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旧制度与大革命
近来,中国出现了一波“托克维尔热潮”,其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成了关心中国命运的文化精英热议的话题,王岐山也推荐阅读。“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人们读史,总希望能对解决当下问题有所启发。然而,托克维尔对大革命的认识是否全面,革命前的法国与当代中国是否类似,历史又能否比附?
-
如何理解我们数千年的革命?
怎么理解我们的数千年的革命?我想到了商君、孝公于陇山发奋图强,想到了卫青、霍去病跃马河西走廊,想到了唐代的关陇府兵和陇西的大漠孤烟,想到了王阳明时代的美洲发现,薯类、白银流动造成的世界体系,想到了康熙皇帝挥师准格尔……
-
家长称“请刘胡兰离孩子远一点”,老师这样回复
近日,山西大同小学生在课堂上朗读《刘胡兰》课文读哭的视频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某些媒体和网络大V发散性地再次将议点引导至“刘胡兰是否该走进中小学课堂”上;与此相呼应的是,几年前网络上学生家长和老师就此问题的“互动”信件,再次热传。
-
启蒙也到该“中国化”的时候了
中国需要的启蒙运动应该是思想界对自身的反省和自我启蒙: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未来是难以设计的,历史的发展是没有普遍模式的。知识精英亟需走出启迪民众的那种“革命思维”。
-
“罗大律师”早就这么玩过了
罗伯斯庇尔是操纵意识形态的高手。在为遭到修道院诬陷的鞋匠讨回公道时,他写了一封起诉书,其中写到:“我们要求一切冤屈得到洗雪,不管造成冤屈者身份、地位如何。但愿再也不会看到压迫者用任何借口无视羸弱的被压迫者的呼声!”更为著名的是审判路易十六时,罗伯斯庇尔发言说:路易应该死,因为祖国需要生!
-
中国梦、美国梦及托克维尔的乌托邦
我们所做的中国梦,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时给我们提供的一个道德方向。“告别革命”所揭示的应当是变革过程中,一种方法论的转型,而绝不是意识形态的更替。美国的革命为美国梦提供了思想资源,同样,中国的革命与发展经验也必须成为构造我们“中国梦”的基础……
-
托克维尔的纠结
托克维尔无疑很赞赏美国的民主,但他怀疑这种体制在法国的未来。在现实的政治立场上,托克维尔更趋于保守,宁愿坚守一种能保证政治稳定和自由的立宪君主制。《旧制度与大革命》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渗透着他对自己亲历的革命与复辟的思考,反映了这批自由主义者在当时的内心纠结。
-
保守是激进革命的必要补充——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札记
阅读《旧制度与大革命》让笔者体悟到历史螺旋式上升的轨迹,认识到保守在相当的历史时刻是保存激进革命成果的必要形式,也是激进革命的必要补充。托克维尔发现,在大革命前“最急于改革”的是那些已在“改革”中获利的人群,没有充分准备的人民自行动手从事全面改革,不可能不毁掉一切。
-
《旧制度与大革命》的误读与滥读
那些以《旧制度与大革命》影射当下中国的人,想当然地把当下中国比附为君主专制下的法国,更想当然地认为中国的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出路必然就是美国式的选举民主。这样的比附,不仅否定了辛亥革命以来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其实也否定了托克维尔赋予法国大革命的伟大意义。
-
托克维尔与“后悔史学”
近来,坊间冒出无数《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书评,托克维尔戴着各种面具出场:时而是自由战士,时而是反腐先锋,时而是改革谋士,但始终是一个中国政治评论家,对从晚清改革到当代“唱红打黑”等种种问题发表看法。托克维尔很忙,忙于为中国的“后悔史学”站台。
-
大革命前夕的法国是最繁荣的吗?
法国的改革一直在推行、也一直在失败,但在经济繁荣时期,改革的失败和倒退并未引起革命,甚至连小规模的起义都没有。法国历史恰恰表明:正是不再繁荣的经济危机时期,造成了革命的到来。
-
大革命前法国真的很繁荣吗?——再谈《旧制度与大革命》
中国文人喜欢比附历史是有传统的,但是,比附也要有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必须尊重历史事实。用虚构历史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就不是比附,而是戏说了。说“当前中国与大革命前的法国都处于最繁荣的时期”,所以有相似性,说法国在旧制度下的物质生活相当富裕,催促了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对特权、腐败、不公正的容忍度更低,最后加速了革命的到来,这是历史事实还是文人头脑里的主观想象?
-
人民日报海外版竟称:当前中国与法国大革命时期相似
当前中国与大革命前的法国都处于最繁荣的时期,物质财富的增加,催促了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敏感,对特权、腐败、不公正的容忍度更低。不拿出大胆的勇气改革,就是在与“革命”赛跑;一味追求激进的改革甚至革命,又有走向动荡混乱的危险。
-
旧的新制度——读《旧制度与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之前波旁王朝的制度是一个旧的“新”制度: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帝国。这个旧制度在“管用”了百余年后,却也是一个进入暮年的“老”制度了。而对于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在其生命的末期,期望以改革挽救自己、实现中兴,但却造成了既是国家病根也是国家基础的官僚集团离心离德,结果反而加速自身的灭亡,这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一点也不新鲜。
-
有关中国革命的问题留在了哪里?
如果托克维尔九泉之下有知,不知他如何看待今日中国这一场“《旧制度与大革命》热”——中国哪里还有传统上的旧制度?革命早已成了“革命内部的革命”,专制也早已成了“革命后的专制”,所谓左派和右派都不过是革命派内部的变种。归根结底,真正有关中国革命和专制的问题分明留在了康梁那里,怎么会莫名其妙找到我这里来了?
-
关于《旧制度与大革命》的访谈
王岐山推荐此书确实反映了中共高层领导人的危机意识。不过,如果仅仅把这种危机意识理解为中国不改革就要爆发革命,那就太简单化、太肤浅。自从1979年以来,改革一直是中国执政党最基本的共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已经成为中国执政党内部政治正确的一个标准,没有任何一个执政者愿意放慢改革的脚步。
-
“旧制度”与“大革命”:历史可以借鉴而不可比附
托克维尔在历史上有很多真知灼见,《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对今天的中国也有很多启迪。但是,历史只能借鉴而不能比附。一些人也许忘了,中国和法国是两个有着完全不同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两国所经历的革命也大不相同。今天中国的现状与当年法国情形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不了解法国的血缘等级制度,就不能够理解法国的旧制度,也就谈不上理解法国大革命,更不能给中国现实以启迪。
-
-
资讯 Information more
-
新华社:长征路上红军真的吃皮带吗?
长征路上,红军真的吃皮带吗?答案是肯定的,但红军吃的皮带不是现在经过工业化加工制成的皮带,而是当年农牧民经过简单初加工的皮制品,以及原本就是准备在路上充饥的皮带。这从侧面反映了红军长征的艰辛不易,更折射出红军战胜艰难困苦的决心和意志。[全文]
-
长征珍贵战术史料公布 红军因何制胜
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提供了两份重要的在长征时期的战术史料文件,一份四渡赤水时期的《野战军渡江作战计划》,一份强渡大渡河时期的《当前情况及战术摘要》。充分体现了当时红军的参谋文案作业水平和战略战术指导思想,在科学的战略战术指导下注定了红军必将战胜国内外反动派的未来。[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