱”字为简体
一些媒体以此为依据,毫不客气的斥其为赝品,并再一次抨击书画鉴定体系,引发了新一轮的信任危机。
仅仅凭借古代文物中出现的简体字就一定是赝品吗?简体字真的是媒体口中所说“现代才有”的吗?
近些年来,有一首讽刺简体字的“顺口溜”甚嚣上尘。“亲(親)不见,爱(愛)无心,产(產)不生,厂(厰)空空,面(麵)无麦,运(運)无车,导(導)无道,儿(兒)无首,飞(飛)单翼,有云(雲)无雨,开关(開関)无门,乡(鄉)里无郎,圣(聖)不能听也不能说,买成钩刀下有人头,轮成人下有匕首,进不是越来越佳而往井里走,可魔仍是魔,鬼还是鬼,偷还是偷,骗还是骗,贪还是贪,毒还是毒,黑还是黑,赌还是赌。”
而前年演员黄秋生一条质疑简体字的微博,更是将汉字简繁体之争上升到民族文明传承问题!
黄秋生 微博截屏
人们习惯性的认为简体字取代繁体字是古今分界线,认为古代存在简体字是不合逻辑的,也难怪好多人一口咬定江西博物馆展出书画是后人极为“蹩脚”的假货。也不乏黄秋生这样,借“繁简”之说,唱衰大陆的声音。
简体字自古有之
那我们且看看一些古代流传下来的东西。
隋代智永《真草千字文》影本中的“实”字
唐代怀素《自叙帖》中的“为”字
唐代柳公权《金刚经》拓本中的“礼”字
这些隋唐著名碑刻书法,就有不少简体字。上面媒体质疑的“乱”字,也在碑帖中出现过。最早的“乱”字简体字在马王堆汉简里就能找见,在欧阳询、颜真卿等人的唐楷里也有出现。
其实不仅是碑帖,唐代生活日用品中也经常出现简体字。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徐书婷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