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若麟:从《查理周刊》事件再谈伏尔泰“名言”
关键字: 查理周刊巴黎杂志社恐袭伏尔泰言论自由法国锡内事件围绕着《查理周刊》事件,国内媒体诸多评论,充分显示了某种程度的“自由”,某些甚至在法国也忌讳的话语,在中国畅通无阻。这种诡异的状态大概也就只会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出现……
但一些被证明是无知所引发的评论,应该随着我们对事件的进一步了解而自动地烟消云散。比如说《查理周刊》“讽刺的对象是全方位的,从穆罕默德、耶稣、圣母,到教皇、总统[1]”,以此来证明《查理周刊》蔑视“一切”权威,而非专门与穆斯林过不去。这不是事实。《查理周刊》在伊斯兰世界遭到抵制的原因除了穆罕默德的画像之外,其双重标准也是一个重要甚至是关键性因素。这一点,乔姆斯基也看到了。他在《巴黎袭击事件表明西方激愤情绪的虚伪》一文中这样认为,当“勇气可嘉(这是以讽刺而非赞扬——引者注)的《查理周刊》开除了漫画家Siné(锡内,或译西内),因为他的一个评论被视为具有反犹太主义内涵的时候[2]”,言论自由就被分为“我们的”与“他们的”了。我们的是正确的,而他们的则是不正确的。
围绕着《查理周刊》事件,国内媒体诸多评论,充分显示了某种程度的“自由”,某些甚至在法国也忌讳的话语,在中国畅通无阻
应该承认,知道《查理周刊》锡内事件的国人很少。在短时间内对时事进行评论是难免出现这样的问题的。或者,认为锡内事件并不能证明《查理周刊》执行“双重标准”,那也可以,只是不要在不知道这一事件时就认定《查理周刊》是对所有权威一视同仁的。这不是事实。
但我发现在一些学者的评论中,居然再度引用伏尔泰的所谓“名言”即“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3]”,那就错得离谱了。因为我早在2011年就撰文证明,将这句话套给伏尔泰是一个误传。今天在法国已经很少有人认为这是伏尔泰的原话了。我的文章也已经被选入《坐在人生的边上:2011笔会文萃》一书中。作为普通读者,不知是正常的。但作为学者,就不应该了。
可能在一些人眼里,这是一个小问题。但对我来说,却是一个关键问题。你可以赞同或反对任何事务,但你不能否认一个事实。令人遗憾的是,在今天的世界,“事实”与“真相”已经日益“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立场”、“态度”。当时我发表文章时,就有人来反驳我,说“谁说的不重要,就是叫花子说的,我们也支持”。真的吗?假如一个叫花子告诉你,绝对的言论自由是不存在的,言论自由一受现行法律的限制、二受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三被无形的“政治正确主义”禁锢,你相信吗?
名人效应是不可否认的。将这句“名言”与伏尔泰切割开来,是必须的。所以,我重新翻出我的旧文,供迄今为止不知伏尔泰从来没有说过这句遐尔闻名的“名言”的学者们参考。
一句伏尔泰从未说过的“名言”
2011年05月02日
“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据说是伏尔泰的“名言”。这句话流传如此之广,甚至在伏尔泰的祖国法国也被奉为“至理名言”!正是在这句“名言”的掩饰下,法国近年来一些离经叛道的话、一些惊世骇俗的话、特别是一些排外、仇外、具有种族主义色彩的话,都得以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在电视、电台、讲座、沙龙、报刊上风行无阻。似乎在“誓死捍卫说话权利”的旗号下,一切都可以被允许!言论享有“绝对自由”的权利。然而这只是一种“幻觉”而已。绝对自由的言论是不存在的,也不应该存在,正如伏尔泰的这句“名言”亦仅仅是一个误传而已!伏尔泰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甚至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思想。
最早提出这句“名言”的,是英国女作家伊夫林·比阿特丽斯·霍尔。她在出版于1906年的一本题为《伏尔泰之友》的书中引用了这句话。后来又在另一本书《书信中的伏尔泰》中再次引用。但后来当这句话引起争议时,霍尔明确表示,她“综述”了伏尔泰的思想。她的依据是“爱尔维修事件”。伏尔泰并不喜欢克洛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所写的《论精神》一书,称之为“一堆毫无条理的思想”;但当这位百科全书派哲学家的书出版后倍受教会和当局攻击之时,伏尔泰又为之辩护。于是霍尔在评论这件事时写道:“‘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从此便成了伏尔泰的一贯态度。”,她“错误”地将这句她自己的评语加上了“引号”,结果使后人以为这是转引自伏尔泰本人的话。于是很多人便引用此话,结果导致这句话越传越广。然而很多伏尔泰学者曾经表示怀疑,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在伏尔泰的著作里读到过这句话,因此从这句话问世后,就一直存在着质疑。
伊夫林·比阿特丽斯·霍尔自己后来在1939年5月9日的一封信中承认,是她“误”将这句话放在引号内而导致读者误解的。她在这封信中写道:“您在我的著作《书信中的伏尔泰》中读到的这句话,‘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是我本人的话,我不应将它用引号引起来。我无意中犯下的错误误导了您,使您以为这是伏尔泰的一句话。请接受我的道歉。”霍尔的这封信后来被收入1943年出版的一本书中。因此,伏尔泰没有说过这句话,几乎是清楚无疑的。
但在1963年出版的一本题为《法兰西名言录》的书中再次提及这句话。书的作者是生活在美国的犹太翻译家诺尔贝尔·古特曼。古特曼在书中做出了另一种解释,称这句话是伏尔泰在写给一位名叫勒·利奇的教士的信中出现的。原话据古特曼的“翻译”如下:“教士先生,我讨厌您所写的文字,但我不惜献出生命,也要使您能够继续写文章。”这本书问世后,再次使人们认为,伏尔泰确实说过这句话。然而怀疑派根据古特曼的解释进行了寻找和研究,发现这封信确实在历史上实有其事,被收入在伏尔泰全集中。但在伏尔泰的原信中却并没有“教士先生,我讨厌您所写的文字,但我不惜献出生命,也要使您能够继续写文章。”这样一句话,甚至连这样的意思也没有。古特曼从来没有就他的这本“翻译著作”做出进一步的解释。直到1994年,曾通读过伏尔泰全部文字作品的日内瓦伏尔泰博物馆馆长夏尔·维尔兹,在一次电视采访中重提这件事,他证明伏尔泰确实从来没有在任何作品中说过、写过这句“名言”。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评论 124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评论 186“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 评论 121“不如申请成中国一省” ,德国锂企竟如此激将欧盟 评论 119最新闻 Hot
-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
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
“还想阻挠大陆武统?美国造船投资太晚了”
-
受贿数额特别巨大,齐同生被提起公诉
-
“美国占一半,中国分四成,欧洲...”
-
李在明最新涉华表态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宫整活,北约秘书长:惊喜且有趣
-
私自留存涉密材料,宋立强被开党籍
-
印度外长在美表态:要这么对中国
-
中国紧盯贸易协议,“若谁联美抗中,必遭反制”
-
“美国人自豪感急剧下降,特别是民主党人”
-
“富士康要求中国员工从印度撤离”
-
美方撤销对华乙烷出口限制
-
特朗普参观“鳄鱼恶魔岛”:拜登就想把我关在这儿,这XX养的
-
公安部通报:陈某为吸粉引流编造“工行假金条”,已被依法追责
-
“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