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希光:如何在“一带一路”上讲中国故事
关键字: 一带一路中亚地区中东国家传播对外传播阿富汗巴基斯坦塔利班【作为中国新闻界早期用英语写作的记者,三十多年来,李希光教授坚持从中国角度出发,向世界传播中国故事和中国价值。他常年坚持“用脚做学问”,从1990年开始,一直沿着丝绸之路写作,对中东和中亚地区有自己的独到理解,是“参与对外传播实践年头最久的学者之一”。“一带一路”战略推行后,探索中国对外传播的新型交往方式成了李教授长期思考的问题。本文为4月11日,李希光教授在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成立会上发言稿,作者授权观察者网发布。】
李希光教授在玄奘西天取经的僧舍前做笔记
李希光:大家好。主持人王维佳常务副院长称我是“传播学领域参与对外传播实践最为积极和活跃的学者”。对此,我要补充一个几个字,我是“参与对外传播实践年头最久的学者之一”。
从1985年在中国社科院读英语新闻采编的研究生算起,我用英文写了整整三十年的中国故事,从给《中国日报》当自由撰稿人、新华社对外部记者、《华盛顿邮报》科学记者、《环球时报》专栏作者,差不过写了3000多篇英文故事。我采写过开饭馆的北京个体户、温州在北京打工的女鞋匠这些小人物,也采写过邓小平同志这样的大人物,也写过我妈妈。当柳传志在中科院计算所传达室小屋里创建联想公司时,我的故事最早让英文世界知道了“Zhongguancun(中关村)”“Legend(联想)”和“Liu Chuanzhi”(柳传志)这些名字。我采写过钱三强、钱学森这样的伟大科学家,也采写过方励之、曹思源这样有争议的人物。我最近写的一篇故事是上周《中国日报》(China Daily)发表的《我与巴基斯坦总统谈“一带一路”》(这篇文章由孙力舟、杨玺翻译,中文版在观察者网首发)。
回过头来看,我写的这三千篇多篇中国故事,如果单个去读,传播的多是个人的小故事,但是如果把这几千人的小故事合成一大集,可以说是一部真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的小百科全书,那就变成了国家大传播。作为一个对外传播工作者,在过去三十年里,我不仅在中国国内写中国故事,我更多的时间是在古丝绸之路上做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的对外和对内传播。从1990年开始,一直在沿着丝绸之路的沙漠路线、海上路线、草原路线、佛教路线和游牧路线写作,写了整整25年。我在清华大学教书的这16年里,每年暑期都带着清华学生跟着我一块沿着中亚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上课写作,不仅是学习中外交通史,更是让学生们作为中国对外传播的小使者进行丝绸之路的文化沟通与交流。
李希光教授在伊斯兰国家智库论坛主旨演讲,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右一)、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参议员坐在主席台上聆听
下面回答主持人王维佳教授给我提的问题。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政策上的转型给对外传播工作带来了哪些影响,面对新的国际形势,我们该如何更新对外传播的交往方式和话语体系。
对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型,我根据习近平同志去年秋天在中央2014年外事工作会议讲话精神,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推动对外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注重阐述中国梦的世界意义,丰富和平发展战略思想,强调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出和贯彻正确义利观,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赵启正同志在上午的演讲中说,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24个字表达,内容太分散,不能聚焦,而且其中并没有一个代表中国文化的字。他认为,应该把中国的核心价值观用汉字“和”来概括,和可以概括个人世界观、家庭观、社会观、国家观和天下观最美好的一面,如和美、和睦、和谐、和声、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煦、讲和、和约、和亲、和棋、和局等。我刚才跟启正说,应该再加上一个汉字“仁”。“仁”是人与人之间、邻里间、民族间、宗教间、国家最为高尚的价值观,如仁义、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宽仁大度、大仁大义等。而且“和”和“仁”不仅能很好地表达习近平同志有关新型国际关系的合作共赢的义利观,更可以创新性地翻译成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英文句子,便于对外传播。“和”根据其文字结构和字面意义,可以翻译成“Eat and let eat”(自己吃,也让别人吃);“仁”根据其文字结构和字面意义,可以翻译成“Live and let live”(自己活,也让别人活)。
“和”和“仁”深刻表达了从周恩来提倡的和平共处原则和习近平提出的“命运共同体”。各国之间必须坚持合作共存、相互关爱、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让“一带一路”成为沿途发展中国家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康庄大道。“和”“仁”还意味着,大国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反对大国为一己之私到别的国家和别的地区以各种借口制造对抗、制造冲突、制造流血、制造战争。
下面具体来谈一下我目前正在做的一项研究:“‘一带一路’的国家传播战略”。我的这项研究是《“一带一路”中东和中亚段的安全问题》。我一边研究安全问题,一边思考“一带一路”的外宣问题。我认为,中国对外传播的新型交往方式应该是:
1. 战略性传播
2. 精细化传播
3. 复杂化传播
4. 一国一策传播
- 原标题:“一带一路”的国家传播战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巴基斯坦: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432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357“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2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2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4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