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希光:写微博的都该学学唐僧
关键字: 新闻玄奘新媒体走在亚洲边地李希光第一篇 亚洲内陆的旅行记者
机长宣布飞机需要临时降落时,我与坐在旁边的漂亮蒙古姑娘相谈正欢。“飞机快没有燃料了。”他说。
所有的蒙古乘客都开始用自己的语言大声跟乘务员讲话。“乘务员说我们从乌兰巴托起飞前机械师给飞机加的燃料不够支持这次长途飞行。”我身边的姑娘冷静地向我解释道。
几分钟后,这架前苏联时代的螺旋桨式飞机在一条狭窄的、未修整过的土跑道上安全降落。这里是一个几个月前被苏联军队遗弃的旧军用机场。“苏联红军留下了几桶汽油,应该足够让我们飞到科布多。”机长试图让乘客平静下来。
加油期间我走下了飞机。广阔草原的另一边,我看到了一座古城废墟,高大的城墙裹在护城河中间。“那是什么?”我问道。“那是乌里雅苏台。”同机的一位蒙古外交部官员回答说。
乌里雅苏台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许多喜欢看清朝古装剧的中国人可能都听过。“你胆敢谋反,送你到乌里雅苏台。”我在一部关于雍正皇帝的电视剧中就听过这句话。
雍正帝1733年建造了乌里雅苏台作为军事要塞使用,并使之成为外蒙古的政治、商业与军事中心。从18世纪早期到20世纪早期,乌里雅苏台是外蒙古与西伯利亚南部最重要的军事要塞与最繁忙的买卖城。在其鼎盛时期,乌里雅苏台的要塞里曾驻扎3500人的中国军队,住着北平、天津和山西商人的买卖城包围着要塞。直到1911年外蒙古的贵族与宗教领导者以响应孙中山号召中国全部省份独立的名义,宣布从中国独立,成千上万的中国内地商人才被迫迁回内地。
乌里雅苏台是连接各个骆驼商队行进路线的十字路口。从其东部穿过杭爱山可以到达库伦(现在的乌兰巴托),西部穿过阿尔泰山脉到达新疆,东南部穿越戈壁沙漠通到北京,北部穿过唐努山可以到达唐努乌梁海。
我1992年到科布多的这次旅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项目的一部分,名为“丝绸之路的整体研究:对话之路”。
1990年夏天,我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青年学者,参加了UNESCO为期两年的丝绸之路考察。在世界著名的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艾哈迈德·哈桑·丹尼教授的带领下,我们考察了4条古丝绸之路:穿过中国西部的沙漠之路,从威尼斯到大阪的海上之路,位于苏联的草原之路以及位于蒙古的阿尔泰山路。我从西安出发,身上带着3台相机、500卷胶卷、1捆圆珠笔、1打新笔记本以及1个老式的打字机。陕西省省长白清才在西安的西门为参与考察的每一位学者颁发了1张唐朝官方的护照复制品,表示我们是合法的西行者。
但是1400年前,玄奘去往印度时却是偷偷摸摸地从西安出发,因为当时唐太宗禁止国人出关。玄奘说服了玉门关的守卫才成功偷渡出国。在中亚和南亚旅行了17年之后,玄奘回到西安,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在这本12万字的书中,玄奘描写了中南亚的地理、交通、气候、商品、人民、语言、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范围覆盖现在的新疆、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斯里兰卡。玄奘在书的开头写道:“我在这里叙述的从未被叙述过,并且和你们从前耳闻的有所不同。我的书记录了帕米尔高原之外的几乎所有地方。本书纯粹记录我所见到的,没有任何夸张或修饰。”
我不清楚玄奘是如何记录并保存下他的见闻的。在他的年代,并不存在可以随时随地记录的微博等工具。他一定有极好的记忆力。但是我并不相信自己的记忆。我随身携带记事本,现场记录下所有我看到、听到的有意义的细节,并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现在,通过微博或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普及,似乎人人都在写日记,但是与玄奘的写作相比,现在大多数作家写微博更多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偏见和愤怒,而不是记录历史。
第二篇 学习“慢新闻”的大篷车课堂
打开毡房的门,看到金色的阳光在图瓦共和国辽阔的草原上跳跃。明媚的晨光下,叶尼塞河在雪山脚下静静地流淌。这是我们抵达图瓦之后的第一个早晨,此前取得签证邀请花费了两年时间,路上则坐了7个小时的飞机加12个小时的汽车。
“起床了,你们这些懒虫。”我在营地里挨个毡房敲门,不想让学生错过这么棒的照相机会。我背着自己新买的尼康相机独自走到叶尼塞河河畔。1个小时之后我回到营地,所有毡房内仍没有起床的迹象。我推开了男生住的毡房的门。他们正躺在床上玩自己的苹果手机。
当今中国,许多人像我的学生们一样,习惯在床上看微信或微博。人们早上起床之后,没有时间上厕所、刷牙、洗澡甚至穿衣服。人们一边揉着眼睛,一边把枕边的手机打开。一天的生活从浏览微信或微博开始。中国人已经把人类本性从孔子所说的“食色性也”变成了网聊。为了努力成为第一个知道新闻并把自己的口水第一时间粘到一条新闻或微博下面,很多中国人每4秒钟就低头看一眼手机。他们一天至少低头200次,包括吃饭时、坐地铁时、开车时、读书时、开会时、听讲座时、做按摩时甚至做爱时。“如果我的大夫告诉我,我只能再活一分钟了,我会再最后看一眼微博。”某人在他的微博里写道。
紧跟脸谱(facebook)的脚步,微博和微信也傲慢地表现出“我们已经掌管了世界”的态度。要想在这个疯狂的媒体世界中生存下去,记者们似乎别无选择,只能通过热炒明星、性、丑闻、隐私和暴力事件来吸引眼球。中国记者和新闻教育者便是在这种媒体背景下进行报道和教学,也难怪关于“新闻正在死去”的讨论越来越多。评论家越来越怀疑新闻学能否作为深度学习与深度写作的一部分。
微博并没有掌管世界,微博最终会被一种慢新闻超越,这是一种有深度、有文化、教育性强、增长见闻、值得思考并且可读性强的新闻写作。
我运用自己在新闻领域学习、工作和教学的29年经验,在“慢新闻”的报道和写作方面进行了新生研讨课的试验——在亚洲边地的游牧路线或佛教旅行者路线上教学。老师与学生会在一个没有电视和网络,尚未被社交媒体过度渗透的地方采访1周。
在遥远、孤寂的亚洲边地开办为期1周的手工作坊期间,我让学生用亲自实践的方式学习中国古代的新闻写作艺术——“记”,即纯粹的描写与无偏见的记录,没有鼓动性的语言,没有意识形态标签,也没有隐藏的商业或政治议程。在踏上旅程之前,我会要求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新闻式作品,如佛教旅行者法显于5世纪早期写的《佛国记》,以及玄奘于7世纪写的《大唐西域记》。在这些早期的新闻类作品中,学生会学习到新闻写作中最基本的要素——“记”。这些书不是历史的“第一稿”,而是作为历史的终稿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记录。举例来说,为了确保自己的记录精确,玄奘用他的步长来测量距离。在他17年跨越138个国家的旅行中,他测量的误差小于1英里(约1.61千米)。
法显和玄奘的写作是叙述性的旅行日记,即对其旅行经历的仔细记录,写作中包含丰富的地理与人文信息。他们用自己的一手观察来描写中亚与南亚,书中充满了不寻常的景象与生动的细节。如果翻译成现代汉语或者英语,这些文字绝不会枯燥无味,而是非常吸引人且容易阅读的。
2013年夏天,我带着20名学生沿着法显《佛国记》中的路线踏上旅程。书中详细描述了这条古代佛教朝圣路上沿途的地理、交通、气候、商品、人民、语言、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通过将法显的记录与学生的旅行笔记相比较,作者让学生自己发现他们写作中的不足,以及观察、聆听上的问题。
与现代新闻强调批评一切、怀疑一切、轻蔑他人、侵犯隐私不同,在法显和玄奘诚实的写作中,法显和玄奘倡导同情心和慈悲心这种人类的普世价值。作者教导学生,同情是好新闻的核心。新闻写作和新闻报道不是给人带来痛苦与摧毁他人平静的生活和幸福,而应该是摧毁他人的痛苦。好的新闻永远是在苦海中飘零的人的避难所。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钟晓雯
-
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33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686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5“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1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1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