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军:县委书记们的多重面相
最后更新: 2023-04-04 11:31:41【导读】 县委书记是中国政治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在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社会公众与理论界对县委书记群体的了解与研究长期不足,对他们参与基层治理的实情和困境,更缺乏直接认识,以至于造成县委书记的两极化形象。本文作者李克军曾任县(市)委书记达9年,具有长期基层工作经验,对县委书记的行动逻辑与个中苦衷感怀至深。
本文为作者在2021年8月11日晚共识国际讲坛演讲的文字整理稿,原载于微信号“修远基金会”。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观察者网转载此文仅供参考。
【文/李克军】
序言
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借助共识论坛这个平台,就县委书记多重面相这个话题与大家进行交流。
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话题,主要有三点考虑。
第一,我曾经在两个县市任县市委书记8年半,之前又当了9个月的代县长,退休前后又对县委书记的行为逻辑进行过一些调查研究,写了一本有关县委书记主政方略的小书,可以说对这个群体比较熟悉。
第二,大家都知道,县级政权在我国政治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固本强基的特殊地位,县委书记是县级政权的核心人物,他们的工作涉及国家治理、地方治理、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处于宏观决策和微观操作的结合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交汇点。他们既是主政一方的地方官员,同时又是和群众距离最近的基层干部。县委书记有很多名头,大家都知道,社会上对县委书记的称呼挺多 ——“父母官”、“县太爷”、“一把手”、“芝麻官”、“土皇帝”、“山大王”,等等,这些称谓虽然有褒有贬,而且也不尽准确,但是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这个群体的一些特点。
所以,我认为县委书记不仅是县域政治的活标本,而且是中国政治的活标本。从一定意义上说,如果我们把县委书记真正读懂,进而把县级政治真正读透,就可以对我们中国政治的现状和未来走向有个大体准确的判断。相反,如果我们对县委书记的思想和行为、他们的主政方略一知半解,任何有关中国政治的研究都难免处于雾里看花或者隔靴搔痒的状态。
第三,尽管我们各级党委都一再强调从实际出发,一些学者有关中国政治的研究也很注重田野调查,但是我觉得在理论研究和公众的舆论中仍然存在着有悖于实事求是原则的倾向。比较突出的就是过分重视文本演绎,就是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总从文件怎么说、领导讲话怎么讲来出发,而且过于追求完美。一般我们常见的有关县委书记的文章,甚至有的文件和领导讲话,往往都高调阐述县委书记应该怎样做,很少顾及他们可能怎样做,更没有去认真考察他们正在怎样做、为什么只能这样做。这是一种倾向。
还有一种倾向就是简单化的思维、脸谱化的研究,往往是按照非此即彼、非白即黑、非优即劣、非清即贪这样的简单思维去评价县委书记这个色彩斑斓、非常复杂的群体,因此偏离实际。
基于这三点考虑,我根据自身的经历、感受和调查观察,今天着重谈谈县委书记的多重面相,力图帮助更多的朋友了解这个特殊的群体,进而管中窥豹、举一反三,探讨地方和基层治理转型的路径。
比较遗憾的是,我已经离开县级领导岗位17年,退休10余年了,再加上年过七旬、老眼昏花、头脑笨拙,所以我谈的东西里偏颇、疏漏甚至是错误在所难免,真诚地欢迎大家的批评。
对于县委书记思想、行为的多重性,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去探讨;今天我着重从四个方面来分析,最后再就如何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规范县委书记权力运行谈点粗浅的不成熟的个人看法。
“天使”还是“魔鬼”?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你这个题目也有点想当然了,没人说县委书记是天使,也没人说县委书记是魔鬼。的确,很少有人这么直接说,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对县委书记的宣传和认知存在着天使化和妖魔化这两种倾向。
天使化的倾向,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县委书记的要求过于理想化,追求高大全。记得几年前,我上哈尔滨市委组织部去办事,看到一位副部长让他的部下复印一篇文章,题目是《县委书记的长、宽、高》。我草草浏览一遍,确实感觉到文字华丽、语言生动,我是写不出来。但是从内容看,不敢恭维。这篇文章用“长、宽、高”三个字来形容县委书记的品质和境界,当然也是应然,就是应该达到的品质和境界;一口气写了十大方面,而且都是用的极致词汇。包括:独当一面的特长、通盘考虑的专长和处事沉稳的擅长;眼界宽、知识面宽、胸襟宽;理论素质高深、谋篇布局高远、工作艺术高超、道德情操高尚,等等。可能我这个人思想境界比较低,我觉得不要说一个小小的芝麻官,就是封疆大吏如果哪个人能做到这些说法的十分之七八,我说他也是千古圣人了,千古流芳了。
可能受那篇文章的影响,有一个省的前省委宣传部长写了一篇《领导干部的度量衡》,说的是“领导干部”,没说县委书记,但显然也包括县委书记。也用三个字,整出十一个非常新颖别致的说法,比刚才说的那篇还多出一个;仅一个“量”字就弄出来“敢为人先的胆量”、“宠辱不惊的气量”、“宽容忍让的肚量”、“从善如流的雅量”这么四个方面。
我觉得这两篇文章比较典型,是豪华体例、文字游戏的文章。我们再翻看一些省市委书记关于县委书记队伍这方面的讲话,或者某些县委书记表态性发言,虽然没有这两篇文章这么豪华,但是也存在着层层加码、调门偏高这种倾向。这是天使化的一个表现。
天使化的第二个表现,就是在干部考核,特别是典型人物的宣传中刻意拔高、妙笔生花,这样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我举一个例子,在群众路线教育期间,中部有一个省总结出了一个典型,给这个典型起个名叫做“腊北现象”——我这个腊北用的是化名。以这个为内容做了一个专题电视片,刻录成光盘,不光在电视里放,而且一直放到基层组织。多家新闻媒体跟踪进行报道,对时任腊北县的县委书记田丰——这也是化名——进行了高调热捧,用了很多极致词,比如“思想再造”、“用人奇招”、“县级政改的大胆试水”、“现代社会治理的成功探索”,等等。这些溢美之词全都用上了。但是半年以后,省纪委突然宣布田丰因涉嫌严重违法违纪被查。这就弄出了笑话。这是我说的天使化的两种倾向。
妖魔化的倾向,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公众舆论之中,一个表现是夸大县官的贪腐程度,认为洪洞县里没好人。2010年6月网络上热传一个帖子,说“县委书记一年可捞400万,还具体说出几大渠道。在某大网站,几万人浏览,144个人回复。我查看了一下这些回复,只有1个人说不都是这样,其余的全是赞同这个帖子,而且是一片怒骂声。某网站的网友对这个帖子进行投票,554人支持,2人反对。这是妖魔化的一个表现。
第二个表现,只要出现官民冲突或其他热门事件,只要涉及县委书记,各方舆论便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板子打到他们身上。赞扬县委书记或者为县委书记做点辩解的这样的言论,往往遭到围攻。丑化县委书记的某些谎言、谣言,很少有人怀疑。比如,就在前几年,网上热传一个消息,说某省级领导到矿井视察,跟随的县委书记吓哭了。这明显很荒诞。后来经过调查,纯属谣言、子虚乌有。但是这个帖子一度火爆。还有一个影响比较大的媒体,什么商报,也跟着起哄。
再看艺术作品中,我觉得从古代的包公戏到现在的一些反腐剧,清官和贪官都是泾渭分明。从艺术的虚构性、典型性来看,这或许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类剧往往能受到热炒。我想,这说明社会上的清官情结、人治思维仍然很严重。记得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那时候在松花江地区工作,在东北师大读政治教育函授。有一年暑期去面授,给我们讲课的一位老师谈到当时的一个电视剧叫《新星》,那是眉飞色舞、赞不绝口。听他这么一说,我回到家里就从头到尾看了这个电视连续剧;对剧中的主要人物李向南,我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激动的程度也可以说差不多“热血沸腾”了。后来对基层的情况或者县域政治了解多了一些,特别是自身又到县级领导岗位上工作多年,深切感到这种把一个县的兴衰、把老百姓的祸福押宝押到一个人身上的思维,是不符合实际的,而且和我们说的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是完全相悖的。普通公众有这种清官情结、人治思维,倒也没啥大惊小怪的;东北师大教马列主义的老师也是这样的思想水平,我觉得有点令人悲哀。
电视剧《县委大院》
我本人当了接近9年的县委书记,可以说多次程度不同的被妖魔化过,也被天使化过。我这里讲印象比较深、到现在没有忘的紧密相关的两件事。
有一年冬天,北京来了两位记者到我办公室采访,谈完话后饭也不肯吃就走了,不几天北京两家报纸就刊发了反映延寿县农民负担的报道。应该说有些事实是有根据的,但是这个报道回避了诸多的政策性因素和我们县委县政府减轻农民负担所做的工作,特别是对我的那些话断章取义,看了那篇报道就感觉我是一个不顾群众疾苦、高高在上的官老爷。
不久又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半年左右时间后,新华社黑龙江分社的党组书记领几个记者到延寿县采访农村工作,可能听到县乡一些干部说我这个人比较实在,就写了一篇报道,题目叫“县委书记的政绩观”,发在新华社通讯内参上。省委一位副书记看了这篇报道之后就做了批示,让组织部、纪检委、宣传部,几个部门一番调查,说还行;在一天,由省委宣传部统一协调,《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还有电视台,共计七家新闻单位同时推出这篇报道。
这篇报道,总的看内容基本上属实,但是也存在着人为拔高和过度溢美的成分。比如文中说,我为了向农民传授科学技术,带领几大班子成员吃住在农家。这纯属子虚乌有,没有的事。农民学习科学技术需要我们领导干部去到屯子里传授吗?怎么说也不太可能。另外说,说我“夙兴夜寐地为造福一方百姓奔波操劳”,还有“李青天”之誉。这些是言过其实。更有趣的是,这篇报道用了较长的篇幅,专门写我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事还是那些事,人还是我这个人,前后两篇报道却是天壤之别。
这里需要和大家说明:我反对县委书记宣传、研究中的天使化和妖魔化的倾向,但并不完全否定在这个群体中确有可以称之为天使这样的模范人物,比如焦裕禄、谷文昌、王伯祥等,也不否认确有寡廉鲜耻的魔鬼式的贪官,比如媒体披露的“三光书记”。但是,我认为天使般的顶级典范毕竟凤毛麟角,“三光书记”或者“五毒书记”这样的魔鬼式的贪官也是举国罕见。
包括受到表彰奖励的典型和落马被查的官员在内,绝大多数县委书记们,他们尽管也有优劣之分和良莠之别,但是思想和行为都具有多面性,也可以说具有“天使”和“魔鬼”的两重性。
- 原标题:李克军:县委书记们的多重面相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姜丽明被开除党籍:“逃逸式辞职”和政商“旋转门”典型
2023-04-04 11:08 廉政风暴 -
重庆一小学生校外坠亡,当地教委通报
2023-04-04 09:41 -
地方一季度发债已超2万亿元,同比增长15.6%
2023-04-04 08:41 地方债 -
重庆市委书记会见马英九
2023-04-04 07:58 两岸关系 -
60岁男子在大唐不夜城猥亵他人,西安警方:拘留十五天
2023-04-04 07:10 -
海南舰已具备更精准两栖投送能力
2023-04-04 07:10 中国海军 -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一般到偏差
2023-04-04 06:48 -
陈吉宁今天会见国际航运公会主席伊曼纽尔·格里马尔迪
2023-04-03 21:27 上海观察 -
孙国友女儿回应相关争议:每年从矿场得到1000万不属实
2023-04-03 19:40 -
世界顶级公路自行车赛回归长三角,Ride Like A Pro览尽江南春色
2023-04-03 19:28 -
吉林省吉林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孙维国被"双开"
2023-04-03 18:44 廉政风暴 -
西藏米林、错那撤县设市
2023-04-03 18:33 -
外交部回应蔡英文窜访中美洲:希望有关国家认清大势
2023-04-03 16:22 台湾 -
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最新消息:锚定2025年9月开学招生
2023-04-03 15:23 中俄关系 -
“你骂我妈干嘛”!员工回怼客户被解雇,法院判了
2023-04-03 14:14 -
卫安娜: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我对中国的未来非常看好
2023-04-03 14:07 老外讲故事 -
上药康希诺新冠疫苗将停产?记者实地探访
2023-04-03 14:06 抗疫进行时 -
上海警方:一男子因家庭矛盾将妻子杀害,已被刑拘
2023-04-03 13:30 依法治国 -
公安部:2022年全国因公牺牲民警308名、辅警179名
2023-04-03 13:17 -
专家:今年考研报名人数474万,录取率不超两成
2023-04-03 10:33 最难就业季
相关推荐 -
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评论 50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评论 108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评论 251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评论 128“损失惨重的100天”,他俩会掰吗? 评论 88最新闻 Hot
-
“没有好消息,但他是靠经济议程当选的,那问题就来了”
-
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
内阁“鼓掌欢送”,特朗普:委屈你了
-
无罪判决被撤销,李在明参选韩总统之路再添波折
-
为什么丧亲也成了婚恋中的“劣势”?
-
日本急着跟特朗普签协议:中国都说你不可靠啦
-
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
黄仁勋劝特朗普:得改,中国紧追其后
-
爱尔兰瑞安航空想买C919,美国有人先跳起来
-
特朗普:他们都讨厌我
-
“美国鼓励印巴合作”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
“如果没有人口大国愿意派遣兵力,这一计划将是死路一条”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美国负债超33万亿美元,没钱补贴欧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