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纪苏:青冢
关键字: 青冢和亲文化大一统虽然写的是金城公主嫁藏的事,但同属和亲女,境相类,心也应该相仿吧。平心说,诗不怎么出色,但后两句特别打动我,让我想起当年去国远游、父亲在熹微曙色中送我到大门口的情景。要说皇帝操心黎元、奉献社稷,把公主远嫁边荒应该算最实在的一条了。安史之乱,家国危殆,肃宗只好请回纥出兵帮忙平叛,忙不能白帮,便把宁国公主送去和亲。父亲为女儿送行的时候不断安慰,女儿哭道,“国方多事,死不恨”,千载之后读之怆然。
唐肃宗次女宁国公主两嫁后寡居,于乾元元年(758年)出降回纥英武威远可汗。《新唐书·卷二百十七》记载了公主远嫁前与父亲饯别的场景:“帝饯公主,因幸咸阳,数尉勉,主泣曰:‘国方多事,死不恨。’”
和亲公主对戎狄的看法,去之前和去之后应该不大一样。“前”不只是“前夕”,姑娘们在被选为和亲女之前不大会关注戎狄之国,她们所得到的零星信息——别的不说光说名称吧,什么“猃狁”“秽貉”“獯鬻”“荤粥”“犬戎”“鬼戎”“鬼方”“肥王”“狂王”——也许到不了虎穴狼窝的地步,但想必也拼不出美好前程来。预期高了会让人失望,低些倒可能带来些希望。有经验的红娘一般事先不会将某男或某女说得太好,当然也不能说太差,太差人家见都不见。和亲公主没有见不见的问题,红毛猩猩都得见。所以公主们对“禽兽之国”的感受,到了地方很可能会触底反弹,“不像孔夫子、董(仲舒)老师他们说的那么不堪哎!”运气好赶上单于或可汗又年轻又精神还又体贴,“汉恩自浅胡恩深”,和亲女的感受会不会继续飙升,升到“他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或“康巴的汉子我的情郎,我就是那白云随你流浪”,我就不瞎猜了。
和亲公主的物质生活不是上山下乡所能比拟的,唐太宗嫁文成公主时的嫁妆包括“医治四百二十四种疾病之药,一生足用之衣料,各色绫罗二万匹”,以及“堪使蕃王见而惊奇”的“狮凤宝树”纹金丝缎。公主们都不是单枪匹马,都跟着不小的和亲团队,“解忧之媵婢二十五人,作儿伴侣”,有的奶妈都跟过来了,加上翻译、太监、医生、工匠、厨师、乐手,应该能够形成昭阳殿、大明宫的小气候,汉宣帝时宗室女相夫公主嫁乌孙前,“置官属侍御百余人舍上林苑学乌孙言”。加之公主们年纪轻轻,学习语言、融入环境的能力不能低估。
唐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唐朝阎立本名作《步辇图》描绘的即是唐太宗在宫中接见禄东赞的场景。次年正月十五,文成公主赴吐蕃和亲(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嫁公主当时也叫“下降”,就是下嫁的意思。中国于四夷历来文明上自觉高着一档,这种优越感和亲团队未必人人写脸上,但人人揣怀里是极可能的。元世祖的公主嫁到高丽,有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做后盾,姑奶奶的脾气跟占领军司令似的,抬手打张口骂,夫君“禁之不得,但涕泣而已”。华夏与北方匈奴及西域诸国军事上不是这种关系——是也用不着和亲了。越想着向华夏看齐并接轨的番邦,和亲公主及其随员越可能收获树挪死、人挪活的人生惊喜。解忧公主的陪嫁丫鬟冯缭当了乌孙国右将军的夫人,她随解忧公主归汉后又主动请缨返回乌孙,显然已把那边当第二故乡了。中行说更是“反认他乡是故乡”,他本来是和亲团的工作人员,对此行一百个不情愿,但过去后成了单于对汉政策的高参。
经济文化差距有让人喜出望外的时候,但也有青天白日活见鬼的时候。那位“国方多事,死不恨”的宁国公主,以前在国内已当过两次寡妇,嫁了“英武威远毗伽可汗”不到一年,第三任丈夫又死了。这次人家要求她殉葬,她居然不是昏倒在地而是据理力争:按中国的规矩,丈夫死了,老婆该哭哭该服丧服丧,你们回纥人既然娶中原老婆就该尊重中原特色,否则当地找一个就完了,万里迢迢为什么呀?!估计张骞、解忧之后,西域君臣还没听到过这么雄辩的陈述,他们左想想也对,右想想又不对。结果是各让一步,公主“依回纥法,剺面大哭,竟以无子得归”。“剺面”就是用刀子划脸,不知大哭是否为胡俗的规定动作,我想就是没这规定,公主也会痛哭失声的,因为这个女人的命真是太苦了。杜甫《即事》诗叹道:“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毕竟活着回到了父母之邦,而绝大多数公主都死在了异国他乡。
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丈夫死去后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育两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重金赎回文姬,谓之“文姬归汉”(图为唐朝刘商所绘的《胡笳十八拍文姬归汉图》,明摹宋本,现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细君公主所悲者,如“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之类生活习惯上的不适,其实不算什么大事。不少和亲公主包括她本人在伦理上的遭遇才叫惨境或绝境。中亚及北亚的古代游牧民族,哥哥死了老婆跟弟弟过,父亲死了妻子跟儿子过。在今天已相当开放多元的性文化中,乱伦虽然会成为某些小圈子的特殊癖好,但就像嚼槟榔或吃玻璃,主流人群仍会觉得她(他)们人不人鬼不鬼一身的异味。
学名“收继婚”、俗称“转房”的这种两性关系在古代叫“烝”,先秦时期的华夏并不少见,卫宣公、晋献公都“烝”过自己的庶母。但到了汉代,烝已算是“鸟兽行”了。这种伦理环境中出来的汉家女嫁入“鸟兽行”的戎狄,自是凶多吉少。番王多不年轻,死公主前头的概率要大于死她们后头。那么公主就面临从高等动物退回到低等动物的命运,她们屡屡请求天子将其弄回国,但她们是大棋局中的卒子,过了河就回不去。
乌孙老王快不行了,要把细君转给孙子,细君不干,上书言状,武帝命令她“从胡俗”,说我要的是跟乌孙一起灭匈奴!呼韩邪单于死,轮到后妈给儿子当媳妇,昭君上书求归,成帝也是让她就地搞三同。唐咸安公主连续嫁了祖孙三代可汗再加一个上位的宰相。这样的公主对镜梳妆时会怎样看镜中的自己?那枚家乡带来的铜镜不像江东父老冰冷的眼睛吗?
蔡文姬是被“胡羌”乱兵掳入匈奴并在那儿生儿育女的,情况与和亲公主有同有异。她被曹操赎回并嫁与董祀后所作《悲愤诗》,说自己“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其实她只是嫁胡而已,并无更不堪的经历,就已经觉得自己脏贱得不成样子,怕哪天被丈夫遗弃。世传为文姬父蔡邕所作《琴操》有昭君一则,说单于死,其子“父死妻母”,“昭君乃吞药自杀”。自杀之说未必可信,有学者辩称胡人“父死子继”继的并非亲妈。但汉朝民众不是民俗学专家,不会抠那么细,被“妻”的母在他们心目中肯定是生不如死的。所以,伦理底线被突破、生命意义被扯碎的公主,就算真让她们回来,她们能痛痛快快回来么?
思绪掐了,洗洗睡了。
本文原载于《读书杂志》,观察者网经授权转载。
- 原标题:黄纪苏:青冢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吴立群
- 最后更新: 2019-03-05 08:09:57
-
“今天,向40年前那场战争中的英雄和烈士们敬礼!”
2019-02-17 22:47 -
长城城砖被撬坏60余延长米,谁干的!
2019-02-05 20:23 考古 -
在中国,不管官多大学问多好,都不该忘记自己来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新时代之声 -
尘封百年,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设计图在英国重见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三大战役”
2018-12-09 12:14 观学院 -
即使在最穷的中国面前,英国人也摔了跤,美国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新时代之声 -
唐代公主谁也没见过,怎么知道复原得准不准确?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讲改革开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
2018-11-21 08:18 新时代之声 -
当年我们羡慕别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们造给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新时代之声 -
疑似抗日英烈头颅现身日军老照片 日军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爱因斯坦亲笔信3.2万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预言德国未来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发现几十具“木乃猫”,真·喵星人占领评论区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国,我们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新时代之声 -
当年中国没钱,但有胆子“杀出一条血路”
2018-10-30 07:28 新时代之声 -
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
2018-10-25 10:40 捍卫英雄 -
发现最古老完整沉船:距今2400年、保存完好
2018-10-23 15:23 考古 -
既然要研究民国政治史,又在躲藏什么?
2018-10-13 16:07 -
《国家宝藏》第二季要来了!又有哪些文物亮相?
2018-10-11 07:55 综艺政治 -
习近平谈抗战:牢记历史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018-09-19 10:25 抗战胜利70周年 -
疑似被盗佛首现身苏富比 龙门石窟研究院回应
2018-09-18 07:20 考古
相关推荐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264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54“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78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498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83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