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育川:美中关系——在政治与经济领域的较量(一)
关键字: 中国美国贸易投资【3月11日,商务部部长钟山、副部长王受文与钱克明在两会记者会上回应了近期贸易领域的热点问题,中美贸易、“贸易战”等格外受到关注。本文作者则从结构角度剖析了中美政治与经济关系,观察者网特摘译如下,以飨读者,此为第一部分。】
(翻译/观察者网 马力)
贸易和投资仍将是美中关系中紧张因素的重要来源,这些紧张因素部分源自美中双方对两国间贸易与投资关系的本质的误解,而这种误解使两国关系充满了不必要的对抗性。内心缺乏安全感,也反映出美中双方政府(以及军方)官员之间互信的缺乏。美中两国文化传统不同、政治制度迥异,双方之间巨大的差异一直以来使两国难以展开深入的合作。公众观感对国家政策的影响
按照购买力平价标准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美国,从这一点来看美国媒体对中国如此关注完全不应令人感到意外。与此同时,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受到了不断崛起的中国的侵蚀,这已经在华盛顿引发了严重的焦虑情绪。而美国民众大多认为,正是中国的崛起才导致他们薪水难以上涨甚至失去工作。在美国,一个政治家也好,一个投资者也好,甚至一个普通公民也好,他们的对华态度与他们所在的地区、文化背景以及个人价值观是密切相关的。
正如特朗普竞选时对中国经济政策的批评所揭示的,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社会情绪最好的发泄口,这是长期以来美国社会舆论变化的必然结果。根据盖勒普和皮尤两家民意调查公司在过去10年里所做的调查,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感到担忧,而且认为中国是不值得信任的。民主、共和两党的大部分人士都认为,中国应该为美国的贸易赤字和工作机会不断流失负责,其中共和党要比民主党对华态度更加负面。因此,人们认为应该对中国采取惩罚性措施,向WTO指控中国的出口商品享有不公正补贴便是这些措施之一。
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的负面情绪不断累积,这最终导致美国提出了自己的国际贸易倡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该协定并未将中国覆盖进去,这进一步强化了大多数美国人的观念,即中国的贸易政策对美国来说是不公平的。不过,当很多美国人仍然认为TPP是制衡中国在亚洲经济影响力的最好手段时,特朗普总统却决定放弃TPP。
从全球角度来说,中国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中国使用这种实力的意愿导致各国的安全关切发生了显著变化。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中国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是值得赞赏的,而且对全世界也是有利的。但如今大多数美国人不再持有这种观点,他们已将中国的经济崛起视为对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威胁。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与美国人的对华态度相反,中国人看待美国时的心态并不那么具有批判性。多项调查显示,中国民众对美国人的一些观念、创新和科学成就抱有很正面看法。这进一步印证了美国软实力的强大优势,软实力已经成为美国全球军事优势地位的重要补充。
经济因素也会对公众观感造成影响
美中关系是非常独特的,因为人们对这一双边关系的看法不仅受到政治因素的左右,还受到经济变动趋势的影响。在过去10年里,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相对于中国的崛起,美国的经济地位却发生了下滑。此外,美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还引发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在判断一个国家的全球影响力时,规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之所以对其他国家造成巨大的直接影响,原因在于,在中国迈向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的过程中,这个国家已经成为全球首要的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并日益成为重要的对外投资来源国。这一变化对中美、中欧以及中国与邻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所有这些变化都与全球化进程密不可分,而全球化直到几年前还被看作是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受益的积极因素。最近,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在西方日益上升,人们对全球化开始抵触,但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对全球化的正面影响仍然是积极肯定的。
西方对全球化态度的转变导致建设性解决方案更加难产。贸易与投资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而且两者也是中国向外投射影响力的重要着力点。昔日的中国仅是一个地区角色,而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近40个国家的最大出口市场(10年前,这个群体还仅有10个国家),中国的对外贸易活动如今已经遍布全球所有大陆。
中国不但创造了成功,同时也给西方带来了忧虑。在2005年左右,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体系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以及那些顺差对全球宏观经济失衡造成的影响十分关注。中国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招致很多不理性的声音,认为美国将成为中国的人质并听命于北京,而中国将借此向外部投射自己的经济影响力。
虽然最近中国经济增速已经有所放缓,但人们对美中经济关系本质的认识并未随之有所深化。中国的人民币多年来一直在稳步升值,大多数分析人士也得出了相应结论,但特朗普及其经济顾问在竞选过程中仍然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故意压低币值,这样一种观点与某些国会领袖和部分商界人士长期以来的看法是相呼应的。
人们认为,中国长期以来在对美贸易中所获得的大量盈余对美国的竞争力造成了伤害。部分美国投资者在进入中国市场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他们在此问题上的态度跟过去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他们并没有注意到,中国多年来一直被评为最有魅力的投资目的地,而且中国所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额仅次于美国。
- 原标题:黄育川:美中关系——在政治与经济领域的较量(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力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53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478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76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6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100最新闻 Hot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
华春莹:你好呀,丁真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激增20.8%,美媒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