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雷特维·奥普库:西方国家在非洲的“软实力”,一点也不“软”
新殖民主义从未离开非洲
1884年,为了避免欧洲人之间的争斗、维持殖民的效率,欧洲殖民者们在柏林召开会议,在没有一名非洲人参会的情况下,瓜分了非洲大陆。今天非洲地图上异常平直的国境线就反映了殖民者自行划定的利益边界。从1950年代起,非洲大陆掀起了民族解放的大潮,各个非洲国家纷纷从殖民者的统治下独立。1980年津巴布韦的建国,标志着欧洲人在非洲的殖民历史已经从名义上结束。
然而事实上,欧洲人(以及他们的后裔,美国的白人精英)从未离开非洲大陆。尽管名义上不再是非洲殖民地的宗主国,西方发达国家仍然通过军事、政治、商业、金融和意识形态等手段控制着非洲各国。当卡扎菲试图和其他几个伊斯兰石油国家一起建立美元之外的石油结算机制,西方国家立即通过颜色革命和直接军事干预颠覆了利比亚政权。从利比亚流出的武器和武装分子随后成为了马里[11]和尼日利亚[12]极端势力的重要源头。
今天美国在非洲有至少30个军事基地[13],法国有至少11个。2013年,法国以反恐名义军事介入马里,在该国驻扎了5000名军人,尽管马里恐怖主义加剧正是因为北约军事颠覆了利比亚政权。当然这些军事力量的存在都是为了维护发达国家在非洲的利益,尤其是对自然资源的控制。例如法国在尼日尔的阿尔利特(Arlit)小镇驻军,因为这里所产的铀矿是法国所需的战略性资源[14]。每三个在法国点亮的灯泡,就有一个由这个小镇所产的铀提供能源。
非洲是一片丰饶的大陆。这片大陆拥有全世界40%的黄金储量、90%的铬和铂、46%的钴,以及丰富的钻石、铀、镍、银等等贵重的战略性矿藏。非洲已探明天然气储量620万亿立方米,其中尼日利亚一国就占200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世界已知天然气储量的1/3[15]。津巴布韦、民主刚果、加纳、纳米比亚和马里总共拥有438万吨锂资源。锂是制造新能源车所用的电池的核心原材料。刚果一个尚未开采的硬岩锂矿据称勘探目标高达12亿吨。来自澳大利亚的AVZ矿业公司说“就好像刚果被这块神奇的陨石击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和最高等级的矿藏”[16]。这听起来就像漫威电影《黑豹》中的剧情,唯一的区别是,现实世界里的非洲国家对他们自己土地上的资源毫无掌控力。
仅有2200万人口的布基纳法索,每年仅黄金一项矿藏产出价值就超过20亿美元,然而这些自然资源带来的利润都被欧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矿业公司抽走了,该国40%人民每日收入不足2美元[17]。全世界60%尚未开垦的可耕地在非洲,然而非洲却需要进口粮食[18]。他们的军队保障了他们的资本家不仅掌控非洲的资源,而且将债务强加给非洲。非洲债务总量的35%来自西方私营资本,平均利率为5%[19]。作为对比,中国仅拥有非洲国家债务的13%[20],平均利率仅为2.7%。在COVID-19疫情期间,中国减免了17个非洲国家的23笔无息贷款债务。在此前的20年中,中国已经取消了34亿美元对非洲的贷款,并重组了约150亿美元贷款[21]。然而在非洲流行的媒体叙事却是中国给非洲造成了“债务陷阱”。
人们经常谈论西方国家在非洲的“软实力”,然而这些殖民者在非洲的影响力丝毫不“软”。欧洲人的语言在非洲被广泛使用,非洲人习惯于从欧洲人那里获得信息,这是数百年血腥暴力的殖民统治、教育系统和官方宗教被殖民者完全控制的结果。今天,非洲最有影响力的媒体是英国的BBC、美国的CNN和法国的24新闻台。本地媒体照搬欧美媒体的叙事,接受欧美媒体和非营利基金会的资助。相比之下,中国媒体在非洲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其结果就是,尽管中国向非洲提供了大量支持,中国的形象却遭受严重的扭曲和妖魔化。
西方媒体机构显然正在从长远和战略角度考虑非洲的思想斗争。他们正在战略性地切入非洲的传媒基础设施,使他们能够继续主导非洲大陆的舆论,即使新闻消费的关键平台开始由广播或电视转向手持电子设备。2020年,一个名为“非洲公共利益媒体倡议”(Africa Public Interest Media Initiative,APIMI)的项目计划在未来10年投入80亿美元,建立覆盖非洲37个国家的媒体平台,在这个项目背后的支持者包括哈佛大学、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BBC等。这个项目折射出西方殖民者继续稳固和强化其在非洲影响力的决心和动力。
在西方新殖民者全方位的影响下,非洲国家看似“独立”的政权往往并非真的具有独立性。例如赞比亚总统哈凯恩德·希吉莱马(Hakainde Hichilema)在2021年选举中接受了布伦瑟斯特基金会(Brenthurst Foundation)的支持[22]。该基金会背后的资助者是南非钻石巨头戴比尔斯的母公司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 plc)——从这个名字不难看出该公司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亲密关系。主持该基金会的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卢塞贡·奥巴桑乔(Olusegun Obasanjo)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制度的信徒,曾被认为是“尼日利亚美国化”的主要推动者[23]。尽管中国与赞比亚有着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但西方国家在总统背后的支持可能会影响赞比亚在关键问题上的政治立场。在去年12月的美非领导人峰会上,加纳总统纳纳·阿库福-阿多(Nana Akufo-Addo)请求美国出兵干预布基纳法索[24],这一态度显示出当地执政精英对西方的依赖。
纳纳·阿库福-阿多(资料图)
泛非主义:非洲的希望
非洲人民反抗殖民者的斗争从未停止。1945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召开的第五届泛非大会上,夸梅·恩克鲁玛和乔莫·肯雅塔等来自不同国家的独立运动领导人共同提出非洲国家独立的呼吁。1957年,加纳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恩克鲁玛宣称加纳的独立“必须与非洲的完全解放联系在一起,否则就毫无意义”。泛非主义不仅强调非洲国家的独立,而且呼吁劳动者——工人和农民——团结和反对资本统治。从这个意义上,泛非主义不仅仅是“非洲的民族主义”,更应该称其为“非洲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泛非主义的号召下,非洲五十多个国家相继获得独立。但这场驱逐殖民者的革命从未真正结束。西方殖民者仍然以各种方式影响和控制着非洲。发生在马里和布基纳法索的反抗反映了当地人民朴素的反帝国主义要求。但不论马里的戈塔(Assimi Goïta)还是布基纳法索的特拉奥雷,他们代表的仍然是封建性质的军事政权,而不是真正服务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政权。由于缺乏明确的政治主张,这些军政府未来仍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被西方势力颠覆,或是被国内更激进的力量颠覆。
在这场正在发生的文明冲突中,激进的伊斯兰教和西方殖民主义的反动势力都被公开动员起来,而且资源充足。唯一具有前瞻性的文明选择是泛非主义,这也是在整个非洲大陆得到大众支持的方案。但是,在这场冲突中,有组织的泛非主义力量在哪里,谁支持他们?
去年12月,在历时两年的咨询和动员过程之后,西非各地有影响力的泛非主义劳工、性别、青年、文化、媒体和政治组织的约100名代表在加纳的温尼巴开会,并成立了西非人民组织(West Africa People’s Organization,WAPO)。西非人民组织通过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在解决西非地区问题时加入泛非主义价值观和议程。 西非人民组织刚刚起步。 鉴于多年来新自由主义在西非的冲击几乎没有受到挑战,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使命。意识形态斗争、特别是媒体战场的斗争,将是该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2月22日,中国发布了《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25]。该文件指出:各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携手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尖锐的矛盾:西方帝国主义强国日益衰败,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崛起。以北约为代表的帝国主义阵营不会轻易放弃其全球霸权地位。他们会在各个地区制造混乱和战争,借此延续其已经奄奄一息的殖民主义利益链条。西非的紧张局势是这一尖锐矛盾的具象投射。只有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团结起来,共同为反对帝国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西非、乃至非洲的局面才可能迎来转机。
- 原标题:西方国家在非洲的“软实力”一点也不“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杨珈媛 
-
马来西亚总理:中国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
2023-03-09 08:42 中国外交 -
联合国秘书长一年内第三次访乌,强调谷物倡议需继续延期
2023-03-09 07:59 乌克兰之殇 -
德国曾于1月搜查一嫌疑船只,德防长称不能草率下结论
2023-03-08 22:58 观察者头条 -
俄“瓦格纳”集团创始人:已控制巴赫穆特东部
2023-03-08 22:30 乌克兰之殇 -
中方为债务重组开绿灯,“对斯里兰卡来说至关重要”
2023-03-08 21:58 中国外交 -
前选美皇后偷酒,过程还挺“惊险”…
2023-03-08 21:48 -
“美国提议,日韩态度积极”
2023-03-08 21:43 三八线之南 -
“中国模式正激励所有发展中国家”,贝宁总统这话扎心法国主持人
2023-03-08 21:28 -
澳大利亚铸币厂回应:黄金纯度和价值没有问题
2023-03-08 20:14 -
美国拟明年11月开展载人绕月飞行任务,登月任务也在计划中
2023-03-08 19:45 航空航天 -
叙利亚一机场遭以色列空袭,为运送地震救援物资的主要渠道
2023-03-08 19:25 -
“在这里,俄罗斯将挑战美国”
2023-03-08 17:33 -
连续数十年性侵公司旗下男生,日本偶像教父再被曝惊天丑闻
2023-03-08 17:26 -
“俄罗斯人清楚认识到人类分为男性和女性”
2023-03-08 17:16 -
“绝非偶然”,时隔3天“毒列车”运营公司又出事
2023-03-08 16:49 -
纽约一中餐厅遭打砸,目前无人被捕
2023-03-08 16:39 -
韩贸易代表赴美,或就“芯片法案”表达不满
2023-03-08 16:10 -
加拿大将调查中国“干预”大选?毛宁:没兴趣,很可笑
2023-03-08 16:00 中国外交 -
中方将捐款20万欧元用于保障乌克兰核设施安全
2023-03-08 16:00 乌克兰之殇 -
国会上空升“破旗”引不满,澳大利亚政府:暂时换不了
2023-03-08 15:51
相关推荐 -
“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评论 121她对美放狠话,还提到欧盟的“实力地位” 评论 258美媒竟来碰瓷:解放军这次演训,“是在考验美国决心” 评论 189围岛集结、多向抵近!现场视频来了 评论 195美国学者开始“流亡” 评论 151最新闻 Hot
-
“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
特朗普明天将在白宫开会,讨论TikTok命运
-
“白宫正研究:丹麦给格陵兰6亿,我们加价”
-
美国司法部要求判他死刑:让美国再次安全
-
她对美放狠话,还提到欧盟的“实力地位”
-
“欧美关系搞砸了,欧盟准备以自己的方式应对中国 ”
-
周一鸣接棒港警“一哥”
-
他演讲超25小时,狂喷特朗普马斯克
-
解放军围岛演习,菲军方乱插嘴
-
拉夫罗夫:俄美准备举行新一轮会谈
-
魔幻!白宫发言人居然来了句:美国被剥削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啦
-
俄乌冲突以来首次,俄总统特别代表或将访美
-
“斯塔默这么努力地讨好特朗普,但没回报”
-
特朗普最新对朝表态
-
美媒竟来碰瓷:解放军这次演训,“是在考验美国决心”
-
“一些政府打电话来问:中国已深耕十年,我们咋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