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鑫|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地图炮”的竟然是他?
关键字: 历史地图炮南北差异地域黑导读冬至时节,吃饺子还是吃汤圆再次成了“吃货们”争论的战场,南北差异的“地图炮”炮声隆隆。 “地图炮”已经成为当代网络文化中司空见惯的一部分,但真要追溯起来,也许可以直至先秦时期。【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金鑫】
冬至时节,吃饺子还是吃汤圆再次成了“吃货们”争论的战场,南北差异的“地图炮”炮声隆隆。
“地图炮”已经成为当代网络文化中司空见惯的一部分,但真要追溯起来,也许可以直至先秦时期。
先秦是我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之一,我国主要的学术思想都起源于这个时期。先秦诸子留下了诸多经典,这些“百家争鸣”的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崇高地位。但是,也是他们一不小心开了打“地图炮”的先河,他们群策群力一起开黑,更可怕的是他们还都喜欢用讲故事的形式来普及他们的学说。故事嘛,你懂的呀,在那个互联网还未出现、键盘侠还没有觉醒的年代,口口相传的故事“杀伤力”是巨大的。
拔苗助长、守株待兔、智子疑邻……共同点在哪里?对,故事都发生在宋国。宋国在哪里?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当然还有山东西南的一小部分。因为宋国在春秋时代算是个大国,而那些宋国人在故事里又“蠢萌蠢萌”的,所以“地图炮”一炮就打中了今天好几个省的人民。
刻舟求剑、画蛇添足、自相矛盾……对了,这一炮打的是楚国,楚国当时在已知的世界里属于文化最不发达地区,虽然跨越了今天长江流域的多个省可以说地域是相当的广阔了,他们的军队作战也很勇猛,但可能就是因为文化层次不高的原因吧,被称为“南蛮”,楚人真是有点不受待见啊。
敲黑板,敲黑板,重点来了啊,郑人买履、买椟还珠……等等,谁买履?郑人!郑国就是如今河南省中部,大约有大半个河南的面积。
看来,在当时的“国际大环境”下,各国人民都被“脸谱化”了,郑国人呆板而不知变通,宋国人执拗而固执己见,楚国人狂放而自以为是……
《芈月传》片段
说了那么多?这些先秦时代的地图炮是谁开的呢?答案揭晓,以上典故过半都来自《韩非子》。
《韩非子》的作者韩非了解一下?韩非,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人(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人),出生就站在C位的韩国贵族,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著作中的典故是中国文学的璀璨结晶,比如上文提到的郑人买履、自相矛盾、智子疑邻、买椟还珠、守株待兔……
我们姑且认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地图炮”的名人是韩非子,那么问题来了,郑人买履,为什么是郑人?韩非自己不就是新郑人嘛,这一“炮”居然打在了自己的家乡?这就需要看我们如何理解这个故事了。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事讲的是郑国人因为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再结合一下韩非本人韩国贵族的身份,精于“刑名法术之学”的学术背景以及战国后期韩国积贫积弱随时可能被秦国吞并的现状,韩非的这一“炮”的背后是他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祖国不务法制,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现状,但他的观点和理念又始终得不到最高统治者的采纳。郁闷的韩非不方便直接说自己国家特别是不敢直接说领导不对,于是使用了春秋笔法,以“地图炮”的形式发出了对祖国振聋发聩的一声呐喊。
这波操作形式新颖又饱含爱国深情,将“思想如果僵化,那么行动自然就会碰壁”这一道理深入浅出地剖析出来。
从韩非日后入秦却坚持为本国利益着想并最终被李斯陷害进而招来杀身之祸的遭遇,我觉得和韩非子老师确认过眼神,他开的其实真不是“地图炮”,他是真热爱自己的祖国啊!
让我们向历史上第一声“地图炮”致敬!
“地图炮”界的宗师,把“地域黑”写进文学作品的“绝代双骄”
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光就这一个title,他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就已经完全无需赘述。这里主要讲讲他因为政治斗争失败被贬去永州担任司马以后的事。
话说,文明有多久远,“地图炮”开了就有多久。
文人就是这样,陈旧的体制、黑暗的政治迫得我们的大文学家郁郁不得志,在贬官的路上,大约他所看到的也都是满满的社会负能量,于是不知不觉就把“地图炮”文化驶入了快车道。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黔之驴》,贵州人民把这口锅背到了今天;又比如《永某氏之鼠》,虽然主旨是讽刺封建剥削,暗喻小人得志只能嚣张一时,但是湖南人民真心伤不起啊。
至于蜀犬吠日、粤犬吠雪这些就更不用提了。只能遗憾当时没有飞机、高铁这些高科技,柳御史在贬官的道路上到一处黑一处,有生之年所到之处尽皆沦陷,可以说“地图炮”的运用是十分得心应手的了。
柳宗元
如果说柳宗元作为“地图炮”界的一代宗师是有感而发,那么另一位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说起生活在明清之际的褚人穫,可能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他是谁。简单介绍一下,褚人穫,字稼轩(有没有很熟悉的赶脚?对,和南宋豪放派大词人辛弃疾的号是一样的)、号石农,别号“长洲后进没世农夫”(一看这个昵称一定就很萌很有个性)。他在中国小说史上特别是通俗小说史里绝对有一席之地,代表作《隋唐演义》是流传最广的隋唐讲史小说。他因为这部小说红了几百年,但少为人知的是他在文言小说史里也同样得享盛名,其《坚瓠集》是清初重要的文言小说集,亮点之一是汇聚了清初各种“地图炮”的那个章节。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吴立群
- 最后更新: 2018-12-25 08:15:48
-
在中国,不管官多大学问多好,都不该忘记自己来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改开40周年 -
尘封百年,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设计图在英国重见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三大战役”
2018-12-09 12:14 观天下讲坛 -
即使在最穷的中国面前,英国人也摔了跤,美国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改开40周年 -
唐代公主谁也没见过,怎么知道复原得准不准确?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讲改革开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
2018-11-21 08:18 改开40周年 -
当年我们羡慕别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们造给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改开40周年 -
疑似抗日英烈头颅现身日军老照片 日军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爱因斯坦亲笔信3.2万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预言德国未来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发现几十具“木乃猫”,真·喵星人占领评论区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国,我们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改开40周年 -
当年中国没钱,但有胆子“杀出一条血路”
2018-10-30 07:28 改开40周年 -
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
2018-10-25 10:40 捍卫英雄 -
发现最古老完整沉船:距今2400年、保存完好
2018-10-23 15:23 考古 -
既然要研究民国政治史,又在躲藏什么?
2018-10-13 16:07 -
《国家宝藏》第二季要来了!又有哪些文物亮相?
2018-10-11 07:55 综艺政治 -
习近平谈抗战:牢记历史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018-09-19 10:25 抗战胜利70周年 -
疑似被盗佛首现身苏富比 龙门石窟研究院回应
2018-09-18 07:20 考古 -
疑似龙门石窟佛首被拍卖 苏富比:与物主商讨后撤拍
2018-09-14 15:20 考古 -
南非洞穴出土迄今最古老画作 距今约7.3万年
2018-09-14 08:10
相关推荐 -
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24“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39“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国打了个样” 评论 122“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77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24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