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熊:《英伦对决》里“007”为何当了女王的官 却恨英国?
关键字: 英国北爱尔兰独立新芬党1922~1923年间,在英国的成功挑动下,爱尔兰爆发内战,造成的伤亡远远大于反英起义
血腥的内战持续了一年,其导致的伤亡远远大于长达三年的反英起义。条约派获胜,但该派、也是整个爱尔兰独立运动的统帅柯林斯已被加入反条约派的老战友杀害。这是继美国内战之后,又一场爱尔兰人打爱尔兰人的倒霉战争,双方的后代以后还要在同一个国家里生活下去;更尴尬的是,后来二战爆发,战时内阁(首相又是丘吉尔)从稳定后方的大局出发,慨然允诺爱尔兰自由邦在战后彻底独立,甚至可以商量北爱独立。这次爱尔兰人的运气还行,丘吉尔在战后的选举中失利,上台的工党政府于1949年承认了爱尔兰共和国的主权。
而北爱尔兰的地位没有任何变化。占该地人口35%的爱尔兰人,包括不少内战中跑过来的反条约派,一直坚持统一全岛的目标,新芬党、共和军在这里一直暗中活跃。60年代末,西方国家左派激进力量崛起,北爱尔兰也是风起云涌,新芬党—共和军也再次分裂为相对温和的“正式派”和主张反到底的“临时派”。这一次双方都倒是吸取了二十年代内战的教训,正式派干脆温和到底,放弃了一切武力,后来自然消亡。临时派也就是电影的UDI则坚持武装斗争,发起了一系列震惊英国的暴力行动,甚至炸死了二战名将蒙巴顿元帅(当然这位也是个埋雷好手,1947年他主持的印巴分治,过程中死的人比苏联在二战中都多),也遭到了英国政府的严厉报复。双方的大行动,电影男主人公和女部长通电话时已经背了一遍,全是真的,笔者就不再赘述了。
新芬党主席,临时派领袖盖瑞·亚当斯
年轻时代的亚当斯(戴眼镜者)
布鲁斯南在影片中的扮相,何止是含沙射影,简直就是精确制导……
片外的布鲁斯南,可见电影中的扮相是精心设计的
许多网友指出,电影里的轩尼诗先生,影射的就是现实中担任新芬党主席34年之久的临时派领袖盖瑞·亚当斯。而从剧照来看,这岂止是含沙射影,简直是精确制导。下面三张图上只有两个人,分别是亚当斯本人、布鲁斯南演的轩尼诗(布鲁斯南也是爱尔兰人,片中的爱尔兰生蚝味英语是布鲁斯南本色配音的)、片外的布鲁斯南,谁模仿谁不言而喻。当然不同于电影的是,亚当斯是爱尔兰共和国的议员,但没有当过、也不可能当上英属北爱首席副部长(这是爱尔兰裔在北爱的最高官职,首席部长永远是英裔),因为此官要有英国国籍、宣誓效忠英女王,而亚当斯没有英籍、更不可能效忠英国。不知是不是巧合,《英伦对决》电影的英文名是The Foreigner,意为外国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堵开源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75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