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华:市场化债转股如何以史为鉴?
关键字: 债转股债务企业债信用风险不良贷款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国庆节后,国务院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酝酿半年多的债转股方案终于落地,引起了各界对“债转股”的热议。
文件中规定银行应当通过将债权转让给实施机构,再有实施机构进行转股交易。而交易的标的对象企业、模式、价格、资金、股权退出等方面,都以市场化、多样化的选择。相比1999年的“政策性债转股”,这是一个“市场化债转股”纲领。
笔者半年前在观察者网撰文《银行放贷成股东 万亿“债转股”是洪水猛兽?》中,已对债转股有一般性的讨论,本文更多地来谈谈问题和对策。
债转股简单点说,就是企业还不出贷款后“卖身抵债”(出让股权抵债),跟古希腊的债务奴隶制是一脉相承的,只是这里卖的不是自然人的所有权,而是企业法人的所有权。本轮债转股出台的直接背景,是信用风险的蔓延。
为什么要搞债转股?
在经历了出口导向型经济与房地产经济带来的十几年繁荣后,中国的银行不良贷款率大幅度下降,直到近两年才略微抬升。而1999年政府推动的第一次大规模债转股已尘封在历史中,人们对债务风险的感觉日渐迟钝。各种“刚性兑付”信仰充斥金融圈,为信托经理和债券交易员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这样的局面延续了很多年,信用风险仍在酣睡。
直到2014年3月超日太阳能首度肇事,在公司债券上违约。由于超日及随后违约的均为民营企业,当时市场仍坚信国有企业信用。
随着2015年4月央企兵装集团子公司保定天威债券违约,市场又转而相信地方国企信用这根救命稻草。打脸来得也很快,仅过了4个多月地方国企吉林粮食集团就违约了。随后债券违约事件层出不穷,国有企业违约的魔盒就此打开。
银行贷款方面,虽然近年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在2%以下,但银行有许多方法可以藏着不良贷款(见笔者旧文《银行不良率上升 该不该担心?》),真实的信用风险变化从债券市场上已更为真实地反映出来。
国有企业的违约风险尤其凸显,渤海钢铁1920亿债务重组,广西有色负债145亿破产,东北特钢负债443亿破产……对于民营企业的倒闭和信用违约,政府也许还能让市场自行消化处置;而对于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的集中暴露(尤其是关系国家工业基础的大型重工企业),政府显然不会坐视不管。
配合“供给侧改革”背景,本轮债转股政策也就出台了。
上一轮债转股成功了吗?
上一轮债转股的模式很简单。财政部先用4个100亿成立东方、华融、信达、长城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通过跟央行借款、向银行发债,以超低息2.25%借了1.42万亿,用于购买银行的不良贷款,可谓无本万利的生意。
不良贷款到手后,按照国家经贸委的目录,一家家谈妥转股条件后成为阶段性股东。当时定的是10年内退出,后来退不出来,大部分股权现在还拿着。
从实施效果来看,短期效果还是有的。首先,转股企业的负债压力和亏损局面得到缓解。据国家经贸委统计,债转股企业自2000年4月份开始停息后,当年即减少利息支出195亿元;企业盈利快速回升,80%以上的企业当年即实现扭亏为盈。
其次,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大幅降低,从1998年55%的历史高位降到2004年的34%逐步下降到目前的2%以下,资产质量明显提升。最后,作为转股通道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则赚取了超过3倍的高额收益。
但拉长时间看,结论就有所不同。
一方面,企业经营管理改善有限。债转股后由于阶段性股东的定位、地方政府控制等原因,资产管理公司很少能有效介入企业管理并改进企业经营,企业绩效改善有限,可能再次陷入债务危机。
幸运的是,2002年后出口导向型经济与房地产经济带来了十几年的繁荣,风口上的猪满天飞,强劲的需求增长掩盖了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落后。而在当前,出口早已不是增长主要动力,地产周期也已见顶回落,问题就再次暴露出来了。
目前产能过剩行业的不少大型国企都是上一轮债转股的老面孔。例如负债443亿破产的东北特钢,前身就是实施过债转股的大连钢铁。
另一方面,资产管理公司并没有能如愿成为“阶段性股东”,债转股十几年后,资产管理公司成功退出的债转股投资仅占1/3,许多还是转让给地方国资委。剩余的2/3投资由于资本市场的落后,仍无法实现退出,欠央行的6000多亿也就一直躺在央行账上(已由财政部担保免息),欠国有银行的债券也已续期10年。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