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鞍钢:中国实施第三次扩大内需战略,含金量巨大,前所未有!
最后更新: 2020-05-26 10:27:12导读回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促进经济复苏成为最受关注的部分:不设具体发展目标、2万亿财政转移支付、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在上半年经济遭受疫情冲击的情况下,如何在下半年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成为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个人,都十分关切的问题。 观察者网特邀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胡鞍钢解读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胡鞍钢】
第三次扩大国内需求战略开始实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在有效控制疫情之后,中国向全国和全世界发出了最重要的信息,即实施第三次扩大国内需求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众所周知,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之后,1998年中央决定实施第一次扩大内需战略,包括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方向要及时从“适度从紧”转向“适度扩张”,成功地应对了外部冲击,既包括亚洲金融危机,也包括“九八”大洪水,发行国债,建设一大批水利、交通、通讯、能源和环保等基础设施工程,实施西部大开发,建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体系,扩大高校招生等,中国经济属于增长下行形,在亚洲地区“一枝独秀”。1998-2002年期间中国对世界GDP(2017国际元)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6.3%。
2008年先是爆发了“5·12”特大地震,接着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中央科学判断、果断决策、及时实施第二次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中央安排了1.18万亿元,带动了4万亿元社会总投资规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中国经济属于增长下行形,在世界大国中成为火车头,直接带动世界经济从2009年的负增长转为之后的正增长,2008-2010年期间中国对世界GDP(2017国际元)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1.7%,而美国贡献率为-0.15%。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此次扩大内需是第三次,不仅加速中国经济复苏,还会再次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因为按不变价格计算,中国的GDP总量已经翻一番,将第三次再现“中国增长贡献论”。2023年本届政府任期届满后,我们还会做第三次事后评估。
当然这次扩大内需既与前两次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不仅是实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还特别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共同发力,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始终都会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化危为机,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扩大国内需求的方略,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最大贡献。
向世界发出独特的“中国信号”
今年的两会意义特殊,特别是在全球仍旧处于新冠疫情笼罩之下,中国在这个时候召开两会,是想对世界宣告:
第一,中国在世界上打赢了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保卫战、总体战,取得了决定性战略成果。仅用了最短的时间,有效地保护了14亿全体中国人民,也有效地保障了14亿人民基本生活,的确是“十分不易、成之惟艰”,书写了中国抗击疫情的新篇章,也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抗疫实践的新成果。
第二,在这次疫情中,中国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突出表现为:一是巨大经济代价,在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出现了罕见的断崖式下降,同比下降6.8%,与去年同期名义GDP相比,减少了11558.8亿元,在考虑到与去年同期增长率(为6.4%)相比,实际增速下降幅度高达13.2%,实际GDP则减少了28784亿元,这是防控疫情的总成本或总代价,相当于2019年GDP总量比重的2.9%;二是湖北地区经济代价更为突出,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39.2%,为全国大局付出了巨大代价;三是人力资本代价,在抗击疫情中,一批医务人员、干部职工、社区工作者等因公殉职,许多患者不幸罹难。
第三,新冠疫情对实现2020年原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产生强大冲击,对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产生一定影响,这要求2020年经济增长率达到5.8%,现在看来很难完成,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目标的主要原因。
第四,在世界上中国率先重启经济,加速复苏,实现正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负增长,在G20国家中只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三大新兴经济体为正增长,其他各国经济增速都会大幅度下降。此外,全球性失业率、通货膨胀率迅速攀升,进出口贸易大幅下降,全球绝对贫困人口也包括发达国家相对贫困人口大幅增加等。在全球多重经济社会政治生态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即使没有达到5.8%,实现正增长,已经实属不易,也会对世界经济悬崖式下降起到极大抵消作用,还会再次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最大动力源。
总之,《政府工作报告》备受全球瞩目,发出了独特的“中国信号”,即实施扩大国内需求战略,推出了一揽子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货币支持政策、就业优先政策等,加速经济复苏,率先正增长。
没有具体目标不是对未来发展信心不足
今年对GDP增速没有设定具体目标,但我国的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是一个指标,而是一个指标体系,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大系统的综合考虑、协同共进。
一是超越了一般国家的五个宏观经济指标,即GDP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财政赤字率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即使是失业率指标,我国还包括两类: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最有特点的还是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指标;
二是形成中国特有的经济指标体系,如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以体现经济增长目的在于居民收入增长;
三是形成中国特色的民生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减贫目标,即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难点,也是最大的亮点,意味着中国提前10实现了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减贫目标;
四是形成中国特色的资源环境指标,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这也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绿色发展指标。
在上述指标中,经济增长率目标既是核心指标之一,也是基础指标之一,因为经济增长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居民收入增长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资源环境指标的趋势,通常经济增长率低一点或有所下降对资源消耗增长、污染排放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民生)、资源环境三者综合效益或福利最大化,而不只是经济增长最大化。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蔡英文又割席,“港独”组织“军师”发愁
2020-05-26 10:07 香港 -
哎,香港近四成考生选日军侵华“利多于弊”
2020-05-26 10:07 香港 -
央行回应法定数字货币试点测试工作进展
2020-05-26 09:45 -
习语“智”读 | 精准,总书记教给我们的方法论
2020-05-26 09:24 2020两会 -
独家V观丨感谢强大的祖国 湖北人民永远铭记
2020-05-26 09:21 2020两会 -
第一观察|总书记的12个字 布局一盘大棋
2020-05-26 09:19 2020两会 -
武汉9天核酸检测650万人次,检出218例无症状
2020-05-26 09:0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家卫健委:新增7例 均为境外输入
2020-05-26 08: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董建华:涉港国安立法只针对极少数犯下严重罪行者
2020-05-26 08:29 香港 -
驻港部队司令:坚决拥护全国人大涉港决定
2020-05-26 08:1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昨日新增境外输入1例
2020-05-26 07:5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港律政司:国安不在香港自治范围
2020-05-26 07:56 香港 -
-
贺定一委员:澳门所有大中小学已实现升国旗唱国歌全覆盖
2020-05-26 07:53 -
军报:中国的月亮为何就不能“圆”
2020-05-26 07:51 -
内蒙古新增5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2020-05-26 07: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港警共拘捕193人,涉24日参与暴动等罪行
2020-05-26 07:43 香港 -
两种细菌蛋白对新冠等有广谱抗病毒活性,清华等团队最新发现
2020-05-26 07: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北京门头沟今晨发生3.6级地震
2020-05-26 07:04 地震 -
相关推荐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081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11“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4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30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7最新闻 Hot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
“辛杜尔”是什么意思?印度称向这几个国家通报了行动
-
巴军方:印度袭击已致26死46伤
-
结巴、颤抖、不知所云…美财长被彻底问崩了
-
绕开美国中间商,“找商品,直接和中国谈”
-
巴方:印度已“越过界限”,当然会进行报复
-
“形势变了,加拿大过去那么对中国,太蠢”
-
巴西豆农笑了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
欧洲最后一家关键抗生素原料商@欧盟:让你不打钱,我们去中国了…
-
黄仁勋:错失中国市场,损失巨大
-
印巴交火,特朗普:很遗憾
-
“加拿大永远不卖”“永远别说永远”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