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镜若缘:我们为什么要过妇女节?我们为什么又不愿过妇女节?
关键字: 三八节妇女节中国妇女劳动妇女节女权运动女性地位劳动妇女女性解放在今天西方主导的政治话语体系里,只有“民主”与“独裁”,“专制”和“自由”的对立。然而当今天讨论谁是先进的民主国家,谁是落后的专制国家时,请不要忘记,在1954年,中国妇女从田间地头、工厂学校、科研单位走进人民大会堂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行使自己当家作主权利的时候,大洋彼岸的美国,千千万万的黑人妇女还在为可以和白人同坐一辆公交,同用一个水龙头而努力;当70年代欧美女权运动开始蹒跚兴起时,“妇女能顶半边天”早已成为中国社会共识。
如果觉得这些都是陈年旧事,那说说眼前的,某些中国女性感叹希拉里参选美国总统是女权的进步,但她们都忽略了希拉里的姓是夫姓“克林顿”而不是自己的母姓“罗德姆”,因为嫁夫随姓这个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男权在婚姻中象征的传统已经在中华大地消失了快70年,当然港澳台除外。
但是,当30年前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谷开始,整个世界都在清算着这场革命曾经存在过的痕迹。不可避免地,妇女解放运动也在中国出现了实质上的倒退。它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就是女权运动开始在思想上解构和取代妇女解放运动。
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面对妇女解放运动可能带来的整个社会革命的“危险”,西方社会刻意引导了女权运动的兴起。
女权运动虽然也打着男女平等的旗号,但是比之革命的妇女解放运动,女权运动回避女性对生产资料的掌握这一决定女性社会地位的本质问题,取而代之的是,既强调因为男女生理差异带来的女性“特权”,又盲目抹去男女的差异把女性等同于男性。
这样做表面上看是追求女性权利最大化,但本质上是逐渐剥夺女性占据社会地位的基础,要求女性追求细枝末节的权利,而放弃自己的核心权利,在斗争的道路越走越偏,同时又越走越激进。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当代中国商品化浪潮也开始在经济基础上解构原本的妇女解放运动。宏观上,贫富差异和激烈的竞争动摇着原有的社会结构,导致极其物质化的思想成为社会主流,相当多的人也已经不再尊重微观意义上的“劳动”。
百年前妇女解放运动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世界女性以女工为基础、以工厂为核心组织起来走出家庭,走进工厂,最终走上街头,成功对抗了延续千年的社会压迫。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以体力劳动女性为核心的女性解放已经不再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全部,但是对劳动污名化的思潮已经让女性本能排斥“劳动”这个词——甚至包括脑力劳动,更不愿以此为自己的名片。
女权运动取代妇女解放运动以及社会主流思潮的变动,让中国女性在面对自身权利选择时陷入了极其矛盾的状态:妇女解放运动的成果,曾经让广大女性明白追求自身权益的重要性,但全社会对劳动的污名化又让女性不清楚权利的获得源于对生产资料的掌握,而开始相信依靠“白富美”这样的女性自身特质来获取自身权益最大化。如同笔者的一位友人所说:“鄙夷体力劳动,却愿意为了塑造体型而在健身房举铁”。
这样的矛盾状态在青年女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她们并没有像自己的长辈那样,坚定相信并且习惯妇女解放运动带来的权益;同时她们又是中国女性权益倒退大潮下最直接的受害者。在她们出生的时代,“男女平等”是不言而喻的社会共识,而当她们走向工作岗位时,亲眼见证了自己长辈从没见到过的,因为社会变化而在各个方面泛起的沉渣。
矛盾的状态也给中国女性尤其是青年女性带来了极其微妙的心态:一方面对“劳动妇女节”感到不适,对容貌、年纪等等的重视,已经取代掌握生产资料成为追求女性权益的主流,“劳动妇女”一词在当代女性群中不再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她们又不愿意抛弃这个代表着赋予女性权益的节日,于是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改名(女人节)或者改日(三月七号)。
但是这个自欺欺人的方法并不能填补女性权益流失带来的漏洞。不愿过劳动妇女节,恰恰让中国女性失去了争取女性解放的主动权,在新世纪一片尊重女性的声音里,再次开始沦陷于家庭、职场、婚恋与生育的怪圈里。
《中国妇女》封面人物在半个世纪的变化,多多少少透露着中国女性在解放道路上的变化,笔者认为右边图中杂志封面的内容更具有代表性
当代的女性“不愿”过妇女节,但并不代表她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权利在一点点溜走。2016农历新年期间爆出了两起新闻“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和“媳妇回乡不让上桌吃饭怒掀桌”,虽然最后都被证明是假新闻,然而在新闻发酵期间里,全社会尤其是女性对这两则新闻的热烈讨论,恰恰表现了现代女性对自己社会地位的迷茫和对权益流失的担忧。
百年之间,女性解放从“理所应当的不存在”到“理所应当的存在”再到逐步倒退,都可视作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过程,女性解放还远远没有结束,在今天甚至面临着更严峻的形势。我们纪念国际劳动妇女节,就是要提醒自己,权利源于反抗而非被施舍,如果后退一步,那到手的权利也会被毫不留情地掠夺,如同开头所说,所有的权利都不是与生俱来的。
火锅王子解读:
妇女是作为劳动者的一员才能和其他劳动者平等,而本质上中国应该是劳动者平等,但现在的风气让许多女性鄙视劳动,把自己放在一个非劳动者的位置,这就放弃了平等的权力。劳动才是评定人的唯一标准,不论性别,高矮,胖瘦,美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