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回响
几十年来,各种声音伴随着高速发展的中国,不舍昼夜。这些声音是中国社会变化的回响,也是对未来不同道路的鼓吹。子曰“温故而知新”,不妨重读旧文,看看哪些声音代表了社会真正的主流,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以助人看清前路。
-
生命的交托 ──读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
路遥是文学界的“黄继光”,他为文学奋斗的人生,短暂却震撼人心。他用一部《平凡的世界》完成了他“干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的夙愿。这件事非经炼狱式的考验则不能成就;没有勇气向生命极限挑战的人,绝难有非凡的事业。
-
一句伏尔泰从未说过的“名言”
查理事件发生后,一些学者的评论中,居然再度引用伏尔泰的所谓“名言”即“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早在2011年就撰文证明,将这句话套给伏尔泰是一个误传。作为普通读者,不知是正常的。但作为学者,就不应该了。
-
谈谈学术与政治的和谐与宽容
2000年习近平同志在接受专访谈到自己从政经验时说:“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从政就不要想发财。”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学术研究——“学而优则学,仕而优则仕”。而学术与政治的和谐与宽容绝不是无原则和无底线的。
-
穷国的航空悲剧
昨天,伊朗一架客机坠毁。这已经是1个月内,世界民航领域第四起重大航空事故。伊朗、马来西亚、阿尔及利亚都是第三世界国家。
-
日本对中国台湾从未死心
回看中日关系三个基础性文件,日本始终没有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原则。在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之际,不妨重温张文木教授的分析。
-
回应奥巴马西点军校演讲
5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对西点军校毕业生演讲。奥巴马将美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领导作用”视为自己的底线,并表示“我们如果不领导世界,谁来领导?”,还要在中国南海问题上“向东南亚国家提供支持”。张文木教授想到已发表过的两篇旧文,赐稿观察者网,提供一点不同的看法。
-
中国海权要避免盲目跃进
最近一段时间,南海问题成了焦点。笔者以为,捍卫国家主权当然不能动摇,但中国海权拓展应该在有计划、有重点、有阶段的轨道上进行。如果我们被南海一叶障目,将刚刚起步因而尚不适应于远程着力的海上力量集中用于南海,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犯下战略错误。本文原载《环球时报》2009年3月30日,作者赐稿观察者网旧文重刊。
-
“五四”文化运动的形成与转化
本文原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重刊此文,以纪念“一战”和新文化运动百年:文化与政治都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特质,它们之间并无必然分界。但为什么在战争与共和危机的政治背景下,“五四”文化运动刻意地在文化与政治这两个有着密切联系的范畴之间做出区分?为什么这一有着明显的政治动机的运动被理解为文化运动?
-
俄罗斯国家兴衰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苏联远东控制力自西向东递减,但这种递减又因中国自东向西控制力逐次递减的特性得到了补偿,使得历史上的俄罗斯宁可让重心在东部的中国控制新疆,也不让伊斯兰势力集团在此地区结成政治板块。这也是历史上所谓的“疆独”等分裂中国势力从来没有在中国成功的重要原因。
-
不要一提分裂主义就以为是少数民族
不要一提分裂主义分子就以为只是少数民族的事。海外动乱分子、“法轮功”、“台独”分子,大多不是汉族人吗?现在海外动乱分子有一种动向,就是纷纷投到达赖、热比娅膝下混饭吃。汉族作为人口最多的民族,尤其要坚决同本民族的分裂主义分子作斗争。
-
达赖与中国政府谈些什么?
奥巴马在第三次会见达赖时,对其近年来极力兜售的“中间道路”表示“支持”。达赖近年来转变策略,屡屡声称不寻求“西藏独立”,在2008年还发表致全球华人的公开信,企图博得舆论同情。当时,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寒竹就在海外华人媒体上发表文章,批驳了达赖的所谓“中间道路”。
-
奥巴马和达赖在合演一出政治闹剧
中国人民对美国支持“藏独”势力对中国统一的破坏作用保持着高度的战术重视,但同时也要知道这一作用的天然有限性。20世纪美国干涉中国西藏事务“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的经验告诉世人:西藏是美国永远不可能得手,因而也是永远不要插手的地方。今天奥巴马与达赖所上演的无非又是一场闹剧,一场没有多大意思的闹剧。
-
阮炜:放纵英语热岂不是加强英语霸权?
目前我国的全民英语热是非理性的。人们不顾实际需要和个人秉赋,花费过多时间精力学英语、考英语。从初中始直至高级职称的评定,英语学习和考试是强制性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英语必然意味着英美文化的输入,因此这不啻是国家强行征用社会资源以推行文化的“自我殖民”。中国变态的英语热不正在加强英美霸权,或使这种霸权永久化?
-
国家战略能力的提升要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支撑
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哲学关乎方向,当前的中国战略研究一定要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写的《矛盾论》;哲学是讲边界的,在这方面要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写的《实践论》。国家战略能力的根本性提升终归要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支撑,这就是人民而不是“精英”创造历史的观点。失去人民的支持,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济无事。
-
司徒雷登其人其事
骆家辉的辞职使人想起半个多世纪前那位司徒雷登大使。司徒雷登离开中国的时间正是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前夕,今天骆大使公开其辞职请求的时间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后。司徒雷登走后,中美进入长达20多年的“冷战”及其间在朝越战场上的间接“热战”。骆家辉先生走后,中美关系的走向也同样令人关注。
-
改革短论三篇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新一轮改革的号角,强调中国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顾2005年以来发表的三篇改革短论,贯穿其中的是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历史规律。旧文新读,其间所呈现出的中国历史的可喜变化,令人对中国未来更有信心。
-
-
资讯 Information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